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桑葉資源營養指標及危害因子分析

2020-07-20 11:38許永進張善英符篤韓章程輝
食品工業科技 2020年13期
關鍵詞:桑葉平均值農藥

張 震,許永進,張善英,符篤韓,章程輝,王 萌

(1.海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海南???570228; 2.海南創科農旅集團,海南???571100; 3.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海南???570228; 4.海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海南???570228)

海南桑品種資源豐富,現行主栽桑品種繁多。海南桑蠶產業規劃是以瓊中縣為中心,向全省中西部地區輻射擴展。截至目前,海南省已有6個市縣在發展桑蠶產業,累計種植桑園面積3.2萬畝。其中,瓊中縣種植桑園面積2.5萬畝,昌江縣種植6000畝,屯昌縣種植800多畝,臨高縣和定安縣各種植180多畝,萬寧市種植20多畝[1-3]。隨著桑產業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建立,通過對資源的高效多元化利用,實現桑產業效益最大化目標的建立,桑葉的多元化利用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例如桑葉在食品、醫藥的領域的多元化應用已初見成效[4]。桑葉作為家蠶的唯一飼料來源,用于養蠶是對桑樹最傳統、最直接的利用方式。桑葉曾被傳統中國古代藥學如《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記載為抗菌、消炎的良藥。隨著現在醫藥學的快速發展,在諸多研究中發現桑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降血糖、降血脂、調節脂肪代謝等保健功效[5-13],因而我國國家衛生部將其列為“藥食同源”的植物資源。當今,桑葉已被開發為諸多食品,如桑葉餅干、桑葉豆腐、桑葉茶、桑葉菜等[14-19]。

桑葉中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及活性成分,如粗蛋白、纖維素、生物堿、可溶性糖、多酚、總黃酮、1-脫氧野尻霉素(DNJ)等[20-22],所以近年來桑葉的食用、藥用品質綜合評價的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個營養指標以及一個或多個活性成分指標的分析評價與比較。梁貴秋等[23]對廣西地區的21個品種桑葉中的維生素、蛋白質、微量元素、氨基酸和膳食纖維等營養品質指標,以及多酚、總黃酮、多糖、1-脫氧野尻霉素等活性成分的含量進行評價篩選;曾衛湘等[24]對53種桑種質桑葉中的多糖、DNJ、總黃酮含量進行測定,并進行評價分析;孫小靜[25]對干制桑葉菜的蛋白質、單寧、多酚、葉綠素、可溶性糖、纖維素等11項品質指標含量進行綜合評價。上述營養物質及活性成分的評價研究更集中于桑葉的食用、藥用品質。農藥對于防止農作物的病蟲害及提高作物產量方面具有關鍵作用,但是在農業生產上為了大幅的提高生產效益而過度使用農藥,使得農藥殘留問題愈發嚴重。此外由于環境污染,土壤中重金屬殘留量也日益受到關注。因此,在關注桑葉的營養和功能成分的同時,需要更加關注其中的重金屬含量及農藥殘留量,從而將有益成分與危害因子結合進行綜合評價桑葉品質。

通過對海南蠶區主栽桑品種的桑葉部分營養成分含量及危害因子進行檢測分析,能夠評價供試品種桑葉的品質,并從中篩選適宜桑葉食用、藥用開發的專用桑樹品種。本研究對海南省主栽產區的25個不同種質桑葉中的粗蛋白、纖維素、Cu元素、Zn元素、Pb元素、Cd元素、As元素含量、農藥殘留量進行測定,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對其指標進行分析,最后得出綜合得分,篩選出適宜用于開發食用、藥用的本地桑品種,此研究結果將為海南桑產業轉型升級和食藥用桑等多元化利用發展提供理論基礎和品種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儀器

桑葉 來源如表1所示;丙酮 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公司;乙酸乙酯、無水乙醇、乙腈、氯化鈉、硼酸、鹽酸、甲基紅、溴鉀酚綠、凱氏定氮法催化劑片、蒽酮(分析純),硫酸(純度≥98%) 廣州化學試劑廠。

