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我國汽車制造企業質量管理水平的研究

2020-07-23 06:20王佳
商情 2020年29期
關鍵詞: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

王佳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我國私人汽車保有量數量逐年增長,行業競爭日益激烈。而作為國民工業的支柱產業,我國汽車制造企業必須在激烈市場中提升其競爭力,擴大市場。質量管理作為汽車制造企業的重要一環,對其提升其汽車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國汽車制造企業企業管理現狀,總結出我國汽車制造企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汽車制造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汽車作為代步工具已經普遍的進入了私人家庭,截至到2018年底我國私人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4億輛。汽車市場中,消費者最為關心的便是汽車安全性和質量。因此汽車制造企業的質量管理成為汽車企業增強其市場競爭力,擴大市場的重要因素。目前在我國汽車市場中,我國的汽車制造企業相較國際著名汽車制造公司,競爭力低下,市場份額低。尤其是在中高端汽車市場,幾乎全部都被日德汽車制造企業占據。而我國企業要想提高其競爭力,必須提升自身的質量管理和控制能力。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中國制造業進入由中低端像高端制造轉型的新時期,汽車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中國汽車制造企業質量管理與控制的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重點對中國汽車制造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分析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國汽車制造企業質量管理體系主要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二、我國汽車制造企業質量管理現狀及其問題

質量管理體系,是指確定質量方針、目標和職責,并通過質量體系中的質量策劃、控制、保證和改進來使其實現的全部活動。目前,汽車行業普遍應用的國際上權威的質量管理體系是ISO/TS16949。ISO/TS16949即“質量管理體系—汽車生產件及相關維修零件組織應用的特殊要求”,是基于國際汽車行動組(IATF)于2002年在IOS9001的基礎上,加入了汽車行業的技術規范;更著重于缺陷防范、減少在汽車零部件供應鏈中容易產生的質置波動和浪費。其標準適用性明確,適用于汽車整車制造和汽車零部件生產商。目前,我國汽車制造企業大部分都是基于ISO/TS16949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并完善其質量管理體系的。然而在目前,我國汽車制造企業的質量管理很難按照其質量管理體系制定的標準執行,從而產生了企業質量管理標準和企業實際管理過程相分離的現象。而且,由于企業在數據、信息處理上的技術和手段落后,使得質量管理過程難以有效進行,相關領導和監督管理部門無法實時了解生產質量動態,企業在產品質量管理中經常會出現設計與生產脫節、缺乏過程質量控制、缺乏系統培訓以及質量文件執行力度不夠等問題。筆者認為,我國汽車制造企業質量管理體系主要存在以下六個問題。

(一)對ISO/TS16949質量管理體系認識不到位

我國大多數汽車制造企業引入ISO/TS16949標準的目的是為通過認證,為了認證而認證。導致質量管理體系在策劃階段的工作不夠細致,對ISO/TS16949標準的認識不夠透徹,便發布企業標準文件。導致了質量管理體系的很多流程不具有可行性,或繁瑣,或標準過高,現場無法操作,員工無法執行。有的企業甚至讓咨詢公司代勞做體系。這種脫離企業實際而建立的質量體系標準在策劃和設計時,沒有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導致不能正確指導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從而造成職責不明確,資源不充分,流程執行不到位等問題,影響了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及運行的有效性。

(二)企業高層對產品質量的重視度不夠

ISO/TS16949要求以顧客為關注焦點,企業應該建立以顧客滿意為目的、以持續改進為手段的現代質量管理理念。領導作用作為質量7個原則中一條,在建設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時,尤為關鍵和突出。然而,目前很多汽車制造企業的高管并沒有真正認識到質量的重要性,把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作為敲門磚,對于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也只是為了通過一些認證而設計,或者認為體系認證時企業形象的提升,不能對其標準的內涵和益處進行真正了解,質量管理工作存在較為嚴重的形式主義。這也影響了企業員工對質量體系的認知,導致上行下效,質量體系的真正運行無從談起。

(三)企業缺乏質量管理文化

首先,企業領導對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控制的認識不夠,導致員工在對質量管理重要性的認知不夠。其次,企業缺乏有效的員工關于質量重要性理念的灌輸,缺少相關的培訓和思想指導課程,導致企業從上到下都缺乏質量管理的文化和理念。從而當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時,能蒙混過關就盡量蒙混過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后,很多企業存在質量目標、指標及考核方式不健全的問題,在成本與質量發生矛盾時,往往重成本而輕質量,不能處理好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的關系。

(四)全員參與不足

企業在實施ISO/TS16949質量管理體系時,主要是由質檢部門或者特定人群來進行,企業許多部門都無法參與。導致體系建設過程中的獨立性和排他性,形成孤軍奮戰的局勢,更導致企業員工出現“企業質量管理和管理體系的實施僅僅是單獨部門或者特定人員的事”的錯誤的觀念。沒有建立起全員參與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機制,造成員工不清楚體系運行的要求和目的,更沒有意識到質量管理體系推進的好處,不能充分參與,更達不到規范管理、規范運作的目的,也不能使員工的才干為企業帶來收益。此外,企業只注重員工操作技能培訓,導致對于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培訓和理解不到位,導致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使得質量體系運行僅僅停留在形式上。

(五)缺乏科學有效的質量管理方法和手段

企業盡管很重視產品質量,也能設計出切合實際的質量管理體系,但是沒有先進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不能及時監督和發現產品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從而導致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不能得到有效的實施。

