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絡語言在教學中的規范運用

2020-07-28 02:31陶榮婷
科技資訊 2020年16期
關鍵詞:規范運用

陶榮婷

摘? 要:網絡語言作為一種新起語言現象,無論是表達形式還是表述內容,與傳統統語言都有所不同。中國網絡語言是1994年4月中國正式加入Internet之后逐步形成起來的, 不到22年的時間,網絡語言的研究也是僅僅不到20年的時間,幾乎是處于起步階段。網絡語言以其詼諧幽默、新奇風趣、零距離等特點迅速被廣大媒體所運用,但問題層出不窮亟待規范。然網絡語言具備自身的風趣性和幽默形象性也應與時俱進的運用到教學中去。所以在規范中運用勢在必行。

關鍵詞:中國網絡語言? 規范? 運用

中圖分類號:G43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a)-0092-02

根據教育部、國家語委公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顯示,從2008—2015年中國語言生活出現的新詞新語的數量為:359、396、500、594……近10年提取年度新詞5264個。網絡語言以其詼諧幽默、新奇風趣、零距離等特點迅速被廣大媒體所運用,我們的教學也應與時俱進。國內外對此現象的研究還只處于收集整理時期,具有很廣闊的研究空間。

1? 網絡語言的內涵

該文研究的網絡語言不是普遍意義上的隨著電子計算機 (電腦 )發展、互聯網的普及、網民的大量增加,出現了許多與之相應的網上或網絡用語,而是指:由網民上網聊天時創造的、在網上流行的、約定俗成的語言符號和語言表達方式。換句話說就是隨著網絡的發展,網民自創的一些流行語。

2? 網絡語言的特征分析

關于網絡語言的特征,一直以來是研究者比較感興趣的一個話題,學者們通過考察網絡語言現象,結合具體的網絡語言材料,分析概括了網絡語言不同于傳統語言的特征?!毒W絡語言:信息時代的言說方式》一文中將網絡語言特征總結為“個性化、主觀化、形象化、符號化、數字化和字母化”6個方面;《中國網絡語言初探》將其總結為“依存性、多元性和直觀性”的特點;謝芷欣在《網絡語言的風格特征》中對網絡語言的特征總結為“簡約、具象性、新奇有趣、隨意性、幽默詼諧”的特點;陳光明在《網絡語言的特點及其未來展望》一文指出網絡語言具有“口語化、簡潔化、符號化、‘三明治表達和奇特的句式”的特征;劉彥超和寧方民在《網絡語言研究》中認為:網絡語言具有“簡潔實用、人情味濃、生動形象、調侃詼諧、格調低下”的特點;張紅鏑在《談網絡語言的特征及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中指出網絡語言具有“簡潔口語化、生動形象化、娛樂游戲化、創造隨機化”等特征。

3? 網絡語言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規范現象

教學中的語言課程主要培養學生“采、寫、編、攝、播”五項核心專業技能中的“寫”和“編”來講。

(1)新奇多樣的網絡語言為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增加新鮮感、便于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活躍課堂氣氛,網絡語言大多出自80后、90后之口并被我們學生接受并運用,例如:其他班的學生經常來“蹭課”。

(2)詼諧幽默的網絡語言運用到新聞采寫中使新聞稿更具有帶入感和生活氣息,比如美國新任駐華大使:我是朱镕基的粉絲(鳳凰網)。

(3)互聯網技術極大地壓縮了人們交際的現實空間,憑借網絡,信息幾乎可以瞬間輸送傳播到各地區用戶,遠隔萬水千山的人們都可以零距離的交際和交流,這樣就便于《語言與交際》課程的學習,例如MM——妹妹。

(4)網絡語言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借代、比擬、擬音等種種修辭手法來增強語言表達的形象性和趣味性,使表達更具感染力,學生用它進行演講,那么《演講與口才》的課堂將會妙趣橫生,例如:“美眉”借代“姑娘”。

