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歷史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2020-07-14 15:19汪立波
神州·下旬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初中歷史新課程教學方法

汪立波

摘要:新課標指出初中歷史教學的關鍵是引導學生學習歷史和運用歷史,讓學生運用歷史知識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重點從五個方面具體闡述了如何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策略方法,與廣大同仁共勉。

關鍵詞:初中歷史;新課程;教學方法

在初中歷史新課程改革下,如何實現初中歷史的有效教學成為了中學歷史教師面臨的一個巨大的難題。目前,初中歷史教師為了適應初中歷史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樹立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教學觀念,掌握初中歷史有效教學的策略顯得尤為迫切。

一、積極引入新的歷史課堂教學理念。

受我國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多數歷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多以教學主體的地位“自居”,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策劃者與組織者,而學生才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由此就需要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使自己從原有的“教”轉變為“導”。教師在原來的基礎上,結合著學生的性格特點,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在歷史學習中不斷探索、努力研究,在提高自己學習成績的同時,還能成為歷史學習的主人。例如:在學習《鴉片戰爭》這一課時,教師應跳出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中,以輔導學生為主。在講課之前,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回憶古代史所講到的《封建帝國的危機》,然后教師將清朝的轉變以及殖民侵略滲入到教學中,使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能夠“知恥而后勇”,引入本節課的主題。通過英國為什么向中國走私鴉片、鴉片的危害、林則徐虎門銷煙以及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等一系列的提問,使學生在教師的提問中進行知識探索。這樣的教學觀念,能提高教師的歷史教學質量,還能提高學生對歷史的認識,從而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歷史學習中。

二、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

引導學生聯系實際來學習歷史,不僅有利于降低歷史課程的學習難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習效率大幅提升。為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準備時首先應當做足備課功夫??梢詾g覽相關網頁,搜尋最新的考古發現、時事熱點、歷史評論、精美圖片等,然后整理篩選,做成電子課件,在課堂上展示。如學習馬王堆文化時,筆者下載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最新圖片和考古資料,學生學習時興趣十足。學習鄭成功收復臺灣時,注意聯系臺灣的有關時事,讓學生認識到臺灣自古就是中國固有的領土,處在大陸中央政權的管轄下。對于電視臺新播出的歷史劇,則讓學生根據真實的歷史情況進行評點。以上做法充分拓展和利用了網絡、影視、古跡遺址等課程資源,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去結合現實學習歷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通過多媒體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

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多以教師的“講述”為主,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這樣的教學模式在打擊學生歷史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產生了歷史厭學情緒。而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歷史學習的積極性,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今后的歷史學習中。而在歷史教學模式創新的過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盡可能的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多媒體中的一些音像資料,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到歷史發生的真實。例如:在學習《紅軍長征》這一課時,面對現在高水平的物資生活,多數學生無法體會也無法想象當時長征中遇到的困難,教師一味的講解反而會引起學生的猜疑與反感。若教師通過一些音像資料來輔助教學,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感官來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識,在學習中能夠深刻理解當時的艱苦環境以及長征中遇到的困難。這樣的教學方式在提高教師歷史教學質量的同時,還能在學生心底產生震撼。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結合著歷史教材營造不同的學習氣氛,例如:在新中國成立時應營造出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

四、做好新舊歷史知識之間的指導鋪墊。

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指導。而教師的正確指導不僅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認識觀,同時還能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獨立探索,形成自己的歷史學習風格。例如:在學習《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教師可以從西方國家的殖民地講起,然后引入利益關系,引導學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幾個國家進行分析,進一步闡述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影響。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夠深刻的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知識,在深化學生知識理解的同時,還能達到教學目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五、豐富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活動。

初中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教學活動,將有助于增強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當注意選擇富有創意、與學生特長相適應的活動,培養學生對歷史課程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另外,要確?;顒有问降亩鄻踊?。歷史課上常用的活動形式,如閱讀、討論、探究、編演歷史短劇、講歷史故事、表達等,盡可能多樣化,切忌只有一種活動形式,或者沒有層次、不考慮學生各自不同的特點。教師應該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的理論和教育教學水平,進行真正意義上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種資源,捕捉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點,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善于利用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機遇。

綜上所述,教無定法,以精細化思想處理教學的各個環節,將教育學、心理學知識靈活運用其中,必將使教和學都能處在高效的狀態下運行。由此就需要我們初中歷史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在新課改教學制度的指導下,及時的轉變自己的教學態度,創新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激發學生歷史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歷史成績以及正確的思想認識,使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

參考文獻:

[1]楊云愛.淺談初中歷史師生互動教學策略[J].學周刊. 2019-03

[2]胡筱萍.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歷史教學有效性探析[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9-01

猜你喜歡
初中歷史新課程教學方法
淺議高中化學新課程必修模塊的主要教學策略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2019年全國高考新課程Ⅰ卷生物試題分析與啟示
第二屆“我即語文”教學獎頒獎典禮暨新課程研討會在福州一中舉行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