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下高校外語課程思政途徑探究

2020-07-28 05:44李苗
廣告大觀 2020年11期
關鍵詞:外語課程思政高校

摘要:本文基于新時代的背景,提出課程思政的必要性以及外語課程思政建設的意義,結合“課程思政”的目標,提出如何把“課程思政”理念和內在要求融入外語課堂,從教師,教材和教學等層面給出具體的策略和方法,旨在真正實現把德育融入到教學當中切實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愛國情懷。

關鍵詞:高校;外語;課程思政

高校思政工作從單維的思政課程轉向多維的課程思政是新時代的客觀要求。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充分理解“課程思政”的豐富內涵,深刻把握“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系統規劃“課程思政”的生成路徑,對于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實踐意義。

英語類課程思政要突出課程教學的育人導向,促使專業學習與價值觀教育同頻共振,讓課堂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融會貫通;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更新教學內容,即找出英語教學與思政教育語言素材之間的互補點;自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的標準來鍛造高素質外語教師隊伍,更好地推進外語類課程思政工作取得實際成效?!罢n程思政”是一個長效工程,一線教師如何進行專業課“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如何開展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是外語教師今后思政課程教學改革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1.1 研究背景

庚子伊始,新冠疫情爆發,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也影響了整個教育界?!巴Un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背景,加之互聯網信息渠道廣泛且紛繁復雜,使得思想活躍的當代大學生們很容易出現思想政治掉線的問題。

2018年教育部印發的《新時代高教40條》重點舉措第1條提到:“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全面加強課程和專業思政建設,強化每位教師立德樹人的意識,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每門課程”“推動形成專業課教學與思政課教學緊密結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督逃筷P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第1條指出“把課程思政建設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堅持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統一、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統一,充分發掘各類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2017年1月,上海市教委首次提出“課程思政”的概念,也就是高校的所有課程都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上海部分高校率先探索和嘗試將傳統“思政課程”轉化為“課程思政”,全國各高校紛紛借鑒其改革經驗,在實踐中構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且初步取得成效。

從國家教育政策、高校探索改革可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把價值觀的培育和塑造融入所有的課程,讓所有的課程都有育人價值。大學外語課程作為高校通識課,貫穿于每位大學生的日常學習中。金立群(2019)強調“外語教育需要培養擁有豐富跨文化知識、具備高度政治覺悟和高尚道德情的國際化人才。如何將課程思政融入大學外語課堂是外語教學有待解決的研究話題。

1.2 研究現狀

目前關于“課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內涵闡釋、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三個方面。

一、在“課程思政”內涵研究方面,汪承平,胡玉明,陸秀東(2019)從“課程思政”建設的背景和內涵入手,探討“課程思政”理念在外語教育中的應用,并分析外語課程教學中存在諸如欠缺對中國元素的凸顯和闡釋、忽視中外文化的融通等,并提出了外語類“課程思政”建設的建議。

二、在“課程思政”課程建設研究方面,郭煒,王淙(2019)針對民辦高校外語專業教學工作各方面,即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第二課堂—學科競賽—創新創業“五位一體”的課程思政體系的研究與實踐,介紹了該體系下民辦高校外語教學課程思政的體系化解決方案。

劉尊英,孟祥紅,辛華龍,董士遠(2020)在《全方位育人與“課程思政”教育探索與實踐》提出,沒有好的課程建設,“課程思政”功能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三、在“課程思政”教學實踐研究方面,邊宇琪(2018)指出,“外語類專業課程因其人文性、直觀性和實用性,對廣大學生具有獨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為充分發揮語言教學促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應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思想政治素質,使其在紛繁復雜的語言素材中篩選出有助于學生語言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質雙重提升的教學素材,將思想政治教育與語言教學結合起來,將課程思政落到實處?!?/p>

王巖、李漪妮、張佳涵等(2017)指出“上海各高校近年來在思政教育上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上海外國語大學法語系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的思政教育同外語翻譯課密切結合,并從德育教育的原理論證其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同時也指出它對任課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

1.3高校外語課堂存在的問題: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通過外語教學進行人文教育,對學生的思想文化素養的提高有其獨特的作用,有利于學生正確認識和了解西方文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也要注重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英語跨文化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是為了了解西方的思想和文化,而更重要的是,要樹立用英語語言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思想的意識,幫助學生學習用英語表達中國優秀文化。把思想政治教育主動融入日常英語課堂教學中,可充分發揮英語學科教學的育人價值。然而,目前外語課堂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兩點:

其一,外語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識不足。部分教師依托選定教材,課堂講授側重語言技能培養,并未考慮如何將專業課與思政教育相融合。

