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崗位就業導向的高職導游課程改革探索
——基于現代學徒制視角

2020-07-08 09:37孫慶春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0年5期
關鍵詞:課程設計導游導向

■ 孫慶春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汕頭 515078)

高職院校導游課程改革,既要符合當前旅游行業對導游人才的需要,也要符合導游課程理論創新與技能發展的需要。對高職導游課程改革探索,許多學者進行了研究,形成了基于各類導向型的模式。Tzu-LingHua and Sue Beverton(2013)探討課程與職業導向之間的關系,認為在課程改革中,應強化學生對課程學習的期望值,設置課程導向為學生提供與職業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并通過課程導向,結合課程教學環節確保學生具備未來就業的能力[1]。Kim,J.T.(2019)利用就業導向指標,開發導向型的課程改革形式能夠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與就業目標,提升學生的專業競爭能力[2]。國外其他學者也分別基于崗位導向、就業導向、現代學徒制角度進行了闡述,提出了基于導向型的課程改革的具體思路和方法[3][4][5][6]。部分國內學者也對導向型的課程改革進行了探索,尹邵君、周祖才(2019)對高職院校的現代學徒制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了當前現代學徒制中存在的學校教學質量偏低、企業熱情不高、學徒身份認可度較差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措施[7]。國內其他學者[8][9][10][11]12]也基于導向型的課程改革思路,探索了高職課程改革的方法。

無論是崗位導向、就業導向,還是現代學徒制導向,都無法回避一個基本的問題,不同導向指引下導游課程改革的關鍵點各不相同。采用崗位導向、就業導向、現代學徒制導向應該如何進行高職導游課程改革,改革的方向性、目標性如何以及改革與當代高職學生的契合度如何等問題,需要進行全盤思考與探索。

一、研究假設

(一)崗位導向

崗位導向探索下,崗位需求、崗位職業能力、崗位勝任力是探索的關鍵性要素[13][14][15]。崗位需求是指引課程設置、課程內容變更、課程學習形式的重要參考指標;崗位職業能力對導游課程理論知識、技能知識、實踐操作等內容安排與課時安排比例等具有較大的影響;崗位勝任力對導游課程培養的學生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就業導向

就業導向探索下,基于工作過程、課證融通、課程標準等導游課程改革內容[16],能夠把握當前學生關注的就業質量問題。工作過程涵蓋了導游服務工作的整體流程;課證融通涵蓋導游課程教學內容與導游資格證書考試內容;課程標準優化了導游課程改革的依據和實踐。

(三)現代學徒制視角

現代學徒制視角下,工學交替、多元主體、育人價值等觀點和視角[17],對高職導游課程的改革模式構建,提出了新的思路。因此,從現代學徒制的視角出發,構建適應旅游企業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導游課程改革的核心和關鍵。

通過對崗位導向、就業導向的分析,在現代學徒制視角下,運用“一個模式、兩個導向”,解決導游課程改革的思路探索和實踐問題?;诖?,本文提出如下的假設:

假設一:單一導向的改革思路對高職導游課程的改革與探索,會受到其他導向或模式的影響,逐漸演變為綜合課程改革目標和導向的一種形式。

假設二:不存在以單一導向為指引的課程改革的成功案例,高職導游課程改革的思路以多導向、主次導向和主要教學模式為主導。

通過研究假設,可以更加清晰地分析諸多學者的研究觀點,為高職導游課程改革的探索提供研究基礎。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方法

現代學徒制是一種培養人才的模式,在這種模式視角下,高職導游課程改革采用崗位導向、就業導向,需要依照高職導游課程教學規律設置不同的改革層次。通過層次設置,能夠清晰地勾勒出不同導向的導游課程改革的基本框架,見圖1。

圖1 模式與導向層次關系圖

通過研究上述層次關系,在高職導游教學模式思路下,需要探討崗位導向、就業導向的導游課程改革的優先次序,需要對不同導向的課程改革內容賦予指標值,對指標值進行驗證分析,才能得出較為準確的研究結果。結合崗位導向、就業導向的層次結構,采用AHP分析法,能夠對高職院校導游課程改革多問題的解決提供決策方案。劉東、李晨洋、劉春基于AHP分析方法,對建筑材料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教學改革模式進行了探討[18]。