表1 25個桑葉品種資源信息Table 1 25 species of mulberry leaf resources

AL204-IC電子分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WBK-1A恒溫水浴鍋 春蘭儀器廠;HM-723 723型分光光度計 上海馳唐實業有限公司;XW-80A渦旋混合器 上海青浦滬西儀器廠;XY2000C精密電子天平 北京金志業儀器設備有限責任公司;K9840自動凱氏定氮儀 海南丹麗設備銷售公司;R210旋轉蒸發儀 瑞士步琦;H-1650離心機 湖南湘儀;WATERS2695液相色譜儀 德國Waters;SPH-2008搖床 上海世平設備有限公司;TURBOVAC氮吹儀 美國Caliper;7890N氣相色譜儀 美國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6890N氣相色譜儀 美國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SB-5200DTS超聲波清洗器 寧波新芝生物科技;消煮管、漏斗、茄形瓶、具塞比色管 廣州市典銳化玻實驗儀器有限公司。

1.2 實驗方法

1.2.1 樣品前處理 將采摘的鮮桑葉樣品置于55 ℃恒溫干燥箱烘干至恒重,粉碎,過100目篩,避光保存。

1.2.2 營養指標的檢測方法 粗蛋白含量:參照GB 5009.5-2010《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中的凱氏定氮法測定[26];纖維素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進行測定[25,27];重金屬含量:Cu、Zn、Pb、Cd、As五種重金屬元素含量分別參照GB 5009.13-2017《食品中銅的測定》、GB 5009.14-2017《食品中鋅的測定》、GB 5009.12-2017《食品中鉛的測定》、GB 5009.15-2014《食品中鎘的測定》、GB 5009.11-2014《食品中總砷及無機砷的測定》食品國家安全標準進行測定。

1.2.3 25個不同桑樹種質桑葉品質指標因子分析及相關性分析 采用因子分析法對桑葉的多項品質指標進行客觀、科學的綜合評價。采用SPSS 24. 0軟件對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在進行綜合得分的計算之前,先將不同指標數據統一標準化,統一轉化為0~1的標準化數據,將粗蛋白、纖維素、Cu元素、Zn元素等正相關指標按照式(1)進行轉化;將Pb元素、Cd元素、As元素等負相關指標按照式(2)進行轉化,最后各樣品的綜合得分通過式(3)進行計算。

式(1)

式(2)

式(3)

式中,Dn為經因子分析法得到的各樣品品質的綜合得分;Fjn為第n個樣品第j個特征根>1 的公因子的分值;Ej為第j個公因子的方差貢獻率;m為特征根>1的公因子的個數。

1.2.4 農藥殘留檢測方法

1.2.4.1 樣品處理 桑葉樣品的有機氯、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檢測條件參照NY/T 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機磷、有機氯、擬除蟲菊酯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多殘留的測定》中的有機氯、有機磷、氨基甲酸酯農藥類檢測條件進行[28-29]。將采回來的桑葉共25個樣本干樣按照標簽分別打碎裝瓶備用。分別稱取30.0 g桑葉樣本,按照1∶3的比例,加入90 mL乙腈用均質機研磨,然后用布氏漏斗抽濾,將收集到的濾液裝到裝有5~7 g NaCl的具塞量筒中,上塞,劇烈振蕩1 min,在室溫下靜置30 min,使乙腈相和水相分層。分別取15 mL上層濾液到標有GC-Cl的旋蒸瓶中,然后旋蒸至近干用洗耳球吹干殘余液體。

1.2.4.2 有機磷農藥檢測儀器參數 使用Agilent 6890N氣相色譜系統的預柱選用1.0 m,0.53 mm內徑的脫活石英毛細管柱,分析柱采用兩根色譜柱,A柱選用50%聚苯基甲基硅氧烷柱(DB-17,30 m×0.53 mm×1.0 μm);B柱選用100%聚甲基硅氧烷柱(DB-1,30 m×0.53 mm×1.50 μm)為固定相;進樣口溫度220 ℃,起始溫度150 ℃,保持2.0 min,然后以8 ℃/min升至250 ℃保持12.0 min;以氮氣作為載氣,純度≥99.999%,流速設為10 mL/min,燃氣為氫氣,純度≥99.999%,流速設為75 mL/min,助燃氣為空氣,流速為100 mL/min;進樣量為1.0 μL,不分流進樣。

