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瀘州市中學生對同性戀態度的現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2020-07-09 22:18田清樹張容劉婭李卉李鑫葉運莉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中學生

田清樹 張容 劉婭 李卉 李鑫 葉運莉

摘要:目的 了解中學生對同性戀的態度及影響因素,為科學開展中學生性教育和性傳播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應用《四川省青少年性健康現狀調查問卷》對瀘州市中學生進行匿名問卷調查。結果 共調查2178名中學生,11.1%的學生認為同性戀是正??山邮艿男袨?。通過擬合非條件二分類Logistic回歸模型得出高年齡段學生、女生、母親學歷為高中及以上、常住地為城市、希望成為異性的學生更加認同同性戀行為。結論 瀘州市中學生對同性戀的態度還不夠客觀與正確。在中學生人群對同性戀態度逐年開放和同性戀現象普遍的客觀事實下,建議學校和家庭應結合態度的影響因素有針對性的開展性戀觀引導與教育,確保中學生獲得性健康和性傳播疾病的相關知識,保障青春期的中學生性行為健康。

關鍵詞:同性戀態度 中學生 現況調查

【中圖分類號】R-0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2-303-02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加快,國內外文化差異的不斷沖擊,同性戀逐漸發展為一種常見的社會現象,甚至得到了一定的包容與理解。由于媒體傳播方式的多樣化與廣泛性,同性戀行為在中學生人群中也逐漸被認識,甚至有報道指出同性戀現象在中學校園中的越來越普遍,有6%的高中生為同性戀[1]。在中學生對同性戀的寬容和接納的背景下,中學生的思想行為易受同伴影響并產生跟風效仿的行為[2]。本研究以中學生人群為研究對象,調查其對同性戀的態度及其影響因素,為該人群的性教育與性傳播疾病的早期干預預防提供科學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以瀘州市中學為研究現場,不同區縣經濟情況,采用多階段分層整群抽樣,抽取8所城鄉中學,以班級為單位,每個年級抽取2個班的所有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共發放問卷2545份,回收2515份,有效2178份,有效率為86.6%。

1.2方法

1.2.1 調查方法

由統一培訓調查員,采用四川省教育廳設計的《四川省青少年性健康現狀調查問卷》(以中學生對同性戀的態度為主要內容),于2016年12月,進行匿名、自填式問卷調查,經核查后當場回收。

1.2.2相關定義:中學生對同性戀的綜合態度是指學生是否認同“同性戀是正常的行為且可以接受”。

1.2.3分析方法:利用Epidata3.0建數據庫,問卷統一編碼后雙錄入,SPSS17.0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如符合正態分布則采用均數和標準差進行描述,計數資料則采用率和構成比,χ2檢驗進行推斷;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條件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α=0.05)。

2.結果

2.1一般情況

在調查2178名學生中,12~15歲占39.6%,16~18歲占45.4%,19歲及其以上占15%,平均年齡為(16.29±1.95)歲;男生占46.5%;初中生占51.1%;常住地為農村、鄉鎮、城市的學生分別占55.5%、26.9%、16.9%;獨生子女占87.5%;其父、母親學歷為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的學生分別占31.2%、45.7%、13.6%和45.6%、32.0%、10.0%。

2.2 中學生對同性戀態度現狀

“認為同性戀是正常且可以接受”有242人(11.2%),男女生認同率分別為8.0%、14.0%,性別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9.431,P<0.001)。其中,“認為同性戀是正常行為”有501人(23.00%),男女生分別為17.4%、28.4%(χ2=39.416,P<0.001);“可以接受同性戀行為”有587人(26.95%),男女生分別占22.75%、31.4%(χ2=21.967,P<0.001)。

2.3 對同性戀的綜合態度(認同、不認同)的單因素分析

個人因素中,高年齡段(12~、16~、19~,χ2=21.894,P<0.001)、女生(男、女,χ2=19.431,P<0.001)、高中(初中、高中,χ2=21.984,P<0.001)、希望成為異性(是、否,χ2=51.910,P<0.001)的學生,均更傾向于認同同性戀是正常的行為且可以接受。

家庭因素中,常住在城市(農村、鄉鎮、城市,χ2=34.829,P<0.001)、獨生子女(是、否,χ2=1106.998,P<0.001)、父、母學歷高(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χ2=12.537、P=0.006,χ2=30.851、P<0.001)的學生,均更傾向于認同同性戀是正常的行為且可以接受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家庭經濟狀況(貧窮、一般、富有,χ2=2.994、P=0.224),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4對同性戀綜合態度的多因素分析

將上述單因素分析中P<0.10的變量作為自變量x,以對同性戀的綜合態度作為因變量y,采用逐步法擬合非條件二分類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中學生同性戀的綜合態度的影響因素。(變量與賦值:對同性戀的綜合態度,1=認同、0=不認同;年齡(歲),0=12~、1=16~、2=19~;性別,0=男、1=女;父母外出務工情況,000=父母都在家、100=父親/母親外出務工、010=父母都外出務工、001=其他;父、母親學歷,均為000=小學及以下、100=初中、010=高中及以上、001=其他;常住地,0=農村,1=鄉鎮,2=城市;是否獨生子女,0=否、1=是;是否希望成為異性,0=否、1=是。)

