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我國快遞服務中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2020-07-27 14:56黃園園
博鰲觀察 2020年4期
關鍵詞:消費者權益權益保護

黃園園

內容摘要 伴隨著互聯網購的日益繁榮,快遞產業作為互聯網的末端服務行業也隨之迎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文章從我國現有立法現狀的不足入手,發現快遞行業中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主要類型,并分析出原因主要有快遞行業門檻低、監管主體不明確、自律組織不成熟等,最后提出了加快快遞法出臺,以及明確監管主體等解決方案。

關鍵詞 快遞服務 消費者權益 權益保護

1 我國快遞服務中消費者權益保護概述

1.1 快遞服務合同中各主體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寄件人、收件人和快遞企業是快遞服務合同所牽涉的三方。寄件人有交寄快件、支付服務費用,以及如實填寫有關快件物品、寄件人、收件人的有關信息等義務[1]。而快遞企業需要承擔包裝和分揀、安排合理運輸、通知收件人簽收的給付義務,另外還有附隨義務,如及時提供查詢的義務、寄遞過程的保密義務。

1.2 快遞服務合同和郵寄服務合同的區別

郵寄合同和快遞服務合同最為相似,但是兩者區別還是較大的,關鍵在于提供服務的性質不同??爝f服務合同提供競爭性的快件寄遞業務,是商業性質的,合同雙方自由平等地訂立條約,不存在強制締約義務。相反,郵寄服務合同提供普遍郵政服務,所以郵政公司的強制締約義務不可避免。兩者在服務范圍、法律適用、經營主體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2]。

2 我國快遞服務中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制現狀

2.1 快遞服務的立法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崇尚契約自由,繼承的是傳統民法的思想?!逗贤ā分杏喠⒑霞s的雙方主體是平等的,誰都不會受到特殊對待,自然人、法人乃至國家雖然在各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但是《合同法》對他們合法權益的保護是同等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在調整經營者與消費者的利益關系中更加傾向于特殊保護消費者,然而也暴露了很多缺陷。第一,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商品方面的權利較為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而服務消費方面則顯然不足。第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條款多數比較抽象。

2.2 快遞服務法律適用的困境

2.2.1 缺乏專門規范快遞服務的法律法規

新郵政法對快遞服務的監管方面有較為明確的規定,如快遞企業的監管機構、快遞市場的準入門檻、處罰違規經營企業的規則,除此之外就較少規范涉及快遞行業了。而在《快遞服務》標準中,針對快件丟失、延誤、損毀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確定了12個月的索賠時限,假設在訴訟時效期間內消費者并沒有選擇拿起法律的武器,快遞企業的賠償責任將會被免除。

2.2.2 現有的法律法規效力過低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以下簡稱“《郵政法》”)是如今唯一一部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與快遞行業相關并層級較高的法律,可是《郵政法》并不是一部聚焦于快遞行業的立法。

2.2.3 現有的法律法規缺乏系統性

《郵政法》在2009年出臺時只是規定了諸如違規經營、準入條件等與快遞行業有關的部分內容?,F有的別的立法也僅僅是用簡單介紹的方式對快遞行業這個新興行業予以承認,但是并沒有具體規定細節方面。盡管在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已經有了突破之處,但是對快遞行業中如何保護消費者的條款卻出現較少,對快遞行業中如何維權問題也無另行規定。所以,行業標準、法律法規與快遞行業未實現有效對接,沖突不斷的局面依然存在。

3 我國快遞服務中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缺陷及原因

3.1 快遞服務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主要表現形式

3.1.1 快件延誤致消費者合法權益受損

在國家標準《快遞服務》中,除一些偏遠山區外,對快遞寄送期限作出嚴格的規定,如1個自然日內同城速遞要送達,3個自然日內同城異地要送達,港澳臺要在6個自然日內送達。然而,中國郵政速遞作為國營企業,卻相對較慢。特別是到了偏遠山區,通常會出現超出快遞寄送期限的現象

3.1.2 快件丟失、毀損致消費者合法權益受損

國家標椎規定了,快件丟失,快遞企業退還運費,如果是保價快遞,按照保價進行賠償。如果快遞未保價,就按《合同法》《郵政法》進行侵權賠償。由此可見,《快遞服務》僅是快遞行業的沒有法律強制力的發展準則。