1.2.4.3 有機氯農藥檢測儀器參數 有機氯農藥檢測儀器參數為:使用Agilent 6890N氣相色譜系統的預柱選用1.0 m,0.25 mm內徑的脫活石英毛細管柱,分析柱采用兩根色譜柱,A柱選用100%聚甲基硅氧烷柱(DB-1,30 m×0.25 mm×0.25 μm);B柱選用50%聚苯基甲基硅氧烷柱(DB-17,30 m×0.25 mm×0.25 μm)為固定相;進樣口溫度200 ℃,起始溫度150 ℃,保持2.0 min,然后以6 ℃/min升至270 ℃保持8.0 min;以氮氣作為載氣,純度≥99.999%,流速設為1 mL/min,輔助氣為氮氣,純度≥99.999%,流速設為60 mL/min;進樣量為1.0 μL,設置分流比為10∶1。

1.2.4.4 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檢測儀器參數 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檢測儀器參數為:使用Waters 2695液相色譜系統配有柱后衍生反應裝置和熒光檢測器(FLD),預柱選用4.6 mm×4.5 cm內徑的C18柱,分析柱選用4.6 mm×25 cm,5 μm,柱溫42 ℃;熒光檢測器(λex330 nm,λex465 nm),水解溫度100 ℃,衍生溫度室溫;進樣量為20.0 μL,不分流進樣。

1.2.4.5 有機氯農藥檢測前處理 a.凈化:向標有GC-Cl的旋蒸瓶加入2.0 mL甲醇+二氯甲烷(1+99),倒入用4.0 mL甲醇+二氯甲烷(1+99)預淋洗過的氨基柱,用2.0 mL甲醇+二氯甲烷(1+99)沖洗旋蒸瓶后淋洗氨基柱,并重復一次。然后將濾液旋蒸,用甲醇溶解過0.22 μm濾膜定容至自動進樣器樣品瓶,備用;b.有機氯標準溶液配制:用分析天平準確稱取一定量(精確到0.0001 g)某農藥標準品,以丙酮作溶劑,逐一配成1000 mg/L的單一農藥標準儲備液,貯存在-18 ℃以下冰箱中。每個單標取100 μL,用丙酮定容至4 mL,配成2.5 ppm的混標,然后取200 μL上述混標,加丙酮定容至1 mL,即稀釋到0.5 μg/mL,裝在進樣瓶中備用。

1.2.4.6 有機磷農藥檢測前處理 a.凈化:標有GC-P的旋蒸瓶直接用丙酮溶解過0.22 μm濾膜定容至自動進樣器樣品瓶,備用;

b.有機磷標準溶液配制:用分析天平準確稱取一定量(精確到0.0001 g)某農藥標準品,用丙酮作溶劑,逐一配成1000 mg/L 的單一農藥標準儲備液,貯存在-18 ℃以下冰箱中。每個單標取100 μL,用丙酮定容至4 mL,配成2.5 ppm的混標,然后取200 μL上述混標,加丙酮定容至1 mL,即稀釋到0.5 μg/mL,裝在進樣瓶中備用。

1.2.4.7 氨基甲酸酯檢測前處理 a.凈化:標有GC-MS、LC的旋蒸瓶加入2.0 mL甲醇+二氯甲烷(1+99),倒入用4.0 mL甲醇+二氯甲烷(1+99)預淋洗過的氨基柱,用2.0 mL甲醇+二氯甲烷(1+99)沖洗旋蒸瓶后淋洗氨基柱,并重復一次。然后將濾液旋蒸,用甲醇溶解過0.22 μm,濾膜定容至自動進樣器樣品瓶,備用;

b.氨甲基酸酯標準溶液配制:用精度為0.0001 g的分析天平準確稱取一定量(精確到0.0001 g)某農藥標準品,用丙酮作溶劑,逐一配成1000 mg/L的單一農藥標準儲備液,貯存在-18 ℃以下冰箱中。每個單標取100 μL,用甲醇定容至1 mL,配成10 μg/mL的混標,然后取50 μL上述混標,加甲醇定容至1 mL,即稀釋到0.5 μg/mL,裝在進樣瓶中備用。

1.3 數據處理

所有試驗數據的處理分析均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和相關性分析采用SPSS 24.0軟件。