多因素分析結果提示年齡、性別、母親文化程度、常住地及是否希望成為異性是中學生對同性戀態度的獨立影響因素。高年齡段(OR=2.03,P<0.001;OR=1.98 P=0.004)、女生(OR=1.66,P=0.002)、母親學歷為高中及以上(OR=2.03,P=0.010)、城市(OR=2.06,P=0.001)、希望成為異性(OR=2.15,P<0.001)的學生,均更傾向于認同同性戀是正常且可以接受的行為。

3.討論

總體來看,中學生對同性戀的態度尚不夠客觀與正確。中學生的綜合態度為認為同性戀者是正常并可以接受者占11.2%,其中認為同性戀是正常者占23.00%,可以接受同性戀者占26.95%。本研究中學生對同性戀的態度低于黃仙保的研究結果[3]:中學生認為同性戀正?;驘o所謂的比例約占60%,近四分之一的中學生對同性戀認為同性戀是正常并可以接受的??梢姙o州市中學生人群對同性戀行為的認識仍然存在偏差,可能與本階段家庭和學校對應性教育缺乏有關,建議學校和家庭都應該適當普及正確的性戀知識,避免同性戀邊緣人群與主流社會的隔閡而導致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的結果。另有調查顯示[4],在中學校園中有33.8%的中學生認為周圍同學中存在同性戀,自己的性戀行為受同性戀影響者占6.5%,在校園中同性戀現象正在或多或少的影響著學生的行為。與多年前相比,同性戀行為得到了越來越正確、客觀的認識。本研究結果也提示近四分之一的中學生認為同性戀行為是正常的,或者是可以接受的,對該行為的認可程度,呈現隨年級上升的趨勢??梢婋S年齡的增長,中學生人群對同性戀行為的認可接納將逐漸提升,導致同性戀行為基數人群也會逐年增加。同性戀之間不潔性行為可能導致艾滋病等性傳播疾病在同性或異性間的傳播[5],因此為了在該人群中預防和控制性傳播疾病,開展同性戀健康教育將顯得尤為重要,建議教育部門廣泛開展校園性健康相關知識講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性認知和態度,進一步預防不良性行為導致的性傳播疾病。

多因素分析結果提示,隨著年齡增大,中學生對同性戀的接受度是增加的,可見學生的心理可伴隨學齡的增長而逐漸成熟和豐富,對同性戀行為的包容和理解逐漸客觀與正確,這與國內相關研究結果是一致的[4]。不同性別中學生在對同性戀行為的態度上是有差異的,女生包容性較男生高,這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6]。分析原因這可能與女性由于女性在生理、心理特征以及社會角色上與男性不同有關,女性本身經歷更多的性別歧視造成同理心強于男性。也可能是因為相比男生群體,中國目前的同性戀亞文化借助同性小說、電影、動漫等媒介在女性群體中傳播更加廣泛[7],導致女性在觀念上比男性更加開放。中學生認同同性戀是正常的行為且可以接受的人數隨著其母親學歷的提高而增加,這與相關研究結果類似父母是作為子女開展性教育的家庭老師,而母親作為家庭教育的主力,其教育層次的越高,就越有機會獲取正確、權威的信息和接受正確的性教育,思想上可能也更加開放,更能客觀地看待同性戀,從而使子女對同性戀有更多正確的了解與認識的可能[8]。

對于心智尚待發育成熟的中學生人群,結合“知-信-行”理論,可認為對同性戀的認知和態度將大大影響該人群的性戀行為,中學生對同性戀了解越多,其對同性戀的態度就越客觀和寬容,也可能帶來更多的盲目效仿與跟風。所以,學校和家庭都應該結合態度的影響因素,在中學階段對學生開展性教育,儲備健康性戀知識,樹立積極的性戀態度,引導正確的性戀行為,為該人群的健康成長承擔起不可推卸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楊峘,張亞林.同性戀者精神健康相關問題.現代預防醫學,2011,38(8) : 1482-1484.

[2].田喚,馬紹斌,范存欣.廣州某高校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認知與態度.中國學校衛生,2011,32(1) : 24-26.

[3].黃仙保.佛山市南海區高中生對同性戀的認同程度調查研究[J].中國性科學,2015,24(8) : 114-116.

[4].于建平,馬迎華,李民,孫曉云.北京市某城區619名中學生同性戀認知態度調查.首都公共衛生,2013,7(3) : 110-113.

[5].Xu W, Zheng L, Song J,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Sexual Abuse and HIV-Related Risks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Findings from Mainland China[J].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2018,47(7):1949-1957.

[6].楊昊, 官雨佳與馮先瓊, 成都市醫學生同性戀認知與態度分析. 中國學校衛生, 2017. 38(07): 1086-1088.

[7].許鵬,羊嘉智.關于高中學生對同性戀群體心理態度的研究[J].心理醫生,2017,23(24):344-346.

[8]. 陶林.高中生同性戀性取向與父母養育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性科學,2005, 14(10) : 6-8+16.

作者簡介:

田清樹 (1987-),女,重慶市開州區人,重慶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公共衛生主管醫師(疾控控制),從事傳染病防治工作;

通訊作者: 葉運莉

猜你喜歡
中學生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歡迎來到《中學生博覽》大型團購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