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背景下高校精準資助能力提升路徑研究

2020-07-28 02:31郭彥宏
科技資訊 2020年16期
關鍵詞:精準資助大數據

郭彥宏

摘? 要:隨著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大數據在高校中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高校依托動態化的大數據平臺,有利于提高高校精準資助能力,但在新形勢下,高校精準資助工作仍然面臨一些現實困境,例如資助工作統籌規劃不足、資助對象識別不精準、忽略發展性資助等,資助精準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因此,高校應當以大數據發展為契機,創新資助工作方式,開創大數據與高校資助工作結合的新路徑,實現大數據信息平臺真正運用于高校精準資助工作中,提高高校精準資助工作能力,增強資助工作實效。

關鍵詞:大數據? 精準資助? 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a)-0222-03

自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精準扶貧”已經成為扶貧開發重要指導思想,而高校教育扶貧作為國家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環節,教育精準扶貧決勝戰要與精準扶貧相適應、相匹配。盡管“精準資助”理念在高校資助工作體系中逐步深入,在資助實踐中暴露出的問題仍然不容小覷,傳統的資助工作方式已經不相適應,很難滿足高校精準資助的需求。因此,大數據的發展和應用成為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和資助的必然選擇,成為探索提升高校精準資助能力的新路徑。

1? 運用大數據與高校精準資助結合

1.1 大數據思維的基本內涵

大數據是指以容量大、類型多、存取速度快、應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征的數據集合,正快速發展為對數據巨大、來源分散、格式多樣的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關聯分析,從中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服務業態[1]。在當前高校資助工作中可以利用的數據包括:學生校園卡數據、學生繳費數據、學習成績、日常消費數據等,通過利用這些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從而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精確的了解。

1.2 運用大數據實現高校精準資助的意義

在高校每年進行貧困生認定過程中,通過利用大數據搭建信息共享平臺,將學生校內校園卡消費、娛樂消費與全國資助系統數據、民政部門數據無縫對接,對數據進行篩查對比,從而對受助學生進行精準識別,提高了貧困認定的準確性,同時利用精準的數據分析貧困生的需求,加強對貧困生的精神引導,增強了高校精準資助育人的實效性,從而實現“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的學生資助工作終極目標。

2? 高校精準資助的現實困境

目前在資助過程中仍然較多地采用傳統資助方式,大數據應用在資助工作中較少,仍然面臨很多困境和難點,影響高校精準資助工作的開展。

2.1 統籌規劃不足,頂層設計難落地

目前,全國資助系統未對關鍵內容、主要功能進行統一設定規劃,各省市開發的資助工作系統與各高校建立的資助系統相對獨立、內容不統一、數據更新不同步,各高校與相關民政部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信息也難以實現信息互通、開放共享。一方面,系統的開發與維護增加了成本,浪費了資源,系統也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在操作過程中導致工作人員操作混亂,系統有效功能未得到充分發揮,所以高校資助系統成為了“擺設”,只是數據的簡單錄入,未實現真正的數據互通、共享[2]。

2.2 數據界定不準確,資助對象識別不精準

貧困生資助過程中最關鍵、最基礎的問題是對家庭經濟困難生困難程度的界定,但由于高校與學生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貧困生衡量和界定標準模糊等因素影響,往往出現家庭經濟困難生受助對象資格識別與真實狀況匹配度存在偏差。

貧困生在申請貧困認定時,通過提供《家庭經濟困難認定申請表》《家庭經濟困難認定分析表》、民政部門或村(居)委會開具的貧困證明輔助材料作為貧困程度判斷的基本依據,但學生出具的貧困證明材料真實性和可靠性受到質疑,部分貧困證明材料沒有使用期限,學生在大學4年期間可以重復使用;對于“家庭人均年收入情況”“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等欄目由學生自己填寫,而高校系統與民政部門、財務、稅收等相關部門數據未真正實現共享,在核實情況時難度大成本高,高校與學生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無法真正了解到學生家庭收入等真實數據,以致于高校在對資料審核時無法判斷材料的真實性,從而影響資助對象甄別的準確性。