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層次分析法,是美國運籌學家T.L.Saaty教授于20世紀70年代初期提出的,AHP是對定性問題進行定量分析的一種簡便、靈活而又實用的多準則決策方法;是系統化的、層次化的分析方法,將一個復雜的多目標決策的問題分解為多個目標或準則,進而分解出指標的若干層次,以作為多目標優化決策的系統方法。層次分析法根據問題的性質和要達到的總目標,將問題分解為不同的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間的相互關聯影響以及隸屬關系,將因素按不同層次聚集組合,形成一個多層次的分析結構模型,從而最終使問題歸結為最低層(供決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對于最高層(總目標)的相對重要權值的確定或相對優劣次序的排定。

AHP法首先把問題層次化,按問題性質和總目標將問題分解成不同層次,構成一個多層次的分析結構模?型,其次構建判斷矩陣,層次排序與總排序,對每個成對比較矩陣計算最大特征值及其對應的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標、隨機一致性指標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檢驗。若檢驗通過,特征向量(歸一化后)即為權向量;若不通過,需要重新構造成對比較矩陣,最后進行決策。

(二)研究過程

通過設計調研問卷,對影響導游課程改革的要素進行調研,2019年11月發放調研問卷307份,收回284份,有效問卷276份,得出學生角度的導游課程改革的關注指標;通過采用專家會議法、德爾菲法、校企合作論壇等方法和形式,進行充分的導游課程改革專家調研。在學生調研和專家調研的基礎上,得出高職導游課程改革的指標體系,分為課程功能轉變、課程結構綜合性、課程設計均衡性、課程內容實用性、課程學習主動性、課程評價定量化、課程管理制度化共七項內容。

1.建立層次結構模型

建立層次結構分析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高職導游課程改革層次結構分析模型圖

根據上述模型結構,“高職導游課程改革”是目標層,“課程功能轉變”“課程結構綜合性”“課程設計均衡性”“課程內容實用性”“課程學習主動性”“課程評價定量化”“課程管理制度化”是準則層,“崗位導向”“就業導向”“現代學徒制”是方案層。

2.構造判斷比較矩陣

判斷矩陣是方案層相對于準則層的相對重要性的比較,判斷矩陣標度采用Santy的1-9標度方法,如附表1所示。

3.構建判斷矩陣

通過專家打分,構建判斷矩陣如附表2所示。

同理,構建方案層對準則層的矩陣,舉例如表1所示。

表1 方案層對準則層矩陣示例

4.各元素的總權重

通過計算,得到高職導游課程改革的各層指標權重,如圖3所示。

圖3 高職導游課程改革要素權重圖

三、研究結論與建議

通過AHP分析法的權重分析結果,“就業導向”>“崗位導向”>“現代學徒制”。因此,在高職導游課程改革中,應重視就業導向的指引作用,綜合考慮崗位導向、現代學徒制特征的影響,制定符合高職學生特點、符合行業需求、符合企業發展的導游課程改革策略。

(一)轉變課程功能,改變課程建設思路

根據上述分析結果,“課程功能轉變”在準則層上的指標比重較大,說明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比較重視課程的整體屬性,對課程能否從教育功能轉到“理論+實踐+技能+就業”功能有較大的期望。因此,結合現代學生的學習需求特點,適時轉變課程的功能,將課程定位在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就業技能層面,提升學生對導游課程的重視程度,顯得十分重要。在課程建設過程中,適時改變課程建設思路,重視課程教學目標的設計,把握課堂教學、校企合作教學、兼職教師教學、學生實踐教學的總體關系,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理論學習、技能鍛煉、行業錘煉、企業對接發展的課程建設思路,建設學生知識學習、能力提升轉化的途徑與學生職業生涯發展通道,將學生的學習期望與學習過程結合起來,構建課程建設的良性循環,使學生通過高職三年的學習,為走向工作崗位、學歷提升、創業就業等奠定基礎。

(二)改革導游課程結構,對高職導游課程體系進行綜合設計

通過圖3的結果來看,“課程結構綜合性”在準則層表現良好,說明當前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同學不僅重視導游課程的理論性,而且重視導游課程的應用性;不僅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且重視技能證書的考取、就業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課程結構設置時,合理設計導游課程的知識結構、技能結構、實踐能力結構等多種結構要素,全方位展示導游課程的知識性、技能性、實踐性,展示導游崗位對導游人員的要求等內容,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引導工作,與學生就業積極銜接。因此,教師應在課程設計時與其他專業以及其他企業開展實際的合作,在進行專業課程設計、技能課程設計、實踐課程設計等體系設計時,全面考慮導游課程的綜合屬性,積極進行課程開發、前導課程與后續課程銜接設計、導游教學內容綜合設計等工作,同時積極與行業及企業接軌,制定課程標準、課程規劃,校企合作開發和設置課程教學內容,改變傳統導游課程教學的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提高導游課程教學的科學性與綜合性,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诖?,假設一成立。