(六)知識儲備不足

企業在質量管理的過程中,沒有進行經驗總結整理和建立知識庫。導致當再次發生問題時,企業人力、物力等資源再一次浪費在重復發生的問題上。此外,有些小企業的管理人員流動比較頻繁,管理模式隨之變更,不同領導帶來各異的管理模式,也會導致之前運行良好的管理模式被推翻,知識的儲備重新開啟,以前問題解決和管理經驗的積累、沉淀就會從零開始。

三、提高我國汽車制造企業質量管理的建議

根據上述提到的我國汽車制造企業質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明確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目的,完善體系運行

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推進的有效性取決于建立正確的質量管理意識。企業內部只有從上而下,統一對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識,明確質量管理的目標,才能更好地開展質量管理體系策劃,合理分配資源,才能更有效地開展質量管理體系推進活動。企業通過業務計劃的制訂和部門職責明確,來詳細分配和安排質量質量管理體系運行匯總的各項推進要求。清晰明確的體系推進目標,不僅能提升企業形象,還能改善現有管理方法。不斷加強的質量控制,持續降低的質量成本,不斷提升的客戶滿意度和市場占有率,會讓企業領導者意識到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真正給公司帶來管理變化和效益提升。

(二)強化領導的帶頭作用

企業領導的思想和決策對于企業的發展十分重要。企業領導作為企業的目標,企業原則,企業文化和質量方針目標的制定者和領航者,是企業繹營管理和職責分配的決策者,對在企業中建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和實施高效的質量管理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推行ISO/TS16949質量管理體系標準過程中,企業領導層對質量管理體系的理解和認知程度,是決定質量管理體系推進成功與否的關鍵性因素。企業領導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關注力度,會給企業各層級員工帶來巨大的示范作用。

領導的質量管理理念會在質量方針和目標中予以體現,將質量目標層層分解到企業的各業務模塊乃至每個崗位中,在企業里營造全員參與、共同為質量目標而努力的良好氛圍。在質量管理體系日常運行過程中,企業內部合理地進行資源配置優化,識別、關注和改進體系運行過程的細節,推進體系不斷提升。

(三)實施全員參與的質量管理機制

汽車制造的質量控制取決于企業全體員工。質量體系推進要求全員參與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從采購到制造,從企業領導到車間工人,無一不將影響最終輸出產品的質量狀況。因此,就必須不斷地對全體人員進行不同層級的質量培訓,從質量管理體系的設計到質量管理體系的實施過程,一定要發揚團隊合作精神,鼓勵員工跨職能部門合作,全員參與。使質量管理體系的設計更加全面合理、符合實際。也使得各部門各階層的員工更加理解企業的質量理念及要求,增強質量管理體系實施的高效性。讓全體員工充分參與,也會使企業內部形成一種良好的質量文化,會大幅減少員工之間、管理人員之間的沖突或矛盾,能極大地鼓舞士氣,使大家都積極參與質量改進,從而使企業的各項質量工作都順利進行。

(四)保證工藝設計的可行性

汽車工藝的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要實現生產,如果生產和設計脫節,就不可能生產出高質量的汽車。因此,在產品設計階段,應組建跨職能部門的設計團隊,采用基于可制造性(可裝配性、可維修性等)的理念,設計出橫跨設計、開發、生產、工藝、設備、質量等部門,甚至包括供應商和客戶的汽車制造過程。

(五)與供應商建立長期戰略伙伴關系

建立科學的供應商選擇和評價體系,與供應商形成戰略伙伴關系,考慮長遠利益,共同發展。汽車制造企業可以參與供應商的質量管理,幫助供應商提高質量管理水平,、使其原材料符合企業的質量要求。長期的戰略關系,不僅可以降低供應商開發成本,而且可以保證產品質量品質的一致性。對于汽車制造企業而言,零部件的質量是控制最終產品質量的基礎和關鍵,因此要嚴格把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質量管理水平,提高采購產品質量合格率。

四、結論

綜上所述,當今我國汽車行業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我國汽車企業中不乏有創造力,有競爭力的企業。但終究與國外的企業相比,各方面都有不足。質量管理作為汽車制造企業的重要環節,我國企業要想提升其競爭力,就必須提升自身的企業管理水平。對于我國汽車制造企業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要在遵循ISO/TS16949的基礎上制定一套切實可行,有操作性,全員參與的,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企業領導要發揮帶頭作用,從管理層開始重視質量管理,培養員工的質量管理意識,形成全公司的質量管理文化;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保證供應鏈上各個環節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史香.我國汽車制造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設計與實施研究[J].大眾標準化,2017(6):52-55.

[2]趙磊,劉賢英.微小型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如何提升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6(7):148-152.

[3]匡竹平,尤建新,杜學美.汽車制造企業制造過程質量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與開發[J].工業工程與管理,2005(2):43-47.

[4]張永超,魏展鵬.汽車制造企業供方質量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1(8):245-246.

[5]楊蘇閩.某車企制造過程質量信息管理系統的改進[J].輕型汽車技術,2018(10):59-61.

猜你喜歡
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
淺談輸變電施工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發展
基于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開放實驗室管理與探索
質量量度在國內藥品生產企業中的應用
船舶行業質量管理信息化平臺的研究與建設
軍工企業實施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研究
基于項目管理的企業年度重點工作管理
淺談智能建筑電氣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
入廠抽樣檢驗規程的編制
淺談在公路橋梁施工環節的質量管理及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