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農村信息化培訓模式的優化

2020-07-28 02:31劉長彬李玉虹
科技資訊 2020年16期
關鍵詞:模式優化培訓

劉長彬 李玉虹

摘? 要:通過對我國農村信息化培訓的背景和基礎的分析,指出了農村信息化培訓的必要性。農村信息化培訓是農村教育科技培訓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如何加快推廣信息技術、互聯網應用在農村的普及,積極進行農村信息化培訓是現在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根據近年來進行農村信息化培訓的經驗,對農村信息化培訓的模式進行了分析和優化,為做好我國農村信息化培訓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 信息化? 培訓? 模式? 優化

中圖分類號:G72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a)-0014-03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加強教育科技培訓,振興發展農業教育,加快培養農業科技人才,大力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全面造就新型農業農村?!?/p>

農村信息化培訓就是農村教育科技培訓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農業信息化的面很廣,知識也很多,如何進行培訓內容的選擇?農民需要的又是什么樣的培訓呢?筆者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長期從事職業技能培訓和信息化教學,在近幾年的農村信息化培訓中積累了一些經驗,進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1? 農村信息化培訓的背景

農業部【2015】4號文明確指出,“加快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強化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高效透明、服務靈活便捷的基礎支撐作用是現代農業建設的重點任務?!?/p>

由此可見,信息化是“互聯網+現代農業”的重要基礎,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信息化。全面提升農民信息供給、傳輸和獲取能力,即提升農民信息化能力成為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措施。

2? 農村信息化培訓的基礎

2019年10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網絡賦能信息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網絡扶貧論壇指出,目前我國行政村通光纖和通4G比例均超過98%,貧困村通寬帶比例達到99%,實現了全球領先的農村網絡覆蓋。試點地區平均下載速率超過70M,基本實現了農村城市“同網同速”,我國廣大農村已經具備使用互聯網的基本條件。

但是,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9年8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5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1.2%,但農村網民規模只有2.25億,僅占網民整體的26.3%,占5.52億農村人口的40.76%,城鄉間網民差距仍然較大。

我國非網民規模5.41億,仍以農村地區人群為主,農村地區非網民占比為62.8%。那么,非網民不上網的原因又是什么呢?CNNIC數據顯示,因不懂電腦、網絡技能和文化程度限制的非網民占比分別為44.6%和36.8%,因為設備和網絡問題無法上網的占比只有5.4%。這組數據充分說明農村信息化程度較低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硬件設施的不足,而是農民信息化能力的欠缺。

由以上數據可見,當前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雖已具備基本條件,但由于農民信息化技能不足和文化程度的限制,致使農村互聯網及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仍然處于較低的狀態?;ヂ摼W是信息化的基礎,雖然硬件設施已基本達到城市農村“同網同速”,但廣大農民對于信息技術仍然處于不想用、不會用的狀態,在北方,這個現象尤其明顯。加快推廣信息技術、互聯網應用在農村的普及,積極進行農村信息化培訓已勢在必行。

3? 農村信息化培訓模式的優化

3.1 協調合作,完善信息化培訓體系

近年來,黨和政府非常重視農村信息化培訓工作,農業、科技、教育等多個部門和單位都展開了一系列的農村信息化培訓,筆者也多次參與這些培訓工作。但在農村信息化培訓過程中,筆者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每年多個部門多次培訓,來培訓的經常是老熟人,“培訓內容重復”和“培訓對象重復”的現象嚴重,造成培訓資源的浪費。培訓次數不少,培訓人次也不少,農民受培訓的比例卻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農民信息化培訓的盲區較大,難以在廣大農村普遍推廣,嚴重影響了農村信息化培訓工作的有序開展。

農村信息化培訓工作涉及多個部門,培訓內容和培訓對象必然有一定的交疊重復,如何能夠充分地發揮各個部門的作用是一項系統工程,各個部門需要相互協調、資源共享、緊密配合,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農村信息化培訓體系。通過協調合作,突出各部門培訓的特色,建立農村信息化培訓檔案,專家資源共享也可以適當地減少內容的交疊性,及時收集農民教育培訓的需求,重視反饋機制及時調整培訓內容,有利于建立科學化的農村信息化培訓體系。

3.2 分層施教,提高信息化培訓的針對性

農村信息化培訓不同于課堂教學,農民的思想和文化素質等方面的差異較大,有村干部、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到村任職大學生等農村發展帶頭人,有農民技術員、信息員等農村技能服務型人才,有種糧大戶、養殖大戶、經紀人等農村生產經營型人才,有具備一定知識水平、對前途方向略有迷茫的青年農民,有知識水平較低的農村貧困留守人員。要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培訓內容,設定不同的培訓模式與培訓方法,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系列化的培訓工作。

(1)農村發展帶頭人培訓班。屬于農村層次較高的人員,有著較高的知識水平和強烈的技能需要,因此要針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的培訓指導,為他們引入政策新方向、科技新知識、管理新方法、經營新理念。采取普遍培訓與個別培訓相結合,快速提高其信息化素質和管理經營技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2)農村技能服務人才培訓班??蓚戎貢r勢政策、科技新知、市場營銷、經營管理以及法律法規等知識,提升技能服務人才水平,更好地做好科技服務推廣工作,通過他們的服務和宣傳,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及農民整體素質。

(3)農村生產經營型人才培訓。對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應側重于技術推廣與應用、農村電子商務、現代農業信息化等生產管理與經營方面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生產經營水平和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的能力。

