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項指標聯合檢測在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變中的臨床意義

2020-07-17 02:46潘颯劉麗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9期
關鍵詞:微血管糖化病癥

潘颯 劉麗萍

[摘要] 目的 研究4項指標聯合檢測在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變中的意義。方法 研究對象選取時間2018年4月—2019年8月,共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53例,納入觀察組中,依據其是否發生血管病變分為觀察組Ⅰ(未病變26例)和觀察組Ⅱ(病變27例),另外選擇同期到該院進行健康體檢的54名健康者,納入對照組,所有研究對象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lc)、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血小板平均體積(MPV)和血小板內α顆粒蛋白(CD62P)采用的檢驗儀器分別為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細胞分析儀和全自動血細胞計數儀,分析臨床檢測結果。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HbAlc、hs-CRP、MPV和CD62P4項指標數值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Ⅰ和觀察組Ⅱ對比,觀察組Ⅱ的HbAlc、hs-CRP、MPV和CD62P各項數值明顯高于觀察組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4項指標聯合檢測在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變中,在病癥早期可發現病變,同時能夠良好地區分健康人群與2型糖尿病患者,在實際臨床中的運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 4項指標聯合檢測;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變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4 indicators in microangi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The study subjects were selected from April 2018 to August 2019. A total of 53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ere admitted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Ⅰ(26 cases without disease) based on whether vascular disease occurred) and observation group Ⅱ(27 cases of lesions), and another 54 healthy people who chose to undergo a health checkup in the hospital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ll subjects were tested for glycated hemoglobin (HbAlc) and 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The test instruments used for average platelet volume (MPV) and alpha granule protein (CD62P) in platelets are a fully automatic glycated hemoglobin analyzer, a fully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 a blood cell analyzer, and a fully automatic blood cell counter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test result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values of HbAlc, hs-CRP, MPV and CD62P4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Ⅰ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Ⅱ,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values of HbAlc, hs-CRP, MPV and CD62P in Ⅱ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observation group Ⅰ,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four indicators in microangi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an detect lesion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disease,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distinguish between healthy people and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t has higher application value in actual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4 indicators combined detection; Type 2 diabetes; Microangiopathy

2型糖尿病在臨床中又稱之為“成人發病型糖尿病”,高發年齡為30歲以上,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占比大于90%,是一種患者機體內產生胰島素功能未完全喪失的病癥,部分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部分患者胰島素分泌過多,但利用度較低,因此機體是處于胰島素缺乏的一種狀態,病癥較輕的患者可采用口服藥物的方式刺激胰島素的分泌,降低血糖,對病癥較重或病情不穩定的患者,胰島素注射是最常用的一種治療方式,其在實際臨床中的發病與多種因素相關,2型糖尿病在病癥發展過程中會對患者的血管造成較大的損傷,臨床中部分患者會出現血管損傷,繼而出現系列的心腦血管疾病,早期發現微血管病變對并發癥的控制與防治有重要意義[1]?,F就該院2018年4月—2019年8月收治的5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4名健康體檢者,研究4項指標聯合檢測在實際臨床微血管病變中的意義,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5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4名健康體檢者作為研究對象,按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53例,男性27例,女性26例;年齡在46~74歲,平均年齡(59.3±3.1)歲。對照組54名,男性27名,女性27名;年齡在49~76歲,平均年齡(60.1±3.4)歲。兩組年齡和性別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研究,院方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該次研究。

納入標準:觀察組患者均確診為2型糖尿病患者;對照組健康體檢者未患有2型糖尿病,也無家族遺傳糖尿病史;所有參與研究的人員均對該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依從性較差的人員;合并傳染性疾病的患者;合并腫瘤或者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肝腎功能異常的患者;排除精神異常的患者[2]。