其二,外語教師沒有凸顯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因素。外語專業學生會接觸大量的他國文化,如果教師不能清楚地闡釋中外文化,就會導致學生不能客觀看待他國文化甚至盲目崇拜。因而,高校外語“課程思政”尤為必要且有以下兩點現實意義:

首先,外語“課程思政”除了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外,有助于培養一支精通中外文化的外語教師隊伍。使教師在傳遞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把德育融入到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品格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其次,外語課程中的“思政教育”也是傳統文化的“催化劑”。加強外語課程中的“思政教育”,使得培育出的外語人才的思想素質、政治素養、文化素養更符合“一帶一路”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需求,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又能服務于國家培養一批政治素質過硬的國際專業人才的戰略目標。

1.4 外語課程思政的路徑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是一本生動而深刻的教科書。這次的公衛事件不僅讓廣大教師更加理性并全面地思考為人師表的責任,更加明確了育人之本。要實現高校外語的課程思政,需從以下幾個層面著手:

第一,教師層面,要建立起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外語教學團隊,將課程思政的內涵和目的與廣大教師群體分享和傳播;

第二,教材層面,外語教師應充分發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資源,也可以積極提供課程補充資料,提高學生對信息的檢索和分析能力;

第三,教學層面,要將課程思政的目的引入教學環節,在課堂啟發學生、引導學生探討。教師要深入挖掘戰疫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把疫情化為教育契機,把黨領導人民抗擊疫情的鮮活案例引入課堂。課程思政的形式是多元的,可以把抗疫中的中文素材作為翻譯文本讓學生練習,解讀其背后所包含的中國文化元素或他國文化元素等,也可以結合中外媒體的觀點啟發學生思考并評論。比如,此次疫情當下,中國所展現出的大國擔當,國內眾多企業的社會責任,抗疫中的逆行者,以及到處可感受到的志愿者精神等都可以作為話題導入課程等,還可以讓學生就企業公民,社會公民的概念和宗旨發表自己的觀點,和學生探討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生對國家對社會可做出哪些貢獻,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互助互學,盡可能讓某一結論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而得出,而非教師一廂情愿的道德說教。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養成換位思考的習慣,切實從學生的立場出發,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教學素材,開展針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題討論,將思政教育在討論的過程中變成學生的自覺和無意識。

1.5 結語

課堂思政,作為一種德育理念,不單要根植于教師的心里,更要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品行培養中。以此次疫情為背景,通過讓學生參與課堂討論、課外實踐及信息化課程等手段,外語教師可激發學生愛國情懷,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也就是說,在課堂思政中要轉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使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為知識的辨析者。教師使學生在對話題的相互探討中得到提升,從而真正實現“課程思政”與外語課的有效融合。特別是與學生的職業生涯、未來發展緊密關聯的專業課。若外語教師能將課程結合當前社會熱點,大力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必將提升人才培養的素質。

英語課程的思政改革絕不意味著要英語教師偏離培養學生語言技能文化意識的本位,而是如何在完成語言技能這一既有教學目標的同時,使思政教育的效用最大化?!罢n程思政”沒有統一的教學模式,但我們要避免生硬說教,我們外語教師應考慮如何從課程定位出發,以教材挖掘為工具,以教學設計為策略,在教學目標上,在教學過程中,在教學評價環節里滲透課程思政;如何依照“課程思政”理念,規劃科學合理的生成路徑,充分發揮育人功能,這是高校外語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的永恒的話題。與此同時,作為信息化時代下的大學生,如何在教師的引導下以積極的學習觀調整學習策略,在專業實踐的活動里培養自己的品行也不可以被忽視。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教育教學全過程.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 邊宇琪.外語類專業課與“課程思政”的融入[J]. 文教資料,2018(18):212-213.

[3]? 陳寶生.在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http://wemedia.ifeng.com/74884846 /wemedia.shtml.2018-08-22.

[4]? 儲小慧,課程思政在外語課堂的應用及方法研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8(31):76-77.

[5]? 董永.論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價值內涵[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4):90-92.

[6]? 譚曉爽.課程思政的價值內涵與實踐路徑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4):44-45.

[7]? 劉尊英,孟祥紅,辛華龍,董士遠.全方位育人與“課程思政”.教育探索與實踐[J].2020(3):238-239.

[8]? 郭煒,王琮.民辦高校外語教學“五位一體”課程思政體系設計.教育教學論壇[J].2019(10):36-37.

[9]? 王巖,李漪妮,張佳涵,瞿鈞.外語院校特色思政體系構建的探索和實踐.青年發展論壇.2017(5).

作者簡介:李苗,女,漢族,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和英語筆譯。

(作者單位:西安外事學院)

猜你喜歡
外語課程思政高校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大山教你學外語
大山教你學外語
多一點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