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高校音樂教學改革思考

2020-07-17 09:51楊白雪
藝海 2020年6期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學音樂素養新媒體時代

楊白雪

〔摘 要〕本文以新媒體時代高校音樂教學意義為開篇,重點思考、研究其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優點、對策,以期提升相關的教學質量與效率,培養更多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音樂人才。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高校音樂教學;音樂素養

相對傳統媒體中的電視、報刊、廣播等,新媒體更具時效性、選擇性、多樣性等特點。新媒體隨信息科技發展與大眾需求應運而生,其媒介呈現信息海量、傳播碎片化、傳播環境虛擬化的面貌,并漸漸成為當今大眾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文化需求,是拉近大眾與音樂的重要橋梁。

一、新媒體時代高校音樂教學意義

首先,高校音樂教育可以對世界各地不同風格、類型的音樂進行教學、賞析,學生不僅可以了解世界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歷史等,還可提升其音樂視界,提高藝術審美、音樂鑒賞、創新思維等能力。

其次,音樂教育具有不會被時間、空間束縛的獨特之處,并且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通過音樂的感染、共鳴,會在潛移默化之中提升學生的內在素養與外在氣質,從而為學生未來生活打下基礎。

再者,作為藝術類學科的音樂尤為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過局限于傳統教學方式中的弊端,學生過去很難在有限的音樂教材內得到個性提升?;谀壳靶旅襟w的高速發展,學生能從互聯網中獲得更多的音樂信息,并提升對音樂的領悟力,為學生學習音樂、應用音樂帶來無限可能。

最后,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往往需要面臨各種學業壓力、獎學金競爭壓力等,高校畢業階段還會面臨畢業考試、就業等問題,一旦缺少有效、科學的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會產生諸多問題。而高效音樂教育所具有的積極、穩定的正面力量,是可以激發學生靈感、排解學習壓力、緩解心理負擔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新媒體時代高校音樂教學改革

(一)新媒體時代高校音樂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

第一,高校方面對于新媒體的認知存在一定不足。高校培養學生的目標基本圍繞學生學歷、成績,以保證學校的信譽度、知名度等,因而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存有一定欠缺。

第二,高校管理者或高校教師隊伍,對于新媒體并不能很好地適應、接受、重視,因此當新媒體時代到來之時,大部分高校并沒有做好“迎接”的準備,導致相關方面的改變、革新起步較晚。

第三,高校音樂教師對傳統教學的經驗更為豐富、熟練,在音樂教學中會下意識地應用傳統教學方法。并且教師年齡逐漸增高,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下降,可能會無法靈活應用新媒體教學模式。

第四,高校教師對于新媒體的認知存在不足,學生對于新媒體的認知也存有一定缺陷。雖然學生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高,但尚不能有效利用新媒體來充實、提升自己的音樂知識儲備。其主要原因是學生剛入學時,自控能力較差,應用新媒體、互聯網等多是為了打游戲、看影視劇,而不是利用其來獲取更多的專業知識、學習新的專業技能。

(二)新媒體時代高校音樂教學改革優點

1.提升教學效率 在傳統高校音樂課堂中,由于高校學生預習課本時,專業的樂理知識較為乏味、無趣,常常無法透徹理解,造成教師需要耗費大量課堂時間傳授樂理知識、音樂常識,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學習效率與質量并不理想。但是,利用新媒體技術卻可以很好地補充傳統教學方式中的不足之處,通過教師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在課下,通過更加直觀、有趣的新媒體來了解樂理常識,不僅可以利用較少的時間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還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氛圍。

2.培養學習動力 另一方面,高校音樂教學內容、要求、目標等都在不斷變化當中,若一直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僅會造成課堂氛圍沉悶,還會造成學生音樂知識體系狹隘、殘缺等問題。但是,將高校音樂教學內容與新媒體結合后,可以有效增加音樂教學的多元性、開放性、直觀性等,讓學生主動產生學習的動力,幫助學生更為透徹、迅速地學習與欣賞世界各地的音樂作品、音樂風格,從而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與藝術審美能力。