1.2? 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進行4項檢測,具體方式為:所有研究對象均在清晨空腹狀態下到院進行靜脈抽血,肘靜脈抽血2 mL,進行抗凝處理,置入抗凝管中;另靜脈抽血4 mL,置入促凝管中,在采血后4 h內完成所有檢測,注意記錄檢測數值,具體檢測均是由同一名檢測人員完成,靜脈抽血人員也為同一名,所有的檢測儀器均嚴格按照檢測流程和檢測儀器說明書進行操作[3]。

檢驗儀器與試劑:東曹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型號:HLC-723G8)、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型號:BH13MD1600)、血細胞分析儀(型號:DF50型)和全自動血細胞計數儀(型號:BC-3000Plus)。

1.3? 觀察指標

分析糖化血紅蛋白(HbAlc)、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血小板平均體積(MPV)和血小板內α顆粒蛋白(CD62P)臨床檢測結果。

1.4? 統計方法

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4項指標水平

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4項指標數值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觀察Ⅰ組與觀察Ⅱ組4項指標水平

觀察組Ⅰ和觀察組Ⅱ對比,觀察組Ⅱ的各項數值明顯高于觀察組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常見的一種,在病癥早期患者的臨床病癥不顯著,口服藥物可以有效穩定血糖,但不能良好地進行根治,在病癥進行性發展過程中對機體的血管會造成較大的損傷,早期發現血管病變,采用相應的措施控制和防治,可以良好地抑制血管病變,對患者的健康保持有重要價值[4]。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4項指標聯合檢測方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一方面可以對早期糖尿病患者進行診斷,其各項指標與健康人群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一方面對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良好地觀察其微血管病變狀況,良好地區分微血管病變與未病變患者,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抑制臨床病癥的進一步發展,原因分析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損傷最初以微血管病變為主,血小板為抑制血管內皮損傷,其數量會明顯增加,因此血小板計數可反映微血管損傷狀況;血小板激活數量增加血小板α顆粒膜會隨之增加,而血小板內α顆粒蛋白主要存在于血小板α顆粒膜上,這一指標是血小板活化的特征性指標;糖化血紅蛋白是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的產物,其能夠良好地反映患者一段時間內的血糖水平,一般不會受1次或者2次血糖異常影響,相關研究中顯示,其還可以通過觀察糖蛋白基化的程度判斷微血管損傷狀況;超敏C反應蛋白是一種肝臟分泌蛋白,與全身炎癥反應有密切關聯,血小板的活化與微血管的損傷均會出現炎癥反應,因此觀察超敏C反應蛋白可以較好地了解患者的微血管損傷狀況[5-6]。

綜上所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4項指標聯合檢測方式,可以良好地區分健康者與2型糖尿病患者,同時能夠較好地區分微血管病變與未病變的患者,在實際臨床中病癥診斷與治療均有一定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美娥.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和超敏C-反應蛋白在微血管病變中的臨床診斷價值[J].吉林醫學,2018,39(5):950-951.

[2]? 胡田穎,郭偉.HbA1c、CK、FBG聯合檢測對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診斷價值[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14(5):90-91.

[3]? 霍曉麗,姚懷娟,潘琳琳,等.葡萄糖糖化血紅蛋白與纖維蛋白原檢測在2型糖尿病眼部微血管病變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7,6(03):448-449.

[4]? 黃光聯,何雪環,浦榮.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變患者凝血功能檢測分析的意義[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10):65-66.

[5]? 李鴻燕,張麗敏,王永和.血小板參數、血糖及血脂檢測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變防治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9):2152-2154.

[6]? 陳英,牟佩佩,唐玉蓉.4項指標聯合檢測在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變中的臨床意義[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9,16(14):2095-2097.

(收稿日期:2020-02-05)

猜你喜歡
微血管糖化病癥
炙甘草湯,適用于哪些病癥
乙型肝炎病毒與肝細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關性
青春期病癥
新型糖化醪過濾工藝
甜酒曲發酵制備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義
上皮性卵巢癌組織中miR-126、EGFL7的表達與微血管密度的檢測
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的臨床觀察
米酒釀造的糖化條件優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