(5)網絡語言具有主觀性和隨意性,這個弊端需要在嚴謹的教學中加以規范。

(6)杜撰的錯別字也是網絡語言的詬病需要在教學中規范運用。

4? 優化網絡語言合理規范運用的策略

(1)加強對學生進行漢語言規范性教育,尤其是學習相關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更應該加強網絡語言的規范性教育和宣傳。規范的語言教育和宣傳是就現代基礎教育最基礎性的和根本性的。提高漢語規范性要求對提高全民的語言素養具有重要和重大的意義?!鞍雮€世紀以來,我們一直在大力推廣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現在俄國、法國等國家都在為維護母語的純潔而努力,我們國家也有必要在這些方面逐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法治,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引導,特別是對大中小學的學生,要和學校教育結合起來,盡可能地規范我們的網絡語言?!碑斎灰惨訌妼φZ言文學專家進行規范性研究的學習與研討。語言學文學家對當前語言生活中出現的稀奇古怪的語言現象,給予科學的解答和恰當的糾正。有人提議高考考生答題時禁止使用網絡語言答題,網絡語言過于隨意性、狹隘,不能體現語言的嚴肅性和規范性,不利于人才的選拔。

(2)加強網絡語言素養提高的背后是道德建設和文化修養的提高。語言只是個表現形式,背后卻是深藏著道德和文化素養。語言素養的缺失,也就意味著道德和文化素養的缺失。全社會在提倡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那么作為教學尤其是語言教學就更應該加強學生的道德建設和文化素養的提高。中國網民中,青少年學生占著很大一部分比例。有人指出:“我們不能無視已經在青少年身上發生的一系列網絡社會問題,更不能容忍由于這些網絡社會問題而日漸引發的學生道德失范問題。因為網上的道德失范會影響現實人格的健康發展,今天的失范最終會鑄成他們終身發展的遺憾?!庇纱丝梢?,加強學生的網絡語言的提高,已成為當前加強學生道德建設和文化素養提高的重要課題。由于不成熟的心理特征和不定性的年齡特點,青少年學生的價值觀和情感趨向并不穩定。這樣就造成了他們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擾,思想道德和文化素養的自律性和自覺性就需要教育者去督促和加強穩固。

作為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需要普及和教導學生網絡法律知識和有關法律規定,規范學生的上網行為和語言行為,使他們養成道德自律和行為自覺的良好習慣。網絡法制建設雖然相對滯后,但我們正在規范網民法律意識和行為規范意識,實名制上網越來越多地被要求和實施,國家也在加強網絡語言的監督。在正規的網站和網絡平臺里,管理員對網民的語言監管在大幅度提高。

語言是表現形式,背后深層次的道德建設才是關鍵,正所謂心中有佛口出蓮花;心中是大糞口出傷人。只有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文化素養,才能游刃有余地運用正確合理恰當的網絡語言。

(3)合理規范地把新穎和合理的網絡語言與時俱進地應用到教學中去。一些新奇而形象的網絡語言不僅可以增加語言的趣味性和幽默性,也可以豐富我們的語言詞匯和活躍我們的文化氛圍。比如近些年來出項的網絡語言如:給力、蹭飯、正能量、陽光、老鐵、穩住,我們能贏、求錘、尬聊、套路、粉你……

5? 結語

語言的發展和更新應該與社會的發展同步,在教學中我們也應該與時俱進的去規范運用那些新穎有趣富有正能量的語言詞匯,積極引導學生樹立網絡法律意識和道德自律意識,全方位地提高全體網民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養。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語言的發展應該會在規范中得到越來越多的合理運用。筆者相信,在全部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網絡語言將會在教學中得到完善的規范和規范的運用。

參考文獻

[1] 劉春丹.中國網絡語言研究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J].山東社會科學,2008(9):155-158.

[2] 周梅.新媒體背景下網絡語言規范問題[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2013(34):116-120.

[3] 吳燕燕.對外漢語教學中對網絡語的應用處理[D].湖南師范大學,2014.

猜你喜歡
規范運用
規范漢字書寫優秀作品
規范漢字書寫
從創新探索到立法規范
規范漢字書寫
規范漢字書寫
組織參加CCS“新公約、新規范”培訓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巧用插圖,注入課堂活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