3.擴大學科目標 過去教學的目標,僅僅是幫助學生掌握樂理知識,并有一定的運用音樂知識能力。而進入新媒體時代,對于音樂人才的需求更多,不僅要求學生有較高的音樂素養,還需要使其成為復合型的音樂人才。這就要求高校音樂教學緊跟時代發展要求,擴大其學科的教育目標,不斷加強學生音樂素養的深度與廣度,為學生進入社會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4.讓音樂大眾化 可以說,新媒體技術提供給每個人一個公平展示自己音樂才能、音樂天賦的平臺,可以輕易地將自身帶入大眾視野中,也讓大眾與音樂更為貼近。因而,在高校音樂教學中,除了應加深課本內容的理解,提升教學方式、水平,還應為學生提供更為實用的音樂技術,為學生搭建更好的展示平臺,通過與教師的教學、指導,不斷加深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為其提供更加專業的音樂指導,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5.讓師生自然化 在傳統高校音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互動往往只局限于課堂之上,在課后的時間并沒有過多的交流。但借助于新媒體技術,教師與學生可以在新媒體平臺之上互相分享對不同音樂的見解、疑問,教師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的需求、喜好,學生也能以一種更為和諧、平等的方式了解、借鑒教師身上的優點,師生的關系變得更為親密,互動更為自然。

(三)新媒體時代高校音樂教學改革措施

1.改變傳統觀念 不論是針對院校、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從對新媒體的認知入手。院校與教師應緊跟時代發展趨勢,掌握新媒體技術所帶來的多種益處,規避其產生的問題,將新媒體時代產物與高校音樂教學進行科學、合理的融合,并通過新媒體來尋找當下的流行趨勢,幫助學生在未來工作中獲得更多認同。針對學生對于新媒體的認知問題,一來,應鼓勵學生通過新媒體技術來尋找契合自己特點的創作靈感、音樂素材;二來,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使用新媒體技術來進行音樂創作、學習、交流,作為自己提升音樂素養的輔助工具之一,而不是僅僅當成是一種娛樂工具。

需要注意的是,傳統音樂是優秀、高雅、不可放棄的,但是其并不完全適合所有人的喜好。因此,院校與教師應明確當代音樂的復雜性、多元性、包容性與高度個性化,將傳統音樂與現代流行音樂相結合,及時調整教學方案。例如,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升,有越來越多的人對中國古詩歌產生興趣,詩歌的內容不僅頗有內涵,還十分注重詞語的編排、押韻,但對于許多年輕群體來說更喜歡電音、流行樂。因此,教師可將流行與古詩歌進行合理結合,以《離人愁》《緣分一道橋》《出山》等歌曲為例,為學生進行分析與教學。

2.有效使用新媒體 若想有效使用新媒體進行教學,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音樂教學或技能輔導。一方面,高校音樂教師應擴大信息獲取途徑,有效掌握相應的新媒體知識、技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將新媒體技術有效融入音樂教學之中。例如,教師可通過欣賞《中國好聲音》進行學習、探析當代音樂的流行趨勢,充分掌握其中的音樂模式、樂器類型等,并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另一方面,音樂與其他專業不同,學生的音樂創作必須得到大眾的認可與接受,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將作品呈現在大眾面前,從而證明自身的音樂創作能力。因此,教師應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整合多元化的音樂信息、知識等,并結合教學目標與學生愛好,合理使用、劃分教學資源。同時,還應幫助學生進入大眾視野,通過高校外界的審視、意見,來輔導學生如何“取長補短”。例如,教師可鼓勵學生對其喜愛的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嘗試進行音樂創作的發布,包括學生創作的歌曲,或應用不同唱法演唱的歌曲,通過網絡平臺收集大眾的喜好與建議,教師再根據相關內容對學生進行音樂技巧提升、調整等。

結 語

總而言之,高素質音樂人才是對于高校人才培養、儲備的要求之一,而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帶給高校音樂教學的是新機遇,也是新挑戰。因此,相關工作者應有效借助新媒體,轉變傳統教學理念與模式,明確教育改革中的問題與優點,進一步培養音樂素養高、專業性強的音樂人才。

(責任編輯:翁婷皓)

參考文獻:

[1]王林強.新媒體時代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的有效路徑探討[J].北方音樂,2019,39(16):210-211.

[2]孫龑.新媒體時代的高校音樂教學改革[J].北方音樂,2019,39(06):164+166.

猜你喜歡
高校音樂教學音樂素養新媒體時代
論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高校音樂教育
高校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的文化傳承研究
新媒體時代微寫作特征及對策研究
探析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共青團工作的網絡化轉型
談幼兒音樂素養的培養
新媒體對當代青年工作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試論普通高等學校高中學生的專業音樂審美的培養
高校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多元融合打造音樂戲曲教學嶄新課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樂課的教學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