3.1.3 個人信息泄露致消費者合法權益受損

網絡在近些年來可說是發展速度突飛猛進,但是對互聯網的監管卻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例如,快遞單號讓消費者隨時網絡查詢物流信息的同時,也具有泄露消費者個人信息的隱患,可見對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3.2 我國快遞服務中消費者權益保護缺陷的原因

3.2.1 快遞服務準入門檻低

目前我國快遞行業在準入門檻方面是偏低的。雖然《郵政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快遞服務》包含了快遞企業必須嚴格遵守的服務標準,以及必須履行的義務,但是受發展階段的桎梏,我國快遞行業準入門檻并不高。

3.2.2 快遞服務的實際監管者不明確

目前,我國快遞行也缺乏完善的監管制度,監管是較為混亂的。眼下,有多個監管主體在監測快遞行業,通常是由郵政行政部門主持、聯合工商局和公安局等部門綜合整治快遞行業亂象。另外,新《郵政法》第六十條中快遞行業協會取得了監管權部門的有關權利??傊?,快遞行業監管主體的不明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監管主體的權威性減弱了。

3.2.3 快遞服務的自律組織不成熟

快遞行業協會伴隨著整個快遞行業的發展一樣處于發展階段初期。第一,全國統一的快遞行業協會仍處于準備階段,盡管陸續已經有很多省成立了自己的快遞行業協會,但是現在仍沒有法律法規與快遞行業的自律組織相對應。第二,即使是已成立的省快遞行業協會,也未發揮很大的功能,職能也不夠健全。這些問題導致了快遞行業管理程序混亂、經營不規范,最終使消費者權益受損。

4 對我國快遞行業中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建議

4.1 加快出臺《快遞法》,為行業規制提供法律依據

我國目前是以《郵政法》為首規范快遞行業的現狀,以《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及其他相關民法規范相輔助,這使規范快遞行業的法律法規缺乏了專門性、系統性、效力性。我國應該盡快出臺《快遞法》,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應當保證《快遞法》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即國家郵政局的話語權很重要,當然也要注意采取征求意見、公開聽證等方式讓有關利益群體真正參與到立法過程中來。第二,統一和整合現存相關法律制度在《快遞法》中,避免法律之間的沖突和法官在審判實踐中適用法律的混亂問題。第三,制度設計要圍繞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和經營者的法律責任承擔等進行重點設計[3]。

4.2 提升快遞市場準入口檻

我國快遞市場的準入門檻與發達國家相比是較低的,然而準入制度對快遞市場健康發展是有源頭性影響的。所以,快遞市場的準入門檻的提高、借鑒外國的進入快遞行業的事前審查制度,制定高的市場準入標準,同時,員工的招聘標準的提高、入職的培訓,日后的定期考核、考核結果的測評,建立一套獎罰分明的績效考核體系,慢慢建立一批高技能、高水平的快遞隊伍。

4.3 完善快遞業市場監管體制

首先,憲法和法律中都有明確規定監管主體的資格;其次,監管主體被要求要時刻保持中立態度;最后,監管主體的一切監管活動都要符合法定程序。因此,我國快遞市場的監管主體應該交給行政部門,即工商部門和快遞行業自身的監管部門,同時,保證快遞行業自身監管部門能發揮主要的功能。

5 結語

總之,在現實生活中,快遞服務中的消費者群益僅僅依靠一方來維護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我國快遞行業能夠快速穩定地展,立法部門、監管部門、行業本身,甚至消費者自身需要多多協調溝通,使消費者能夠接受到真正便利的服務,并讓其在自身權益受損時得到應有賠償。

【參考文獻】

[1]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一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鄭佳寧.快遞服務合同違約損害賠償的理論剖析與審視[J].2017(9):69-78.

[3]郭曉霜.論快遞服務消費者權益保護[D].長春:吉林財經大學,2017.

猜你喜歡
消費者權益權益保護
《煙草專賣法》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研究
淺談網絡消費者權益的法律保護
超齡農民工的權益保護探討
試述我國《證券法》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
論我國中小股東權益保護制度的完善
淺談在經濟法中消費者權利的保護研究
論網絡消費維權新模式
從西方國家保護消費者權益政策看用戶信息消費的安全管理
網絡團購模式下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探究
談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履約的幾點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