(4)新型青年農民信息化培訓。在廣大農村,有一部分剛從學校走出的有較高文化素質的青年農民,為他們進行系統的農業信息化及農業技術培訓,可以給他們理清思路、指明創業方向,早日成為覺悟高、技術強、有頭腦、善經營的新型農民,不斷擴大信息化新型青年農民人才隊伍。

(5)留守人員手機應用知識培訓。針對貧困村民及留守老人,開展手機應用、互聯網基礎培訓,從手機操作、手機上網、手機安全到APP應用,提高其基礎知識水平,增強留守及貧困農民主動學上網、用手機的欲望,主動參與到農村信息化培訓中來,進而達到“開機能操作、上網會瀏覽、手機能溝通、遠程可交流”的目標,具備基本的信息化意識和信息素養,引導農民進入互聯網時代。

3.3 注重實用,選擇本土化培訓內容

在培訓工作中,一定要堅持“立足本地,強化實際、注重實用、突出實效”的原則,要注意案例資源本地化、技術環境本地化、教學方法本地化,更好地貼近農民生活,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開展培訓。

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針對不同區域的特色,考慮不同產業方向的需求,選擇與相應區域、相應產業所結合的教育培訓內容;順應農時、季節特點,根據農民的需求科學合理、靈活安排培訓時間和地點。比如,農閑時進行集中大班培訓,重在基礎性內容,并了解個體所需;農忙時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現場生產實踐培訓,重在針對性指導,以滿足農民多樣化、個性化的需要,培養合格的勞動技能人才。

3.4 適應發展,更新信息化培訓內容

信息技術發展快、滲透性強、影響面廣。因此培訓內容必須適應市場的變化,要緊跟農村信息化的發展速度,不斷補充最新的信息化知識,才能使農民培訓真正地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是學完既落后。

農民普遍接受水平不高,但對于新事物同樣有著強烈的需要。既向往又有所畏懼排斥是農民對新事物新發展的普通心態,排斥是因為文化水平所限,對陌生事物有一定的畏懼心理,怕學不會做不好,向往則是因為其自身也清楚新事物的益處。因此,在培訓中要充分引導,將農業信息化技能與農民實際相聯系,不斷開設不同層次的新知識專題培訓班。例如,在冬日農閑季節開設農村電子商務培訓班、互聯網金融培訓班、互聯網+現代農業智能化培訓班等。

在培訓案例的選擇上盡量選擇最新的社會上廣為傳播耳熟能詳的案例、農民身邊的案例、切實可行的案例,讓廣大農民能夠意識到培訓技能的可行性可操作性,認識到培訓的重要性,才能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學以致用、學有所用,產生更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3.5 優化師資,打造高素質培訓隊伍

農村信息化培訓工作有一定特殊性,培訓教師既要有較高的專業水平,較全面的理論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和不斷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備服務農民的思想,有貼近農民的溝通能力,真正需要“德才兼備、一專多能”。

因此要提高農村信息化師資隊伍整體素質,首先,要依托中高等農業院校、科研院所,利用其技術人才優勢,建立一支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合理的常態化培訓隊伍,建立農業信息化培訓專家庫,并不斷加強師資隊伍的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其次,更要廣開才路、選賢任能,不斷發現人才,選聘有一技之長,教學、實踐經驗豐富的“土專家”,讓他們進課堂、上講臺,參與農村信息化培訓工作,為農業信息化培訓不斷補充新的師資力量,以適應新時期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工作的新要求。

3.6 豐富資源,采用多樣化培訓形式

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為數字化資源的豐富提供了技術基礎,農村信息化培訓要進一步拓寬知識傳播渠道,以提供高效便捷、即時互動的服務。除了采用面對面的培訓形式,將信息化能力培訓的教學課件、教學資源、教學案例以及教育培訓資源和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整合及時共享之外,還可以通過電視教學、網上教學平臺、微信群等各種形式以實現傳播共享、資源共享,豐富農村信息化培訓的數字化資源。

將專家講座等相關技術資料刻錄成光盤在村鎮不同范圍內進行集中播放,自編適應本地的技術手冊進行發放,擴大培訓范圍。使農民隨時可看、隨時可學、隨時可用,方便農民將使培訓內容應用于農業生產實際。

在培訓過程中,突出信息化職業素養、農村電子商務、生產管理智能化等綜合素質培養。鼓勵更多從事專業技能與服務工作的新型農民尤其是青年農民參加相關職業技能鑒定。推進農民在線學習,將“中國農技推廣”APP、“云上智農”APP、農民手機應用等納入培訓課程,不斷提升農民信息化應用水平。

4? 結語

農村信息化培訓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要開展好這項工作,就需要在培訓體系、培訓內容、培訓師資、培訓形式、培訓手段等各個方面進行優化,切實符合農民需要。培訓過程中還要不斷捕捉亮點、反饋意見、總結經驗,才能不走彎路,確保農村信息化培訓工作科學有序地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2019.

[2] 工業和信息化部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成功舉辦2019年網絡扶貧論壇[EB/OL].https://www.miit.gov.cn/n973401/n6394828/n6394843/c7467766/content.html.

[3] 李賢楨.對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工作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3(18):309-311.

[4] 杜海英.淺談加強農民教育培訓的幾點建議[J].現代農業,2018(7):63-64.

[5] 黃亞杰.有效加強農民教育培訓的幾點建議[J].吉林農業,2014(3):43.

猜你喜歡
模式優化培訓
營商環境五方面持續優化
會議·培訓
廣東省校外培訓風險防范提示
會議·培訓
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
促進學生認識發展 優化初中化學復習
永續債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中學數學創造性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研究
教師培訓還需“精準滴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