?

淺析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

2020-07-06 01:05陳彥
青年生活 2020年16期
關鍵詞:朗讀途徑語文教學

陳彥

摘要:小學階段的朗讀教育,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有著非常大的作用,要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為根本,在朗讀教學中,擴展學生朗讀覆蓋面,多樣化朗讀,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思考的能力。

關鍵詞:朗讀;途徑;語文教學

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就應該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以多元化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朗讀。小學階段的朗讀教育,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在這個電子信息時代下,學生讀書的空間越來越少。面對這些問題,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書籍,以科學的方式朗讀,獲取更多的知識,從而加強學生的朗讀能力,提升教學質量。

一、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朗讀目的性不強

現階段,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依舊延續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設計中,沒有教學的主體思想為依托,朗讀教學的目的性不強。在教學中,教師憑借自己的主觀經驗,設計朗讀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完全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這就表示教師在設計朗讀教學活動中,尚不明確自己教學的目的,而是一味的以自己的主觀意識為主,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教學目的不明確,學生學習中也會很吃力,很難融入到朗讀中,也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二)朗讀面狹窄

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教師本身對于朗讀的理解就存在偏差,在教學過程中是抽查式的朗讀還是問答式的朗讀都是以某幾個同學為主的,其它的學生只能被動的學習,這就說明現階段,在朗讀教學中,教師受到個人情感的左右,會更加偏向于學習較好的學生,朗讀亦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朗讀教學就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朗讀教學也成為了教師和某些同學之間溝通交流的渠道,缺乏一定的覆蓋性和針對性。

(三)朗讀方式單一

朗讀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多樣化的朗讀方式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教師始終采用單一的朗讀教學方式,在老師或者組長的帶領下,朗讀一篇文章,或者是由學生自己朗讀,這種朗讀的方式過于單一化,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朗讀,學生被動的學習,受到教師意志的限制,很難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這對于學生來說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二、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對策建議

(一)重點突破,查漏補缺

站在教師角度,朗讀教學只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部分,但是對于學生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教師應該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主,鼓勵學生能夠融入到亮度中,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而且學生主動學習和被動接受之間存在的很大的差距,主動學習有助學生知識的吸收,而被動接受會影響到學生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該明確朗讀教學的目標,在明確目標的基礎上,科學的設計朗讀教學的內容、選擇合適教學方法,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朗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應該明白朗讀教學最終的目標,不單單是為了培養學生朗讀能力,而是要延伸到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上,通過朗讀,教師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這樣才能夠通過朗讀不同的文章,明白文章的內涵,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二)擴寬朗讀面,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語文朗讀的關鍵是能夠讓學生接觸更多的文章,以擴展學生的視野,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擴展學生的朗讀面,不應該局限于某些學生,或者某些文章,而是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選擇適合學生的文章。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向學生傳達正確的思想觀念,讓學生明白朗讀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夠在教學之前埋下學習的種子。然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而不是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讓學生能夠自己學會朗讀。另外,教師可以開展朗讀比賽,通過比賽,對于朗讀能力較好的學生給予充分的鼓勵,對于朗讀能力較差的學生,要給予他充分的信心,引導他選擇適合自己的朗讀方式,這樣不僅僅能夠增長師生之間的感情,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朗讀能力,也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業余時間主動地朗讀書籍,擴寬自己的閱讀面。并且,教師對于學生來說,就是引導者,引導學生能夠正視朗讀,所以教師就應該從日常教學中,讓學生認可朗讀,適當的帶入課外讀物,讓學生能夠吸收更多的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

(三)多樣化朗讀,提高教學效率

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課堂活躍起來,帶動學生的興趣。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在小學教育階段是至關重要的,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想象能力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從多元化的朗讀教學方式入手,例如,進行小組合作朗讀,對學生進行分組,并布置不同的朗讀作業,讓學生自己根據理解對小組的成員進行人物的劃分,然后通過每個小組的朗讀比賽,老師對朗讀的結果進行評價。通過這種方面,教師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去了解文章,通過自我朗讀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文章中,這樣可以更好的提升朗讀教學的效率。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科學的朗讀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帶動課堂的學習氛圍,從而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對此,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教師在明確朗讀教學目的的基礎上,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擴寬學生的朗讀面,以更好的引導學生朗讀,讓學生深刻的理解文章的內涵,激發學生的潛能。

參考文獻:

[1]林志紹.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創新性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8(07):15-19.

[2]黃玉梅.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19):44-48.

[3]劉長河.淺議新課改視域下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亞太教育.2016(24):30-33.

猜你喜歡
朗讀途徑語文教學
求解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三種途徑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以“讀”為橋 走進文言文的天地
小學語文教學的新步伐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用“分拆”法探索數列不等式放縮裂項的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