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設施溢油防治技術研究

2020-07-28 02:31張金
科技資訊 2020年16期

張金

摘? 要:石油設施溢油防治技術的使用,對于降低問題發生幾率和事故負面影響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該文針對石油設施溢油事故分類進行分析,包括井涌或井噴、設施起火爆炸、輸油管道泄漏、儲油設施泄漏、地質性溢油事故等,通過研究構建風險管理體系、加強日常作業管理、建立溢油區監視體系、提高人員綜合素質、做好溢油清除工作等防治技術的具體應用,其目的在于降低石油設施溢油事故的發生幾率,提高石油開采過程的安全性。

關鍵詞:石油設施? 溢油防治技術? 輸油管道泄漏

中圖分類號:X7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a)-0073-02

在石油開采過程中,石油設施溢油屬于非常嚴重的安全事故,尤其是海上鉆井平臺,若不能及時控制溢油事故,不僅會給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還會威脅到周圍環境,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 石油設施溢油事故分類

1.1 井涌或井噴

井涌是指地層液體進入井筒,井噴則是指地層液體未受控制地流入井筒。在鉆完井、修井的過程中,由于鉆井液比重失調、鉆具活動導致地層壓力欠平衡或因循環液漏失引起靜液柱降低導致欠平衡,有可能導致石油設施發生井涌。若不及時控制或對其控制不當,甚至可能會發生井噴事故。在這種情況下,井口中會釋放大量的烴類物質,當烴類物質聚集到爆炸濃度后,一遇明火就可能會引發平臺火災、爆炸,將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嚴重的威脅。

1.2 設施起火爆炸

相比于井噴或者井涌類事故,設施起火爆炸的負面影響更大,導致此類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在油氣輸送或者存儲的過程中,由于設備本身出現故障、自然條件干預、人為操作失誤等因素影響,從而導致油氣泄漏情況的出現。在最初滲漏的階段,由于濃度較低并不會將引起火災事故;在濃度積累到一定數量時,若遇到靜電、明火、機械撞擊等情況,那么也將直接導致火災事故的發生;當火災規模進一步擴大時,還會直接導致爆炸事故的產生,這也使事態沿著更加嚴重的方向發展,威脅到操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1.3 輸油管道泄漏

輸油管道是進行石油資源運輸的重要載體,在陸地上,很多石油管道的工作環境都位于戶外,受到氣候條件和內部腐蝕的影響,輸油管道會出現破裂或者穿孔的情況,在最初階段,除非遇到重大撞擊事故,通常情況下,管道滲漏的范圍相對較小,若企業沒有指定合理的巡查計劃,很容易導致腐蝕情況加大的情況,從而造成更為嚴重的事故發生,影響到結構本身的使用壽命。

1.4 儲油設施泄漏

在石油設施組成結構中,儲油設施泄漏也屬于常見的溢油事故。在石油存儲裝置的設置中,通??梢詫⑵浞譃槌捍鎯藓蛶毫Υ鎯?。前者的罐壓與外界環境保持一致,如果會發生相應的泄漏事故,其主要原因便是常壓罐自身材料屬性缺陷、自然因素、石油腐蝕等幾種情況。而帶壓力存儲罐,其內部壓力會高于外界環境壓力,可以起到良好的控油作用。導致此類設施出現泄漏的主要原因在于,在結構生產過程中,控制壓力的閥門失效、相關管件結構失效、儀表控制失靈、人為操作失誤等,這些因素的產生都將影響到儲油設施結構的穩定性,從而引起溢油事故。

1.5 地質性溢油事故

結合以往的開采經驗,地質性溢油事故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第一,注水導致的溢油事故,目前開采石油的方法是在石油所處位置處設置注水井,因為水分密度小于石油,并且兩者難以相溶,所以石油會在注水井的壓力下產出。由于注水過程的不科學,導致石油分層壓力過大,這也增加了位于斷層處石油的不穩定性,使其從斷層面進行縱向移動,從而導致溢油情況的產生。第二,在石油開采的過程中,由于開采位置的壓力相對較高,導致井涌事故,同時在處理此類問題時,壓井操作很容易導致強度較差的底層發生破裂,從而導致溢油事故的發生。

2? 石油設施溢油防治技術分析

2.1 構建風險管理體系

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首先,企業需要明確風險評價指標,如石油設施材料屬性、可能發生溢油事故的位置、生產流程節點、操作流程節點等,借助信息技術構建相應的數據管理庫。其次,借助信息技術構建風險管理體系,根據已經確定的指標信息進行相關信息內容的獲取,在校驗其準確性之后,加入管理體系當中進行計算。最后,將計算所得結果進行排序,確定目前輸送管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存在的最大風險,依次制訂方案進行解決,從而提升安全管理活動開展的有序性。同時,還可以根據管理體系構建風險管理制度,從而提高體系的實際應用價值[1]。

2.2 加強日常作業管理

通過加強日常作業管理,可以約束操作人員的工作行為,減少不合規操作的出現。石油作業過程中安全操作與管理對于防范溢油事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嚴格執行企業HSE管理體系,明確作業人員崗位責任、操作流程和應采取的防護對策,提高安全環保意識,加強海上作業監督與管理。定期對石油設施進行巡檢和評估,及時發現事故隱患和潛在危害并進行修復;對檢查結果進行記錄和分析,同時及時更新風險管理系統的相關數據[2]。

2.3 建立溢油區監視體系

通過建立溢油區監視體系,能夠實現實時監督作業流程,及時發現隱患因素,結合預警系統實現溢油事故的科學管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定位技術、衛星遙感技術、數字化信息技術等新型技術的應用體系也在不斷完善,因此可以借助該技術對高風險區域、溢油事故發生區域、溢油影響區域等內容進行動態監測,如果出現了溢油事故,系統也可以起到輔助作用,加快油污的清理速度。同時相比于其他類型的應用技術,新型技術的適用范圍相對較廣,可以提供圖片、文字、影像多種信息輸出格式,適合于長期溢油區域的動態監測管理[3]。

2.4 提高人員綜合素質

通過提高人員綜合素質,對于降低人為操作導致的溢油事故發生幾率有著重要意義。在石油設施安全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屬于重要的執行載體,其操作水平也將直接影響到石油設施的管理質量。企業在實際操作中,應做好日常培訓工作,內容包括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知識。同時,在會議上還需要做好安全意識、風險意識的宣導工作,使管理人員能夠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在管理工作執行過程中約束自身行為,從而提升石油設施的安全管理質量。

2.5 做好溢油清除工作

如果發生了溢油事故,則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處理,常見的處理方式如下:(1)利用親油性材料對溢油進行吸附回收,常用的吸油材料有有機高分子材料、稻草、浮石等。(2)借助分散劑將溢油分散成小顆粒物質,使其可以通過微生物分解的方式消失,從而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3)也可以借助生物技術在溢油區域進行微生物培養,提供合理的生長環境,加快溢油的分解速度。

3? 結語

綜上所述,構建風險管理體系,能夠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加強日常作業管理,可以約束操作人員的工作行為,建立溢油區監視體系,能夠實現實時監督作業流程,提高人員綜合素質,對于降低人為操作導致的溢油事故發生幾率有著重要意義。通過采取合理的溢油防治技術對石油設施進行管理,對于提高石油開采過程的穩定性有著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許文匯.海上石油設施深水溢油風險評價及應急響應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8.

[2] 崔源,鄭國棟,李艷濤.海上石油設施溢油風險管理與防控研究[J].油氣田環境保護,2018,20(1):29-32,61.

[3] 趙文芳.海上石油設施溢油防治技術[J].中外能源,2017(3):102-10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