2.3 重資助事務性工作,忽視學生發展性資助

當前,高校采用傳統的方式和手段進行資助,出現了重材料、重數據而忽視發展性資助的現實問題。第一,高校在資助過程中主要注重提交申請材料、審查材料、資金發放等事務性工作,尚未充分利用大數據對不同需求的貧困生進行針對性幫扶。有的貧困生對經濟、生活等物質方面需求更為迫切,而有的貧困生對學業提升、職業技能、社會實踐等精神方面的需求更為迫切,高校要對不同需求的貧困生應采用不同類型的幫扶措施、幫扶方式;貧困生也會面臨一些精神困惑,而如果當貧困生在面對人際關系困惑、學業困惑、就業困惑等多重困惑交織在一起更容易造成心理失衡,也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個人成長、成才。當前對大學不同階段貧困生的需求把握較為模糊,側重于物質資助和事務性工作,很少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的需求分析,針對貧困生在不同階段、不同需求下及時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和心理關愛。第二,高校往往容易以獎金發放為資助工作的結束,忽略了培養學生感恩、回報他人的意識,有學生只知索取不知回報,滋生了“等、靠、要”的錯誤意識。因此,高校在資助目標及手段與學生的發展需求還存在不相適應,降低了精準資助工作的實效。

2.4 采用傳統人工管理,資助管理不精準

高校貧困生信息管理目前采用傳統的人工模式,主要有學生填表、評定等級、建立檔案、匯總上報等環節,但這種高校資助管理方式較為陳舊,以紙質版信息管理為主或者只是在系統簡單地錄入信息,而工作環節多,工作任務重,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不僅耗費人力、財力還可能影響資助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第一,在資助管理過程中,主要對家庭經濟困難生數據進行靜態管理,缺少動態化的信息更新和管理,可能會因為信息反饋不及時而導致資助管理不精準,造成資源浪費。例如:可能存在因家庭經濟情況已經好轉的學生,卻依然占用有限的資助資源,或者也可能因突發的家庭變故等原因引起新的困難卻沒有及時納入貧困生數據庫,未及時進行資助,從而影響精準資助實效。第二,各類資助項目之間也缺乏統籌管理,各資助項目之間缺乏有效銜接和分析,致使有的貧困學生在一個學年內可以同時會獲得好幾個資助項目,而有的貧困學生資助項目非常少甚至沒有,資助信息管理的缺陷造成資助的不均衡、不公平,使資助無法全方面幫助到真正需要幫助的家庭經濟困難生。第三,在進行數據管理過程中,涉及許多學生隱私信息,如果信息管理不當,對敏感信息進行一定程度的保密和有效管理,很容易對貧困生進行二次心理傷害。

3? 運用大數據提升高校精準資助能力的路徑

當今社會迎來大數據時代,針對高校實現精準資助面臨的一系列現實困境,迫切需要運用大數據理念和技術進行破解,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將大數據與高校資助工作相結合,對于不斷提高精準資助能力,繼而充分保障資助政策落實具有重要意義。

3.1 做好統籌規劃,搭建資源共享平臺

采用大數據理念和技術搭建高校資助平臺,加強學生資助信息化基礎,建立精準資助的長效機制,是實現精準資助的重要保障。首先,高校應制定關于資助信息平臺運行工作等規章制度,規范資助信息平臺運行過程中對學生信息的搜集、分析、管理,同時高校還應該提供充足的經費支持,配備專業化人員,實現高校大數據在資助工作的運用得到長效發展。其次,高校應成立專門大數據中心,對數據進行統籌管理,在高校內部實現資助信息系統與教務系統、財務系統、后勤系統等系統的對接,為高校資助信息系統的有效運轉、有效分析提供保障,從而進行更加可靠的數據分析,同時對外與全國資助管理中心數據、地方民政部門、地方扶貧部門系統實現對接,建立各高校貧困生信息庫,進一步消除“數據壁壘”,實現信息的互通有無、資源共享,真正搭建有效的資助信息平臺[3]。

3.2 建立科學識別體系,實現定量和定性相結合

對象識別精準化是實現精準資助的基本前提,要想實現高效資助精準化必須從源頭實現精準資助,確保弄清楚真正需要資助的學生,把好精準資助的“入門關”,因此,要以科學體系為支撐,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準確識別家庭經濟困難生,提高高校資助工作的精準性。