2 結果與分析

2.1 25個桑品種桑葉中的營養成分含量比較

海南省三個地區25個桑葉品種的粗蛋白、纖維素、重金屬元素Cu、Zn、Pb、Cd、As含量如表2所示。

表2 桑葉樣品粗蛋白、纖維素、重金屬元素含量Table 2 Contents of crude protein,cellulose and heavy metals in mulberry leaves

2.1.1 桑葉粗蛋白含量比較 由表2可知,在供試的三個地區25個品種桑葉樣品的粗蛋白、纖維素、重金屬元素含量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儋州地區桑葉樣品粗蛋白含量分布在20.13%~25.79%,平均值23.39%。瓊中地區桑葉樣品粗蛋白含量分布在25.41%~28.45%,平均值26.81%。萬寧地區桑葉樣品粗蛋白含量分布在25.09%~29.71%,平均值27.04%。瓊中地區和萬寧地區桑葉樣品粗蛋白含量高于儋州地區,而瓊中和萬寧地區桑葉樣品粗蛋白含量無明顯差異。25個品種桑葉粗蛋白含量分布在20.13%~29.71%,平均值24.37%,變異系數9.43%。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桑葉品種為008。鄭莎等[30]測定了45份不同品種桑葉粗蛋白含量,含量為13.61%~24.97%,平均值為20.08%;本研究中桑葉粗蛋白平均含量高于其測量結果,可能是由于其桑樹生長環境存在差異,海南四季平均氣溫相對較高、晝夜溫差小且雨水充足,所以更加適宜桑樹生長。

2.1.2 桑葉纖維素含量比較 儋州地區桑葉樣品纖維素含量分布在37.08%~46.20%,平均值42.18%;瓊中地區桑葉樣品纖維素含量分布在38.22%~52.57%,平均值43.54%;萬寧地區桑葉樣品纖維素含量分布在41.33%~42.62%,平均值41.94%。瓊中地區桑葉纖維素平均含量最高。25個品種桑葉纖維素含量分布在37.08%~52.57%,平均值42.37%,變異系數7.55%。纖維素含量最高的桑葉品種為007。梁貴秋等[23]測定桑葉中的纖維素含量質量分數分布43.69%~54.90%,平均為48.63%。與其相比本研究中桑葉纖維素含量略低,可能由于其品種之間存在差異。

2.1.3 桑葉重金屬元素含量比較 儋州地區桑葉樣品Cu含量分布在6.45~9.84 mg/kg,平均值7.89 mg/kg。瓊中地區桑葉樣品Cu含量分布在8.49~9.36 mg/kg,平均值8.78 mg/kg。萬寧地區桑葉樣品Cu含量分布在8.27~9.90 mg/kg,平均值9.13 mg/kg。25個品種桑葉Cu含量分布在6.45~9.90 mg/kg,平均值8.18 mg/kg,變異系數12.31%,Cu含量最高的桑葉品種為010,不同地區不同品種桑葉之間的差異較小。

儋州地區桑葉樣品Zn含量分布在23.30~41.30 mg/kg,平均值31.93 mg/kg。瓊中地區桑葉樣品Zn含量分布在28.20~35.60 mg/kg,平均值32.58 mg/kg。萬寧地區桑葉樣品Zn含量分布在34.80~38.00 mg/kg,平均值36.00 mg/kg。25個品種桑葉Zn含量分布在23.30~41.30 mg/kg,平均值35.52 mg/kg,變異系數13.29%,Zn含量最高的桑葉品種為001,不同地區不同品種桑葉之間的差異較小。易新萍等[31]測定了新疆地區不同品種桑葉中的Cu元素含量分布在9.04~19.30 mg/kg,平均值12.82 mg/kg。易新萍等測定了新疆地區不同品種桑葉中的Zn元素含量分布在21.00~42.70 mg/kg,平均值31.63 mg/kg。海南地區桑葉Cu含量低于新疆地區桑葉中Cu含量,而海南地區桑葉Zn含量略高于新疆地區桑葉Zn含量,上述結果可能是由于兩個地區土壤中的金屬元素含量存在差異,從而導致桑葉中Cu元素、Zn元素含量存在差異。