(三)改變課程設計思路,改革導游課程管理思路

通過圖3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課程設計均衡性”與“課程管理制度化”兩項要素在準則層均表現出一定的優勢,表明在當前的高職導游課程改革中,需要結合課程設計,平衡學生所學知識與所需技能的關系,做到既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理論學習能力,又能夠全面鍛煉學生的導游操作技能。因此,改變課程設計思路,能夠有效提升課程學習的效果。在課程管理上,改變傳統的課程管理思路,做到學習、教學、探究、操作、技能、管理等全流程的管理,實現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的全過程的管理。在課程設計與課程管理的變革思路中,更要注重高職導游課程“教育+專業”的綜合設計,應該統籌在當前旅游經濟發展的前沿成果與理論,對學生進行綜合性、全面性的培養,培養學生的經營管理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能力。

(四)高職院校導游課程定位不同,應該采用不同的課程改革導向設計

當前,隨著旅游經濟的發展,旅游行業對旅游人才需求的差異化越來越明顯。伴隨著不同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化,旅游人才的差異化逐步體現。因此,不同高職院校對旅游管理專業導游課程的定位也各不相同,這就需要在“課程功能轉變”“課程結構綜合性”上加以考慮,結合地方經濟發展特征,逐步實現導游課程的精確定位。以崗位為導向的定位設計,需要高職院校加大同旅游企業合作的力度、深度和廣度,全方位實現高職院校的產教融合、協同創新功能,才能保障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地成長,逐步提升職業技能。同時在崗位導向中,使學生清楚學習課程與崗位之間的關聯,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職業獲得感,讓學生提前體驗和觀測將來所從事的崗位。在崗位導向的設計中,教師要根據當前導游職業的發展現狀,創新教學目標,在“專業+創新”協同創新理念的指引下,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培養全面型和復合型的旅游專業人才。通過圖2的研究結果可以看出,雖然現代學徒制的方式在目前得到了大力的推廣,但基于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特點,在行業企業目前尚未找到完全適合現代學徒制的推廣模式,因此作為新型的高職導游人才培養方式,現代學徒制的導向應該進一步細化,進一步完善推廣的政策和行業企業發展基礎保障措施?;诖?,假設二成立。

(五)現代學徒制視角下,應注重實施基于工作過程的導游課程改革評價體系

根據圖3的結果顯示,在“課程學習主動性”“課程評價定量化”兩項準則指標上,量化結果較低,說明傳統的課程評價方式很難滿足當前學生課程學習和專業拓展的需要。因此,高職院校導游課程改革中,應逐漸將課程評價和重點轉向更多地關注學生學習過程、探究過程和努力過程,關注學生、教師和高職院校在各個時期的發展狀況,才能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職業生涯發展進行有效的指導,發揮課程全過程評價的作用,幫助高職院校的學生樹立學習精神、探究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诠ぷ鬟^程的課程評價的重點內容是評價主體的多元性,既有高職院校的教師、管理者、學生,又有院校以外的評價主體,包括企業、行業協會、行政管理部門等多個主體構成;評價內容的多元性,既有教學內容的評價,又有拓展內容的評價;評價方法的多樣性,既有定性的方法,又有定量的方法;評價對象的全過程性,既包括評價對象的學習過程的全方位評價,又包括評價對象不同階段的知識與技能層次的多維度評價;評價時間的階段性和總體性,既包括階段性的評價,也包括整體學習時間和學習效果的綜合評價。通過多元全過程評價,能夠準確把握現代學徒制視角下不同導向的導游課程改革的方向,為高職相關課程改革提供借鑒的思路與方法。

附表1 判斷矩陣表

附表2 目標層對準則層的矩陣

猜你喜歡
課程設計導游導向
以生活實踐為導向的初中寫作教學初探
“蘇州園林:景致與情思”課程設計
跟著西安導游吃,準沒錯
“偏向”不是好導向
紅領巾陣地之小導游
基于需求導向的航天青年成長建議與實踐
基于手機的微課程設計、開發與應用策略研究
黃希川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犬只導向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