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噬與帕金森病

2020-07-09 22:18袁小凡焦劍橋谷競龍飛張麗李金國張昭強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自噬

袁小凡 焦劍橋 谷競龍飛 張麗 李金國 張昭強

摘要:自噬是清除病理狀態下異常蛋白質的重要途徑,對維持機體平衡有重要的作用,自噬異常參與多種疾病的發病機制。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 是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自噬紊亂與PD的發生發展具有密切聯系,其已成為PD研究和治療的重要方向。文章簡要綜述了自噬與PD,以期為今后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自噬;帕金森病相關基因;α-突觸核蛋白

【中圖分類號】R32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2-327-02

自噬在真核細胞中廣泛存在,是一個吞噬自身細胞質蛋白或細胞器,使其包被進入囊泡,并與溶酶體融合,降解包裹的內容物的過程,從而實現細胞本身的代謝需要和某些細胞器的更新。在應激條件下自噬通常被激活,清除細胞內異物和異常的細胞,從而維持機體平衡。

1 自噬的分類與活性檢測

根據細胞將物質運到溶酶體內的途徑不同,自噬分為以下幾種:①大自噬(macroautophagy),即為通常所說的自噬,由內質網來源的膜包繞待降解物形成自噬體,然后與溶酶體融合并降解其內容物; ② 小自噬 (microautophagy),不形成自噬體,由溶酶體的膜直接包裹長壽命蛋白等,在溶酶體內降解; ③ 分子伴侶介導的自噬 (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 CMA), 胞質內蛋白結合到分子伴侶后被轉運到溶酶體腔中,然后被溶酶體酶消化。CMA在清除蛋白質時具有選擇性,其底物是可溶性蛋白質分子,而前兩種方式則無明顯的選擇性。

自噬體的形成對自噬的發生與發展至關重要,但只有完整的自噬流才能清除損傷的線粒體和異常聚積的蛋白。微管相關膜蛋白輕鏈3 (microtuble 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LC3) 是自噬體膜上的標志性蛋白,分為可溶性的LC3-I和膜性的LC3-II。當自噬信號被激活,產生大量自噬體,LC3-II結合到自噬體膜上,自噬底物蛋白死骨片1 (p62) 通過LC3-II進入自噬體內,p62水平降低,當自噬體與溶酶體結合,自噬體被降解,LC3-II濃度隨之降低[1],即自噬體的數量與LC3-II水平呈正相關,與p62水平成負相關。所以,可以采用Western blot檢測LC3的含量,或通過LC3和p62水平來判斷自噬流的強弱。另外,通過溶酶體抑制劑,抑制溶酶體的功能,使LC3積聚,通過比較不同組別LC3水平差異也可判斷自噬流的強度。

2 自噬與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 的關系

PD的典型病理特征為黑質多巴胺 (dopamine, DA) 能神經元退行性變性死亡和殘存的神經元胞漿內形成路易小體 (Lewy bodies, LBs),聚集的α-突觸核蛋白 (α-synuclein, α-syn)是LBs的主要結構成分。α-syn是由SNCA基因指導合成的含150個氨基酸的小分子蛋白質,正常生理狀態下為穩定的α-螺旋結構,不會產生細胞毒素作用,在參與DA 的生物合成、抵抗細胞損傷方面有重要作用。多種因素都可導致α-syn錯誤折疊并過度聚積,產生具有神經毒性的寡聚體,增加細胞通透性促進細胞內Ca2?濃度上升,胞內離子濃度平衡被破壞,進而激活caspase蛋白酶系統,最終導致神經元變性死亡。研究發現不溶性和突變的α-syn 主要通過自噬途徑清除,可溶性α-syn 則主要通過蛋白酶降解。α-syn的異常積聚抑制自噬途徑,而自噬途徑的抑制又導致α-syn的積聚,加重了DA能神經元的損傷情況,進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的病理過程[2]。

3? PD相關基因與自噬

PD的致病機理復雜,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目前已經發現了20余種家族性PD相關的基因,它們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自噬過程,進而影響PD發病過程。我們選取較為重要的幾種基因與自噬的相互關系進行了綜述。

3.1? LRRK2與自噬

遺傳性家族PD發病的相關基因富含亮氨酸重復單位激酶2 (leucine-rich repeat kinase 2, LRRK2)可能與自噬相關。LRRK2基因突變可以增強LRRK2 激酶活性,影響神經元生長,參與帕金森病發病過程。野生型LRRK2 可以通過CMA 途徑降解,突變型LRRK2則抑制CMA 降解途徑導致ɑ-syn 的堆積,其主要是通過結合溶酶體表面的Lamp2 抑制其正常功能[3]。

3.2? DJ-1與自噬

DJ-1是一種由PARK7基因編碼、可以調節細胞器更新速度的蛋白質。在正常生理狀態下,線粒體產生ROS進而上調自噬,使衰老、損傷的線粒體被清除。而突變型的DJ-1滅活ROS,溶酶體活性降低,使線粒體自噬減弱,導致損傷線粒體在細胞內大量積聚,神經元細胞發生退行性病變,最終導致PD。