儋州地區桑葉樣品Pb含量分布在0~0.400 mg/kg,平均值0.105 mg/kg。瓊中地區桑葉樣品Pb含量分布在0.029~0.091 mg/kg,平均值0.049 mg/kg。萬寧地區桑葉樣品Pb含量分布在0~0.50 mg/kg,平均值0.167 mg/kg。萬寧地區桑葉樣品Pb含量高于其他兩個地區,25個品種桑葉Pb含量分布在0~0.500 mg/kg,平均值0.103 mg/kg,變異系數118.68%,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之間差異很大。

儋州地區桑葉樣品Cd含量分布在0.0020~0.0220 mg/kg,平均值0.0056 mg/kg。瓊中地區桑葉樣品Cd含量分布在0.0014~0.0088 mg/kg,平均值0.0046 mg/kg。萬寧地區桑葉樣品Cd含量分布在0.0018~0.0056 mg/kg,平均值0.0036 mg/kg。儋州地區桑葉樣品Cd含量高于其他兩個地區,25個品種桑葉Cd含量分布在0.0014~0.0220 mg/kg,平均值0.0052 mg/kg,變異系數85.47%,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之間差異很大。

儋州地區桑葉樣品As含量分布在0.028~0.230 mg/kg,平均值0.11 mg/kg。瓊中地區桑葉樣品As含量分布在0.030~0.070 mg/kg,平均值0.048 mg/kg。萬寧地區桑葉樣品As含量分布在0.090~0.110 mg/kg,平均值0.097 mg/kg。25個品種桑葉As含量分布在0.028~0.230 mg/kg,平均值0.099 mg/kg,變異系數53.50%,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之間差異很大。朱衛敏[32]測定了新疆地區不同品種桑葉的十種金屬元素含量,其中Pb、Cd、As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分別為2.08、0.0210、1.335 mg/kg,新疆地區桑葉中三種元素含量均高于海南桑葉中三種元素含量,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兩個地區土壤中的金屬殘留以及化肥的使用量不同所導致。上述25個品種桑葉的重金屬元素檢測量均未超出限量值,安全風險較低。

2.2 25個不同桑樹種質桑葉品質指標相關性分析

對不同桑樹種質桑葉品質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目的是揭示各指標間密切關聯程度,從而為桑樹種質桑葉品質指標的合理選擇提供依據,如表3所示,粗蛋白與Cu元素呈顯著正相關(P<0.05);粗蛋白與Zn元素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Cu元素與Zn元素呈顯著正相關(P<0.05),結果表明部分指標可以反映出與之相關的其它指標的增減趨勢,相關性越強,趨勢越明顯。

表3 25個桑樹種質桑葉品質指標相關性分析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quality indexes of 25 mulberry germplasm and varietles

2.3 25個不同桑樹種質桑葉品質指標因子分析

對25個桑種質桑葉的7個品質指標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各項指標的特征值、累計貢獻率、主成分矩陣(表4)。由表4可知,從7項桑葉品質指標中提取出了前4個公因子,4個的累計貢獻率達到了74.96%,表明提取的這4個公因子能良好的反映自變量的絕大部分信息,故選取前4個特征值作為綜合性指標。由表4可知,第1公因子中在和較高且有正向影響的指標為粗蛋白、Cu、Zn元素含量,載荷權數分別為0.749、0.800和0.806。第1公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28.85%,對桑葉的綜合品質影響最大。第2公因子中載荷值較大且有正向影響的指標為纖維素和As元素含量,載荷權數分別為0.726和0.755,第2公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19.61%,對桑葉的綜合品質同有較大影響。第3公因子中載荷值較大的指標為Pb元素含量,方差貢獻率為13.73%,載荷權數為0.931。第4公因子中載荷值較大的指標為Cd元素含量,方差貢獻率12.77%,載荷權數為0.982,為正影響指標。

表4 25個品種桑葉綜合品質評價因子的 特征值及累計貢獻率Table 4 Characteristic values and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factors for 25 varieties of mulberry leaves

經因子分析法計算得出的25個桑種質桑葉樣品綜合品質的公因子得分和相應的累計貢獻率,分別利用式(3)計算,最后得出個桑葉樣品品質的綜合得分,并進行排序。由表5可知,25個桑種質桑葉中“廉選”5號、007、009三個桑葉品種綜合評價得分位列前3名,其桑品種均可開發用于食用桑、藥用桑的桑種質資源。

