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與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關系探討

2020-07-17 02:46謝艷玲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9期
關鍵詞:糖化空腹標志物

謝艷玲

[摘要] 目的 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檢測,并分析其與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之間的相關性。方法 選定100名2型糖尿病患者組建為研究組,選擇時間于2017年2月—2019年2月,同時間階段選擇健康人群100名作為對照組;對所有研究人員均實施電化學發光法進行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與糖類抗原19-9(CA19-9)濃度檢測,并對血糖濃度進行測定,采用離子交換高效液相色譜法對糖化血紅蛋白進行檢測,以此分析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與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關系。結果 研究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比對照組均更高,且研究組的血清AFP、CEA與CA19-9濃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依據相關性數據結果分析可得:AFP、CEA與CA19-9指標與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之間存在正性相關的關系(P<0.05)。結論 對于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以注重關注其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變化。

[關鍵詞] 2型糖尿病;血清腫瘤標志物;空腹血糖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serum tumor marker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analyze their correlation with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indicator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The selection period was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9, and 100 healthy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All researchers were subjected to the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 Detection of serum alpha-fetoprotein (AFP),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and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CA19-9) concentrations, and determination of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s, detection of glycated hemoglobin by ion exchang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tumor marker levels and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Results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serum AFP, CEA, and CA19-9 concentr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correlation data It can be obtained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FP, CEA and CA19-9 indicators and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indicators(P<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poor blood glucose control can pay attention to changes in serum tumor marker levels.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Serum tumor markers; Fasting blood glucose

糖尿病屬于十分常見的代謝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島素分泌功能異常所導致的,據相關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的糖尿病發病率逐年上升,屬于危害公眾健康的重大疾病[1];糖尿病病程期間長,機體長期處于高血糖水平之下會引發多個系統器官功能損害,具有極高的臨床致殘率,因此,需要給予早期干預。糖尿病患者引發惡性腫瘤的幾率極高,尤其是消化道腫瘤疾病;當前而言,許多腫瘤標志物均可以有效判斷腫瘤疾病,但是否可以有效鑒別2型糖尿病患者,還值得進一步研究[2-3]。該文于2017年2月—2019年2月選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檢測,并分析其與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之間的相關性?,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定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組建為研究組,同時間階段選擇健康人群100名作為對照組。

對照組:100名健康人中,存在60名男性與40名女性;年齡區域范圍:47~67歲,平均(57.77±5.65)歲。

研究組:100例患者中,存在61例男性與39例女性;年齡區域范圍:46~69歲,平均(57.96±5.54)歲。

納入標準:①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與2013年美國糖尿病協會的診斷標準相符合;②研究人員均知情同意該次研究過程。

排除標準:①存在感染性疾病;②患有肝炎、胰腺炎、肝硬化等疾病。

組間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所有研究人員均實施電化學發光法進行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與糖類抗原19-9(CA19-9)濃度檢測,并對血糖濃度進行測定,采用離子交換高效液相色譜法對糖化血紅蛋白進行檢測。

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與糖類抗原19-9(CA19-9)濃度檢測:采集研究人員的靜脈血液(3 mL),放置于干燥管之中,并應用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進行檢測。

空腹血糖(FPG)檢測:禁食至少8 h之上,采集靜脈血液(3 mL),放置于干燥管之中,采用生化儀器與配套的血糖試劑盒進行檢測,測定方式涉及:已糖激酶法。

糖化血紅蛋白(HbAlc)檢測:采集研究人員的靜脈血液(3 mL),放置于干燥管之中,采用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儀器與配套試劑進行檢測,測定方式涉及:高效液相色譜法。

該次研究過程中所涉及到的試劑盒等檢測工具均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

1.3? 觀察指標

分析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與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關系。

1.4? 統計方法

該次數據均統一歸于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清腫瘤標志物的含量

研究組的AFP(2.63±1.51)IU/mL、CEA(5.18±2.57)ng/mL與CA19-9(22.15±1.77)U/mL含量均比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FPG與HbAlc指標

研究組的FPG(9.12±6.55)mmol/L與HbAlc(8.87±6.32)%指標比對照組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腫瘤標志物與血糖控制之間存在的相關性分析

AFP、CEA與CA19-9指標與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之間存在正性相關的關系(P<0.05)。見表3。