3.3 PINK1/Parkin與自噬

PTEN誘導的假定激酶1 (PTEN-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 PINK1) 和Parkin是PD中介導線粒體自噬的兩個致病基因。PINK1位于Parkin的上游,二者共同調節線粒體自噬。當線粒體損傷時,PINK1到線粒體外誘導線粒體自噬,清除損傷的線粒體。但在PD患者中,PINK1與Pakin突變,PINK1到線粒體外膜的過程出現障礙,致使線粒體自噬清除作用被抑制,受損線粒體在細胞內堆積,產生大量活性氧物質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進而造成了神經元損傷[4]。

3.4 ATP13A2與自噬

ATP13A2可以調節溶酶體活性,清除細胞內損傷的蛋白或細胞器。ATP13A2基因缺失會導致細胞內Zn2?穩態失衡,引起溶酶體功能紊亂,降低溶酶體的吞噬降解能力,α-syn降解減少導致堆積和線粒體損傷,而ATP13A2的過表達則可以逆轉此現象[5]。

3.5 UCH-L1與自噬

泛素C末端水解酶L1 (ubiquitin carboxyl-terminal hydrolase L1, UCH-L1) 是一種僅在大腦、睪丸、卵巢和腫瘤周邊組織中表達的蛋白質。UCH-L1的突變可以導致家族性PD,突變型的UCH-L1與CMA的底物具有高親和力,并與之結合,抑制CMA,導致α-syn積累,從而促進PD的發病進程。

4 自噬與PD治療

自噬與PD的密切關系提示我們,可以通過誘導激活自噬或增強溶酶體活性的方式調節自噬水平,減少α-syn聚積和受損傷細胞器的積累,抑制神經元的變性壞死,從而為PD的治療提供一些新的治療參考。

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是自噬的負調節因子,而雷帕霉素是藥物自噬誘導劑,在哺乳動物細胞中,可以抑制mTOR的活性促進自噬,可以清除易聚集蛋白,保護細胞免于凋亡。海藻糖可以通過mTOR非依賴性途徑增強自噬,抑制α-syn的聚積,避免細胞死亡,減緩PD的病理變化,同時避免了雷帕霉素產生的較大副作用。mTOR依賴性與非依賴性自噬誘導劑聯合用藥,會產生累加效應,而且可以降低單獨用藥的給藥劑量,減少副作用,在帕金森癥的治療中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另外,增強溶酶體活性,維持溶酶體的正常功能也有助于改善PD的病理變化。

5? 展望

自噬廣泛存在于機體中,維持細胞正常自噬功能,減少α-syn的異常聚集和損傷細胞器的積累,提高神經元細胞的存活,對PD有重要作用。如何利用基因或藥理手段,激活自噬,實現對PD的有效治療,進而在不傷害機體的前提下有效激活自噬,仍是PD治療的一大挑戰。

參考文獻:

  1. Tanida I, Ueno T, Kominami E. LC3 and Autophagy. Methods Mol Biol. 2008, 445:77-88.
  2. Lin KJ, Lin KL, Chen SD, et al. The Overcrowded Crossroads: Mitochondria, Alpha-Synuclein, and the Endo-Lysosomal System Interac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Int J Mol Sci. 2019, 20(21):5312-5340.
  3. Cogo S, Manzoni C, Lewis PA, et al. Leucine-rich repeat kinase 2 and lysosomal dyshomeostasis in Parkinson disease. J Neurochem. 2020,152(3):273-283.
  4. Miller S, Muqit MMK. Therapeutic approaches to enhance PINK1/Parkin mediated mitophagy for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Neurosci Lett. 2019,705:7-13.
  5. Bento CF, Ashkenazi A, Jimenez-Sanchez M, Rubinsztein DC. The Parkinson's disease-associated genes ATP13A2 and SYT11 regulate autophagy via a common pathway. Nat Commun. 2016,7:11803-11819.

【基金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201810439041,201910439028);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ZR2019MH090)

作者簡介

袁小凡,焦劍橋 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通訊作者: 張昭強(1980-),男,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帕金森病的病因與防治的研究。

猜你喜歡
自噬
柴胡皂苷誘導人卵巢癌SKOV3細胞凋亡的作用機制
人參皂苷Rh2通過激活p38誘導K562細胞自噬凋亡的實驗研究
內質網應激在腎臟缺血再灌注和環孢素A損傷中的作用及研究進展
自噬調控腎臟衰老的分子機制及中藥的干預作用
自噬調控腎臟衰老的分子機制及中藥的干預作用
自噬在糖尿病腎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玉女煎治療消渴胃熱熾盛證的研究進展
亞精胺誘導自噬在衰老相關疾病中的作用
自噬在不同強度運動影響關節軟骨細胞功能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