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T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放射檢查的方案

2020-07-09 22:18張洪浩黃慶強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張洪浩 黃慶強

摘要: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等部門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的內容,新型冠狀病毒屬于β屬的新型冠狀病毒,人群普遍易感,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傳播途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無癥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規范的CT檢查技術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篩查、早期診斷和療效評價的有效保障。為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繼續傳播和擴散,有效降低放射科工作人員醫院內感染風險和病人間的交叉感染,我院根據核醫學科的布局以及SPECT/CT的功能,暫停核醫學科業務并把確診和疑似病人的CT檢查由核醫學科的SPECT/CT完成。這樣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病人的交叉感染,也減輕了放射科的工作負擔。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計算機斷層攝影技術;CT機的消毒和清潔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2-322-02

1、新型冠狀病毒特制、臨床表現

1.1病原學特征

新型冠狀病毒屬于β屬的新型冠狀病毒,有包膜,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常為多形性,直徑60-140m。其基因特征與 SARSr-CoV和 MERSr-CoV有明顯區別。目前研究顯示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bat-SL- CoVZC45)同源性達85%以上。體外分離培養時,2019-nCoV96個小時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細胞內發現,而在 VersE6和Huh-7細胞系中分離培養需約6天。對冠狀病毒理化特性的認識多來自對 SARS-CoV和 MERS-CoV的研究。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C30分鐘、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1.2流行病學特征

1.2.1傳染源目前認為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1.2.2傳播途徑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亦可通過接觸傳播。

1.2.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1.3臨床表現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潛伏期一般為3-7天,最長不超過14天。以發熱、乏力、干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癥狀。重型病例多在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部分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多在1周后恢復。從目前收治的病例情況看,多數患者預后良好,兒童病例癥狀相對較輕,少數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病例多見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

2 CT檢查院內感染防控措施

2.1放射診療環境與崗位要求

2.1.1配備獨立醫學影像檢查機房并進行區域劃分

2.1.1.1為了防止交叉感染,更好的隔離確診病人以及可疑病人,我院充分利用核醫學科SPECT/CT的條件,設立核醫學科為定點負責檢查確診病人和可疑病人的肺部CT。按照院內感染控制要求把核醫學科候診區、檢查室劃分污染區,技師操作臺為半污染區,值班人員休息室為清潔區,執行嚴格消毒。并且優先檢查可疑病人。

2.1.1.2設立專門檢查通道,把B超、CT檢查合理的安排在相應的檢查通道上,當病人做完B超檢查時可以順路去做CT檢查,避免沒有必要的移動。

2.1.1.3對病房疑似和確診患者進行分批次、分時段集中檢查,并嚴格執行消毒。

2.1.2合理分工,在放射污染區和半污染區、醫院隔離病房等重點區域內實行專職專責管理

科室院感管理人員:科室內由科主任擔任科室感染管理員,具體負責監督科室工作人員消毒、防護工作,防范病毒在核醫學科室內部的傳播。

CT檢查技師:為了減少跟病人的接觸,檢查技師平時加強訓練在檢查室定位的能力,并事先估計好檢查病人需要的升床高度和進床的位置。讓送病人檢查的護理人員監督病人上檢查床,技師則可直接在操作臺按預先估計好的位置進行定位,在保證檢查質量的情況下減少跟新型冠狀肺炎患者的接觸,最大程度上保護放射工作人員。掃描結束后按照院感要求對設備和機房進行消毒處理。

影像檢查登記人員:禁止重點區域內的患者前往常規的預約登記服務窗口辦理業務。壓縮崗位及減少上班人員數量,由技師兼顧登記員工作。充分利用HIS系統、PACS系統和RIS系統,實現無紙化填寫電子單及病史。利用企業微信等聊天軟件,提前把需要做檢查的紙質單拍照發給影像技師,提前做好登記準備,可避免直接接觸患者經手的申請單。

2.1.3重點區域內放射技師的工作模式

在隔離區域內工作的CT檢查技師存在與患者進行密切接觸的可能性,在工作強度不高的情況下,可以采用一人長期留守的工作模式。

安排專人食宿在醫院的特定隔離區域,并承擔確診病人和可疑病人的CT檢查。再做檢查前,由護士提前半小時通知并讓放射工作人員提前做好準備。在沒有病人檢查的情況下則可自由安排作息時間,同時為長期留守人員提供專門的運動場所和網絡心理輔導。確保長期留守人員的身心健康。

2.2CT室院感防護原則

2.2.1為防止交叉感染,安排專崗專人進行對可疑或確診病人的CT檢查,減少相關的工作人員,科室人員上下班通道關閉,使用門禁,無關人員不得進出。

2.2.2個人防護級別

在不跟病人直接接觸的情況下,可在操作臺采用2級防護,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護眼鏡或面罩(防霧型)、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服或隔離衣、一次性乳膠手套,一次性鞋套,嚴格執行手衛生。

2.3CT機和機房、地面的清潔與消毒

2.3.1清潔或消毒的安全要求

2.3.1.1設備清潔消毒藥充分

1)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應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

2)如果不充分,會傷害患者或相關人員(生物危害)!

2.3.1.2使用推薦的清潔和消毒溶劑

1)使用不當的清潔消毒溶劑會傷害清潔人員(過敏反應或過<!--StartFragment -->

1)敏性休克)并損壞設備!2)使用正確的清潔和消毒方法

二氧化氯:500mg/L擦拭物體表面,作用不少于30分鐘

過氧乙酸:0.5%的過氧乙酸擦拭物體表面,作用不少于30分鐘

顯示器屏幕、ECG電極線、鼠標鍵盤使用外科醫用酒精擦拭消毒2.3.1.3有疑似或者確診新冠病人做CT檢查,讓病人做CT檢查前戴好N95口罩,檢查完成后,需要更換床單及消毒CT設備及機房下圖為西門子醫療推薦的清潔與消毒劑

2.3.2CT機房空氣消毒1)保持通風2)循環空氣消毒機持續消毒3)空氣消毒在無人狀態下空氣消毒,采用遙控型紫外線照射。紫外線照射消毒有效距離為1.5WM,需合理配置覆蓋整個機房;在操作中也可使用空氣消毒機持續消毒。

注意:禁止使用產生臭氧的消毒機進行消毒

3)低臭氧紫外線燈消毒

注意:紫外線燈不可伸入到機架掃面視野

2.3.3CT機房地面消毒

1)保持通風

2)用于可疑或確診病人診斷的機房地面

根據《WS/T 367-2012 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WS/T 512_2016 醫療機構環境表面清潔與消毒管理規范》,《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使用推薦消毒液消毒。

地面消毒機房地面使用2000ng的含氯消毒液進行地面擦拭消毒,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清除污漬后,再行消毒。候診區、走廊地面消毒用2000mg含氯消毒劑對候診區、走廊通道進行消毒,如有污染物處理方法同機房內。

參考文獻

WS/T 367-2012 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

WS/T 512_2016 醫療機構環境表面清潔與消毒管理規范

WS/T 648-2019 空氣消毒機通用衛生要求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放射檢查方案與感染防控專家共識(第一版)》

李宏軍主編,《使用傳染病影像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SOMATOM CT 使用說明-清潔和消毒.

猜你喜歡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基于FAHP法的N95口罩設計方案評價優選研究
基于扶陽學術流派學術思想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認識探討
綜合性醫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實踐體會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醫風濕科治療策略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考試題專項演練
淺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
危機之下更顯生物安全建設之重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普外科限期手術患者處理方式的探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CT影像特點及應用價值
疑似及確診新冠肺炎的臨床及胸部CT影像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