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滲透

2020-07-28 02:31師亞軍
科技資訊 2020年16期
關鍵詞:教學滲透高中生物

師亞軍

摘? 要:教育的飛速發展伴隨而來的問題是對教學的要求和標準的提高。傳統的教學模式總是老師教什么、學生聽什么,都是站在老師的角度認為學生掌握,并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重視學習效果。高中正是一個培養學生核心素質的重要階段,學校和老師也對這個階段的同學盡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核心競爭力,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

關鍵詞:高中生物? 教學滲透? 核心競爭

中圖分類號:G6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a)-0122-02

生物對很多學生來說可能是一門相對較難、不太容易讓人理解的一門學科。隨著新課程的改革以及國家相應政策的出臺,教學的標準要求也越來越高,只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的教學已經遠遠不夠。對學生來說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是受益無窮的。因此,老師應進行教學策略的創新,更好地完成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

1? 目前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模式還是以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為主

目前的教學課堂大多都存在這個問題,不只是高中教學課堂。在高中生物課堂上比較常見的是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老師給學生講述完課程后給學生布置任務,任務的講解也由老師完成。這是一個教學的誤區,課堂的主角永遠不是老師,學生高中的生物教學課堂應該由學生為主角,這也是目前高中課堂中存在的一個最主要的問題,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和核心競爭力極其不利。

1.2 沒有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現在的教學模式大多是灌輸式的,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老師對學生的要求就是只要把知識理解,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分數就行,這是錯誤的想法。生物作為一個思辨性和自主探索性極高的學科,不能忽視學生的創造力和自主思考的能力。老師要盡可能想辦法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自己探索答案的能力,而不是直接把答案給學生,然后讓學生自己理解答案并學會運用答案。

1.3 忽視老師和學生的有效提問

學習就是一個提出問題再解決的過程,生物的學習也是如此。因此,學會提問題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方式。但是在目前高中生物中老師和學生都沒有重視提問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提出問題的方式也沒有方法。這些問題大多是對培養學生關于生物的核心素養幫助不大的問題。老師和學生要重視對提問的重視程度和提高提問的有效性。例如,老師在講課時可能設置預習、講學等階段,可能設置一些問題,但是這些問題是站在老師的角度設置的問題,老師沒有針對學生考慮問題設置的科學性,沒有考慮學生想提的究竟是不是這些問題。

2? 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的改進策略

2.1 采取探究式的課堂教學模式

真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應作為課堂的主角,因此,學生應多探究并在探究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和創造。探究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個人探究;二是合作探究。學生們應該首先自己思考,思考這個問題應該怎么解決,必要時可以動手實踐。學生如果不進行思考就開始合作探究只是像無頭蒼蠅一樣跟著別人走,這樣的探究是無意義的。在學生進行自我思考后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合作探究,這種合作的模式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愛上生物。學生自主思考這個問題換做是自己會如何解決,這個公式又應該如何理解,學生經過這一系列的思考后會對學習的東西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并敢于挑戰的能力。生物這門學科很特殊,在生物中對一道題目的解答通常不會只有一種方法,這時老師對一道題目的講解不應該拘泥于參考答案,要注重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探索和創造,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敢于挑戰不同解決方法的精神。

2.2 把課堂賦予更多趣味性

生物對相當一部分同學來說是枯燥的,因為都是一些基礎的知識點。如今已經步入網絡社會,網絡多媒體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已經涉及方方面面??梢詫⒕W絡多媒體技術與傳統的生物教育相結合,這樣就能賦予生物課堂更多趣味性,使學生的接受速度更快,也能讓學生對生物的學習更主動。例如,在學習高中必修二第二章生物中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時[2]讓學生憑空想象可能有點難度,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兩者關系,更好地理解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這種教育模式的采用能夠大大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同時也能提升學生關于生物這門學科的興趣和吸引力。老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學號等順序,在每節課講解前安排一位學生進行課堂準備,在課程進行講解時主要以該學生為“老師”,老師只是在旁邊為學生的講解進行補充或者起到引導其他同學的作用。例如,在進行高中生物中必修三第一章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的學習時[2]老師可以安排一位同學當小老師,讓該學生在講臺上講出自己所了解的關于內環境與穩態的知識,這樣對講課的學生也是一個加深理解和記憶的過程,讓聽課的學生也能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2.3 增加提問的有效性

以老師的角度提出問題的有效性,首先,提出問題的可掌握性。提出問題的可掌握性即在老師進行課堂教學時向學生初步提出的問題要是需掌握的問題,即一些基礎性的生物知識。這是培養生物核心素養和生物學習能力的前提和基石。因此,老師在進行生物教學課堂提問設計時先設計一些關于生物課本中一些基礎性知識的背景。任何不建立在基礎上的事物都是虛無縹緲的,因此,老師再進一步提升學生生物學習能力以及生物綜合素質前要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的學習背景和學習知識。此外,老師要根據學習中的重難點以及一些必須掌握的知識考慮問題提問的頻度,針對一些不太重要的細節性的問題老師可以減少發問的頻度;而針對一些重難點老師要加大發問的頻度,從而確保學生對這些知識掌握到位。其次,提出問題的可思考性,也就是指老師在課前設計準備問題時考慮問題是否具備可思考性。在上一個階段學生已經通過老師提出的關于知識性的問題對該節生物課的生物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在了解知識后就進入下一個教學階段。即讓學生在掌握生物背景的基礎上對整個生物有一個自己的思考,通過生物知識自己總結出相似題型的規律。其中以學生為角度增加提問的有效性,可以采取合作探究、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以及多鼓勵學生這3種方式,合作探究和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不再仔細論述,下面主要探究多鼓勵學生這種激發學生進行有效提問的方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不斷鼓勵、激勵學生向前,因此,老師和家長要多對學生進行鼓勵性的評價。同時也要尊重并表揚每個學生的想法,老師和家長應承認每個同學之間的差異化,并對這種差異化不是一味地否認,而是尊重并給予一定程度的表揚,而不是學生和別的學生對比,老師應讓每個同學有自己的想法。

3? 結語

在現在大多數生物課堂中沒有起到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的作用,同時學生也深受題海戰術的困擾。因此,要及時對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誤區進行改正,主要可采取探究式的課堂教學模式、賦予課堂更多趣味性以及鼓勵學生多尋找不同的解決方法,而不只是看參考答案等突破策略,對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學進行改革。

參考文獻

[1] 鄭少勇.高中生物教學情境的創設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3):232-233.

[2] 羅臨安.情境教學法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神州,2017(30):118.

[3] 程遇玲.淺談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13):8-11.

[4] 常聰,譚學才.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核心素養的教學案例研究[J].中學化學,2017(9):9-10.

猜你喜歡
教學滲透高中生物
淺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對話理念
聯系觀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滲透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節約教育
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德育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滲透
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策略研究
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綠色生物實驗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