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踝關節扭傷康復治療研究進展

2020-07-10 09:24艾軍杰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康復治療研究進展

艾軍杰

【摘? 要】目前基層部隊中常見的骨傷科疾病是急性踝關節扭傷,具有較高發病率及致殘率,致病機制單一,具體表現為疼痛劇烈、肢體活動受限及水腫等典型癥狀,患者未接受及時治療導致踝關節反復損傷,甚至對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不利影響。隨著現代醫療事業發展,目前治療本病以現代康復療法與中醫療法為主,發揮協同輔助作用便于促進患者病情早期康復。本文分析急性踝關節扭傷康復治療的研究進展,以供參考。

【關鍵詞】急性踝關節扭傷;康復治療;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275-02

經調查研究顯示,基層部隊訓練中踝關節扭傷屬于常見的肌肉骨骼損傷性疾病,運動損傷內所占比例是15-20%,處于關節及韌帶損傷的首位。本病在任何年齡段及群體均可發病,患者缺乏運動保護知識及自我保護意識較差,運動時易沖動極易造成關節及韌帶損傷,根據發生部位、程度及急緩等因素差異性對機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如行走疼痛等癥狀,未及時處理可能造成關節不穩影響日常生活,因此早期提供對癥的康復治療能促進關節功能早期恢復,便于改善生活質量[1]。

1 病因病機

踝關節扭傷屬于臨床常見的骨科疾病,大部分患者的病因是踝關節過度內翻或外翻暴力,根據患病類型具體劃分成內翻扭傷及外翻扭傷,與內踝比較外踝長,外側韌帶較薄弱且足內翻活動度較廣,因此內翻損傷較常見,患者未接受及時處理則出現慢性疼痛、局部腫脹及韌帶松弛等現象,遺留關節不穩造成反復扭傷,使得風險增加,參考軟組織損傷分級標準,將該病癥具體劃分成三級:1級是側韌帶部位存在血腫及壓痛感,并未出現關節不穩現象;2級是前外側韌帶血腫及壓痛較明顯,并未出現關節不穩;3級是患者伴有關節不穩,因此韌帶損傷后早期予以對癥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2]。

2 現代康復醫學

現代康復醫學重點強調保護韌帶的重要性,提倡早期固定并配以特殊的康復訓練療法,緩解局部水腫且縮短康復期,具體研究如下:

2.1 體外沖擊波

隨著現代醫療事業發展,體外沖擊波在康復及疼痛治療中被廣泛應用,其以液電、壓電及電磁等發生器為基點產生脈沖聲波,具有短暫性、高壓強行及寬頻性等特點,透過人體不同的結構組織對細胞產生剪切應力及拉應力,使得含有氣泡的組織內產生空化效應,將黏連的組織松解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修復組織且提高整體療效,同時壓應力能變形細胞彈性,使得細胞攝氧能力增加,快速緩解疼痛且促進關節活動度早期恢復,提高肌肉力量及圍度,臨床應用較廣泛。

2.2 佩戴輔具

經調查研究顯示,預防踝關節扭傷的最好措施是佩戴輔具,具有成本低以及防護效果顯著等優勢,在傷愈康復階段及既往病史者中被廣泛應用,其能保護踝關節且促進扭傷部位早期愈合。

2.3 軟組織貼扎技術

軟組織貼扎屬于非侵入性治療措施,其將膠布貼在體表對肌肉骨骼系統起到保護作用,促進扭傷部位早期愈合,改善不適癥狀且提高關節的穩定性,避免疾病反復發作,限制關節活動且維持關節穩定程度,以提高本體感覺為基點對運動平衡協調功能起到改善作用,緩解關節水腫且促進關節功能恢復[4]。