首先,高校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學生的困難情況制定量化評估標準,建立科學的認定體系??茖W的認定體系需應充分考慮學生所在生源地、學生本人的基本情況、家庭情況以及突發情況等多方面因素,確定科學的評價指標,建立科學的認定體系,以科學認定體系為支撐開展科學的認定。其次,通過線上定量分析與線下定性分析相結合,對學生情況進行識別。一方面,輔導員老師要展開與貧困生日常的談心談話,了解貧困生的家庭實際情況;并結合周圍同學的日常反饋來對家庭經濟困難生進行定性分析。另一方面,要充分運用大數據,將學校資助管理系統信息與全國資助管理系統信息、民政部門信息等數據進行整合、分析、評估,充分掌握貧困生家庭經濟狀況、家庭經濟收入水平、是否處于低收入邊緣,進一步核實家庭困難生認定材料,為認定資助的工作提供客觀、真實的數據,避免了數據造假等情況的出現,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因自卑心理而放棄申請資助的現象,實現精準認定。線上定量分析與線下定性分析相結合,由原先貧困生認定以“自下而上”變為“自上而下,上下結合”方式,通過數據庫的對比、確認,確保受助學生全覆蓋。

3.3 利用數據挖掘,推動發展性資助

利用大數據平臺,深入對學生家庭情況、學習狀況、日常消費等方面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對貧困生的資助不僅僅止步于解決物質問題,更重要的是深入分析學生需求,解決學生精神需求,從而對家庭經濟困難生進行差異化、個性化、動態化的精準教育,實現高校精準育人。

首先,高校應基于貧困生信息數據庫,通過大數據分析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物質資助,以及精神資助,有針對性地開展日常的思想政治、心理輔導、學業幫扶、社會實踐等,精確到貧困生的個性化、差異化的需求。對不同學習階段不同類型的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需求服務,例如:針對大一貧困生開展適應性教育、大二大三貧困生開展學業幫扶、大四學生利用大數據平臺提供就業服務,提高貧困生的個人能力、人格發展,真正實現精準化的育人工作。

其次,注重培養學生感恩、回饋的意識,讓學生懂得獲取與付出,積極參與校園義務活動、回饋社會的義務活動,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長期跟蹤和反饋學生的思想動態,培養學生自立自強的品德和感恩之心。

3.4 提高數據運用,實現動態管理

高校資助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高校資助信息數據庫實現動態管理,才能實現精準資助的長效發展。第一,通過對高校資助數據庫進行動態管理,可以根據資助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變動,合理分配資助金額,當在校學生遭遇重大家庭變故、重大疾病,可以臨時申請學校助學金,學校應對這部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學生實施動態管理,及時給予其資助,同時后期可以根據學生使用獎助學金的情況等進行動態跟蹤,把握貧困生動態變化,使資助資源真正讓貧困生受益,實現資助全覆蓋。第二,通過將資助系統中學生資助、國家生源地貸款、國家校園地貸款、國家助學金、國家獎學金、學校獎學金、勤工儉學等功能模塊進行整合分析,做到全方位、動態性地把握學生的受助情況,做到應助盡助,實現困難學生的動態管理,建立困難學生管理機制,為實施精準資助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第三,高校要完善數據公示制度和數據信息管理制度,在公開受資助學生的信息時,應注意保護數據和敏感信息,有限度地公開,避免信息造成數據安全隱患,筑牢信息安全底線。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EB/OL].(2015-08-31)[2016-07-01].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9/05/content_10137.htm.

[2] 肖亞楠,王成,王天.大數據時代下高校資助工作精準化的困境與對策[J].高教管理,2019(15):118-120.

[3] 王宏鵬.大數據視域下高校精準資助“五位一體”新模式[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9,11(4):91-96.

猜你喜歡
精準資助大數據
大數據背景下建立精準學生資助工作機制芻議
“精準扶貧”思想下的大學生“精準資助”
高職院校精準資助模式探究
淺析高校學生精準資助的理論與實踐
優化中職助學政策提高資助精準度策略研究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傳統媒體轉型思路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數據+輿情:南方報業創新轉型提高服務能力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