3? 討論

隨著人們現代生活習慣與飲食的改變,越來越多的糖尿病群體出現,有資料調查顯示,近年來的糖尿病人群逐年上升,并且導致一些腫瘤發病率也隨之升高[4-5]。

機體長期處于高血糖水平之下,會導致正常的細胞逐漸惡變,則引發機體發生惡性腫瘤細胞的幾率增大;腫瘤標志物可以有效鑒別患者腫瘤類型,其中,最為常見的腫瘤標志物有:AFP、CEA、CA19-9;在正常的機體之中,胚胎肝臟是主要積聚AFP的場所,該種物質為酸性糖蛋白,有其他資料顯示,少量AFP可在卵黃囊、胃腸道黏膜之中積聚,屬于胚胎是其主要的蛋白成分;CEA屬于大腸癌組織的酸性糖蛋白,主要在內胚葉所起源的消化系統癌之中,CEA指標與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之間存在一定相關性;CA19-9指標可以有效對胰腺疾病是否為良惡性情況進行鑒別,并且診斷敏感性極高;若患者為肝癌等惡性腫瘤則會出現CA19-9上升情況[6-7]。有部分研究發現:血清CA19-9在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也會出現上升趨勢,并且其上升趨勢會隨著HbAlc含量變化而改變。

在目前的臨床檢測中,已經逐步應用CA19-9與HbAlc動態監測的方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診斷[8-9]。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存在AFP、CEA與CA19-9異常上升的狀態,主要的病理原因在于:纖維結締組織、脂肪細胞取代正常的胰腺組織中細胞,進而造成組織損傷,大部分AFP、CEA與CA19-9釋放入血;除此之外,長期血糖失控導致消化道損傷,進而引發AFP、CEA與CA19-9異常上升[10]。

結合數據:研究組的FPG(9.12±6.55)mmol/L與HbAlc(8.87±6.32)%比對照組均更高,且研究組的血清AFP(2.63±1.51)IU/mL、CEA(5.18±2.57)ng/mL與CA19-9(22.15±1.77)U/mL濃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依據相關性數據結果分析可得:AFP、CEA與CA19-9指標與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之間存在正性相關的關系(P<0.05)。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腫瘤標志物發現異常升高情況,而與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有效控制存在一定相關性,因此,在臨床中,對于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以著重關注其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變化。

[參考文獻]

[1]? 王曉迪,金秀平,劉長麗.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影響因素分析[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19(1):28-31.

[2]? 李會廣,高貴荃,郭敏,等.絕經后糖尿病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CEA、CA72-4、CA153水平的變化[J].醫學臨床研究,2018, 35(3):510-512.

[3]? 張翠靜,唐宏霞,鮑喜靜,等.血清中MicroRNA-130b表達在評估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腎臟損傷中的價值[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8,46(1):35-38.

[4]? 盧薇,班春梅,胡曼云,等.貴陽市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監測的現狀調查[J].貴州醫藥,2017,41(11):1209-1211.

[5]? 崔楠楠.惡性腫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化療后血清腫瘤標志物與血糖的變化觀察[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8,14(3):52-53.

[6]? 趙海霞,吳會玲,王新民,等.利拉魯肽對2型糖尿病合并骨量異?;颊逤A19—9、CA724、CEA及SF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8,35(3):428-431.

[7]? 王莉,劉秀葉,郭瓊梅,等.右美托咪定對糖尿病患者行下肢止血帶手術炎癥反應、胰島素抵抗及心肌損傷的影響[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8,39(12):1438-1441.

[8]? 陳丹,張偉斌,吳敏華.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波動性及其與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及結直腸癌的關系分析[J].廣東醫學,2017,38(21):3299-3301.

[9]? 何英愛,黃光聯,姚葉林,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與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23):5-8.

[10]? 王靜,王成,萬淑君,等.2型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發癥患者血清miR-661水平變化及其輔助診斷價值[J].臨床檢驗雜志,2017,35(9):662-665.

(收稿日期:2020-02-12)

猜你喜歡
糖化空腹標志物
采血為何要空腹
新型糖化醪過濾工藝
空腹喝水
膿毒癥早期診斷標志物的回顧及研究進展
甜酒曲發酵制備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義
冠狀動脈疾病的生物學標志物
腫瘤標志物在消化系統腫瘤早期診斷中的應用
MR-proANP:一種新型心力衰竭診斷標志物
米酒釀造的糖化條件優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