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復治療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對腦卒中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

2016-08-19 19:01王剛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2期
關鍵詞:康復治療腦卒中

王剛

【摘要】 目的 分析康復治療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腦卒中的臨床療效。方法 83例腦卒中患者, 根據用藥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41例)和對照組(42例)。對照組接受康復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進行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4、12周后, 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分別為(14.16±3.02)、(9.63±0.84)分, 低于對照組的(20.47±3.57)、(16.32±3.22)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 Barthel指數評分高于治療前, 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康復治療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腦卒中, 臨床療效顯著, 且安全有效, 值得在臨床中加以推廣。

【關鍵詞】 康復治療;神經肌肉電刺激;腦卒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99

腦卒中在神經內科臨床診療工作中比較常見, 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具有嚴重的影響。腦卒中患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 因此在其病情穩定期制定康復管理目標, 能夠最大程度降低患者致殘幾率。本院在對此類患者開展臨床診療工作時, 在常規康復治療的基礎上聯合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進行治療, 取得滿意療效。本研究選取2012年6月~2015年7月在本院就診的腦卒中患者進行說明, 分析康復治療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的臨床療效, 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5年7月在本院就診的83例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年齡47~79歲, 所有患者均通過顱腦CT確診。本研究所選病例均符合腦卒中相關診斷和治療標準[1], 患者對臨床治療方法知情同意。根據患者用藥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41例)和對照組(42例)。觀察組男26例, 女15例, 平均年齡(48.56±3.18)歲。對照組男22例, 女20例, 平均年齡(49.03±3.21)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排除標準[2] ①年齡>80歲者;②合并其他內科疾病或惡性腫瘤者;③對相關治療方法依從性較差者;④非首次病發者;⑤精神疾病、語言障礙等多種因素導致無法配合相關研究者。

1. 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病情穩定后, 接受早期康復訓練。根據患者實際病情, 為其制定科學合理的康復訓練計劃。要根據患者運動神經反應情況, 對其開展手部功能強化訓練。指導患者開展患肢負重訓練, 主要目的在于進一步促進肢體的反射性運動。被動訓練結束后, 要為患者進行自主站立訓練。注意整個康復訓練要兼顧到患者的耐受能力。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進行治療。確定刺激位置、參數、電極置放位置等。告知患者放松全身肌肉, 并根據肢體協調能力取適宜體位, 將電極片放置在患處, 主要參數:刺激頻率100 Hz, 脈寬150 μs。治療時間維持在20~30 min/次, 進行3~5次/周治療。治療過程中, 要密切觀察患者耐受性, 并保持相應位置保持在可伸展的狀態中。

1. 4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12周后, 采用卒中量表(ESS)評分對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進行評分, 分值范圍為0~45分, 分數越高, 說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為嚴重[3];同時, 采用Barthel指數表對兩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評分, 共包括10項內容:控制大小便20分, 床椅轉移15分, 平地行走15分, 進食10分, 穿衣10分, 如廁10分, 上下樓梯10分, 洗澡5分, 裝飾5分。10項內容共100分, 分數越高, 表明腦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強[4]。做好兩組患者數據統計和分析工作。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 Barthel指數評分高于治療前, 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腦卒中屬于內科診治工作中比較危急的重癥疾病, 不僅發病快, 而且具有較高的致殘(死)率高。多數腦卒中患者發病后, 均會導致相關病灶位置的腦細胞出現大量壞死, 嚴重時直接造成患者并發腦水腫, 引起顱內壓急劇升高, 對患者神經功能產生嚴重的影響。

腦卒中最常見的合并癥為肢體癱瘓, 并使患者機體功能受損。對病情穩定期患者實施早期康復治療, 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 由于康復訓練疼痛難忍, 很少患者能夠持之以恒。因此, 適當為患者配合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 可顯著提高診療效果。神經肌肉電刺激主要利用相應的刺激程序, 來對受損肌肉功能進行刺激, 從而有效誘發肌肉運動, 改善肌肉群功能。權威文獻報道, 神經肌肉電刺激能夠模擬人體肌肉自主性運動, 且連續性的電刺激, 可幫助患者重組受損的神經系統。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神經功能改善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研究結果與相關研究結果相符, 說明康復治療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腦卒中, 臨床療效顯著, 且安全有效。本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性, 主要體現在研究樣本量相對較少上, 導致一些危險性相對較低的因素被忽略, 可能會對結論延伸性產生一定影響。

綜上所述, 康復治療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腦卒中, 具有安全性, 對穩定期腦卒中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具有促進作用, 值得在臨床中加以推廣。根據多年實際工作經驗, 認為在為腦卒中患者開展康復訓練時, 要督促患者進行主動康復治療, 嚴格按照患者實際情況, 為其制定針對性較強的康復訓練計劃, 并適當增加訓練難度。

參考文獻

[1] 李古強, 董英, 張曉明.低頻電刺激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的臨床觀察.社區醫學雜志, 2015, 18(17):7-9.

[2] 王書秀, 王琪, 安曉蕾, 等.神經肌肉電刺激聯合康復治療對治療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河北醫藥, 2013, 5(23):3584-3585.

[3] 沈燕, 鐘歡.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對腦卒中患者的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中國現代醫生, 2015, 14(20): 153-156.

[4] 楊凌佳, 章曉峰.強制性運動療法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康復中的臨床療效.護理與康復, 2015, 19(9):862-864.

[收稿日期:2016-03-15]

猜你喜歡
康復治療腦卒中
針刺優選法結合現代康復治療腦卒中后偏癱臨床療效觀察
康復機器人在腦性癱瘓患兒康復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腦梗死綜合康復治療效果評估及分析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降低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觀察
普拉提斯運動療法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治療中的作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