表5 25個桑品種品質因子分析綜合得分Table 5 Comprehensive scores of quality factors analysis of 25 mulberry varieties

2.4 桑葉農藥殘留測定結果分析

本研究測定了有機氯、有機磷、氨基甲酸酯共71種農藥的殘留量,由于種類過多,所以此處僅選用部分含有檢測樣品指標的有機氯、有機磷農藥混合標準相關表格(表6、表7)。

表6 有機氯農藥的氣相色譜監測表Table 6 Gas chromatographic monitoringTable for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表7 有機磷農藥的氣相色譜監測表Table 7 Gas chromatographic monitoringTable for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2.4.1 檢出限及線性關系 將待測農藥混合標準儲備液按上述方法配制成標準工作液,按選定的方法分析,以峰面積對濃度作標準曲線,結果表明農藥的質量濃度與峰面積呈良好的線性關系,決定系數均大于0.99(表8)。

表8 部分農藥的線性方程及相關系數Table 8 Linear equations of partial pesticide

2.4.2 準確度和精密度 向桑葉樣品中添加0.05、0.1 mg/kg農藥標準品,采用外標法定量,定量限為0.006~0.010 mg/kg,相對標準偏差為3.7%~5.2%(n=3),回收率為76%~103%(表9)。

表9 檢測方法的定量限、相對標準偏差和回收率Table 9 Quantification limits,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and recovery rates of the test methods

經檢測,樣品中僅有樣品001、桂桑優62、沙2X倫109、“廉選”5號、007、特優2號六個樣品檢測出有機氯農藥殘留,其中樣品001含有聯苯菊酯,殘留濃度0.06 mg/kg;樣品桂桑優62含有聯苯菊酯,殘留濃度0.04 mg/kg;樣品沙2X倫109含有聯苯菊酯,殘留濃度0.017 mg/kg;樣品“廉選”5號含有氯氟氰菊酯,殘留濃度0.027 mg/kg;樣品007含有氯氟氰菊酯,殘留濃度0.44 mg/kg;樣品特優2號含有六氯苯,殘留濃度0.001 mg/kg;上述六個樣品中的有機氯農藥殘留量,均未超過GB 2763-2016中國家標準要求的葉類有機氯農藥殘留的最大檢測濃度。通過氣相色譜儀檢測,僅有樣品抗青283檢測出有機磷農藥——毒死蜱,殘留濃度為0.02 mg/kg,其所含的毒死蜱殘留量,未超過GB2763-2016中國家標準要求葉類食品有機磷農藥殘留的最大檢測量。

3 結論

本研究將不同指標的原始數據標準化,統一轉化為0~1的標準化數據,再經旋轉使提取出的公因子更具可解釋性。針對桑葉的主要營養成分及重金屬元素等7個指標進行檢測分析,通過計算公因子累計貢獻率和因子得分得到各桑品種桑葉品質綜合得分。并對桑葉樣品的農殘檢出量進行判定,結果顯示所有樣品的農藥檢出量均未超出GB 2763-2016《中國家標準要求葉類食品農藥殘留最大檢出量》[33]。本研究對25個不同品種桑葉的品質進行綜合評價,根據評價檢測結果及其農藥殘留量,最終得出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綜合評分位列前三的桑葉品種分別為“廉選”5號、007、009?!傲x”5號品種桑葉的采樣點位于海南省儋州市質圃樣點,該品種發芽能力強、生長旺盛、節間密、葉肉厚、產葉量高、葉質較優,因此,“廉選”5號是這25種桑葉品種中開發食用、藥用的最佳候選品種。經上述方法得到的評價結果,可為篩選不同用途的桑葉資源提供理論依據,對海南省開發桑業蠶業可持續發展具有指導意義。

猜你喜歡
桑葉平均值農藥
發酵桑葉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
平均值的一組新不等式
無人機噴灑農藥 農藥混配順序
桑葉茶成“致富茶”
未來三年將淘汰十種高毒農藥
陽城:桑葉茶『火』了 農民樂了
農藥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來越多了
農藥二次稀釋 防治一步到位
桑葉迷宮
變力做功時運用F=F1+F2/2的條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