3 中醫療法

3.1 中藥治療

①中藥內治 部分學者研究證實,根據病因病機提供中藥內治,堅持辯證論證的原則能提高整體療效,將“活血化瘀及行氣止痛”治療理念貫徹落實到實處,內服中藥對機體功能作出調整,促進疾病早期恢復,遵守張仲景“血不利則為水”原則擬定藥方,縮短關節治愈時間且改善患者瘀血及腫痛等癥狀,便于獲得良好的治愈疾病效果,改善踝關節功能狀態且提高近期療效。

②中藥外治 臨床采用中藥熏洗劑、中藥膏劑與噴霧劑等方法將藥物作用在患者扭傷部位,對炎癥細胞滋生起到抑制作用,順暢氣血且促進疼痛因子及炎癥介質釋放,達到鎮痛、抗炎及消腫的功效,同時采用多通道熏蒸儀對扭傷部位行熏洗措施,經熱銷傳遞確保藥液直接作用在病變部位,提高臨床療效。

3.2 針灸療法及手法療法

經調查研究顯示,急性踝關節扭傷的病機是“經脈不通、氣機阻滯”導致,不通則痛,予以針灸療法能達到疏通經絡及消散淤血的目的,強化關節周圍組織的韌帶力量,促進關節功能早期恢復,緩解疼痛及腫脹感,便于改善踝關節功能,同時提供手法治療能達到行氣活血及緩解疼痛的目的,予以四步法能改善踝部的血腫癥狀,預防發生肌肉痙攣及韌帶痙攣等現象,對相關組織加以修復且吸收炎癥介質,避免治療后發生相關后遺癥,具有可行性。

4 西醫療法

隨著現代醫療事業發展,目前治療急性踝關節損傷患者是以冰敷、加壓包扎及抬高患肢為主,其中全球公認的緊急處理方法是冰敷,其能達到抑制出血且緩解疼痛的目的,但需嚴格控制冰敷時間,預防凍傷皮膚,臨床應用新型的Aircast加壓冷敷系統延伸關節活動范圍,尋找最佳運動負荷量能對細胞應答反應激發,促進關節功能早期恢復,因此提供康復治療能有效的將組織結構改變,對細胞產生刺激且促進關節功能恢復,利于獲得良好的治愈疾病效果[5]。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急性踝關節扭傷患者采用中醫療法具有使用簡便、療效顯著及不良反應少等優勢,縮短治療時間且促進關節功能早期恢復,避免發生相關并發癥,達到緩解疼痛感的目的,臨床應用較廣泛。隨著現代康復醫學發展,治療本病時應用物理因子方法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其能達到消腫、鎮痛及解痙的目的,促進組織新陳代謝且改善局部組織癥狀,其中體外沖擊波、軟組織貼扎技術及佩戴輔具等形式能提高臨床療效,具有無創及安全性高等優勢,充分利用可獲得良好的康復效果,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加強疾病的健康宣教利于降低踝關節扭傷發生率,便于改善預后及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戴汝清.急性踝關節扭傷的中西醫治療進展[J].雙足與保健,2018,27(21):115-116.

[2]????? 李良.冰袋持續冷敷聯合踝關節固定制動在早期急性踝關節扭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8,27(03):1019-1020.

[3]????? 徐向陽,孫軍平,呂剛.急性踝關節扭傷的中西醫治療進展[J].新疆中醫藥,2017,35(06):135- 138.

[4]????? 楊建榮.急性踝關節扭傷康復治療進展[J].國外醫學(醫學地理分冊),2016,37(04):361-363.

[5]????? 孟佳珩,姜益常.針刺放血療法治療急性踝關節扭傷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5,24(12): 2221-2222.

猜你喜歡
康復治療研究進展
納米流體強化吸收CO2的研究進展
中醫外治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進展
近十年國際STEM教育研究進展
河口海岸環境監測技術研究進展
微生物燃料電池在傳感分析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進展
針刺優選法結合現代康復治療腦卒中后偏癱臨床療效觀察
康復機器人在腦性癱瘓患兒康復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腦梗死綜合康復治療效果評估及分析
康復治療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對腦卒中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