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中小學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2020-07-28 05:44譚芳
廣告大觀 2020年11期
關鍵詞:數學學習中小學習慣

譚芳

摘要:對于每個學生來講當面臨新的階段時,是一個由陌生到熟悉的適應過程。要面對著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改變,要在其中如何把握好學習,這就需要學生擁有正確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關鍵詞:中小學;數學學習;習慣

Absrtact:for each student,when facing a new stage,it is an adaptation process from unfamiliar to familiar. In order to face the changes of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and students' learning methods,how to grasp learning well in them requires students to have correct and good mathematics learning habits.

Key word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mathematics learning;habits

一、緒論

(一)研究背景

在文獻查閱以及現實狀況中發現,不僅是對于小學生從低年級到中高年級的跨越,還是小學生升初中這一階段的跨越都是對他們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1]這就意味著他們從最簡單基礎知識到一步步的進入系統的知識當中,也伴隨著數學知識難度的加深,以及數學作業量的增加,這會使學生的學習變得復雜起來,從而讓他們感覺到學習壓力的增加。在調查中發現目前有很多面對新階段的學生反映新的數學知識學起來很累,這主要是由于他們對于舊知識沒有掌握的很牢,又面臨著新型的知識,最終導致不良的循環反應,這會對學生的成長以及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從而得出中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是為了讓小學生擁有更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使小學生在進入到中學階段能夠更好的適應難度的增加,且擁有良好的身心狀態。那么中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是有待研究的問題。

在中小學數學能力心理學一書中,發現能力包括連貫而有節奏的邏輯推理、逆向思維能力、思維的靈活性和空間概念等等。數學學習習慣與數學能力之間的關系是密切聯系的。學生在進入新一階段的學習上面,其中數學內容上、學生學習方式以及教師的授課上面都有了一定的改變。所以在每階段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是格外的重要。

(二)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本研究是為了解決處在同一狀態下不同狀況的學生和不同狀態下同種狀況的學生。研究采取的是文獻分析法和觀察法等等,首先是對同一階段下不同狀況的學生和不同狀況下同種狀況的學生進行觀察并分析出相應的原因,再結合文獻分析法了解不同的學生在學習習慣方面的具體想法和某些表現,根據收集到的材料分析和歸納了解不同的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所表現出來的差異。并針對性的提出有價值的建議。

(三)核心概念的表述

1.? 習慣和學習習慣

習慣是在長時期里逐漸形成的一種難以改變行為模式。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班杜拉在學習理論中認為習慣是可以習得的,是通過注意、保持、反復、動機這四個階段,最后達到自動化不易改變的狀態。還提出了同心學習是可以改變不良習慣。其中學習習慣是作為習慣的一種,其自身的特殊性。他在不同的學者之間有不同的定義,但是總體而言,學習習慣可以理解為學習的習慣是學生所形成的關于學習的自動化的行為方式。這也是學生在一定的活動當中所形成的較有穩定的學習行為模式。

2.? 數學學習習慣

數學學習習慣是學生在長期的數學活動過程當中逐漸養成的不易改變的學習行為。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促進學生們的思維的發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這從根本上讓學生獲得數學知識,又能夠讓學生養成基本的良好素質。

二、中小學學生數學學習的現狀

(一)中小學學生缺乏目的性

經過相關的調查發現,大部分的學生是“為了家長而讀,為了教師而學”,這樣的現象是學生缺乏目的性學習的主要表現。只有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啟迪他們的思維,開闊他們的視野。讓他們在不經意間提升對數學的認識,對數學產生不由自主的喜愛,這也增強了自身的自信心,從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

(二)教師、家長的目的性過強

在我們的文獻調查以及課堂觀察等方式當中,我們發現了數學課堂上面的教學在片面的追求升學率,并且在進行著過于目的性的教學,無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以及成長。[2]對于學生來講,處在這個階段的學生是價值觀以及思想形成的最佳階段,應該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以至于不會讓學生忙于大量重復的作業,形成了寫作訓練的工具,并且過高的作業負擔以及過長的學習時間會使學生失去了方向,并且失去靈性。其中由于大部分的家長沒有擁有正確的教育觀,存在著傳統的教育方式,認為升學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成績好的學生才是好學生的唯一標準,這樣給學生傳輸的不良思想會給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可能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家長和教師教育目的性過強是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的。只有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才能讓學生明確自己的目標,堅定自己的方向。

三、中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的對策

(一)了解學生貼近實際

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對待數學的態度以及他們的學習特點進行研究分析,從而了解到他們學習數學的不足方向,進行對癥下藥的方式來糾正每位學生的學習方式。在其中可以利用貼近實際生活一些方式方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學習數學終究也是運用到生活當中去。讓學生帶著這樣的作用去學習數學,可以增強學生的目的性并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3]

(二)樹立榜樣意識、加強鞏固性

首先可以多講一些關于數學方面有建樹的一些科學家或者一些有意義的內容或文章等等。如果在我們生活當中也有這樣的一些讓人肅然起敬的相關人或物,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內心的上進心。此外,也要多向學生們分享學數學正確的學習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每天學習之后的反思和知識的鞏固,鞏固反思是對今天所學知識的一個把握程度的測試。這樣也可以得到所學知識的查漏補缺,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把握今天所學的知識。

(三)循序漸進,運用正確的表揚機制

每位學生都是發展的個體,應看到學生的發展性,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循序漸進。正確的面對每位學生,及時給予每位學生表揚,運用多種方式的表揚形式來進行對每位學生不同方面的表揚,從而增強表揚的真實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也增強了學生學好數學的幾率。

參考文獻:

[1]? 劇菊琴.淺談中小學數學教學的銜接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2,(27):239-240.

[2]? 黃娟.關于數學課堂生態的調查與研究[D].蘇州大學,2008.

[3]? 楊鳳蓮.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4,(31):242-243.

(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數學學習中小學習慣
習慣
上課好習慣
好習慣
漢語授課對維吾爾族學生數學學習影響的案例分析
數學文化價值觀對中學生學習數學的影響
在游戲中經歷, 在探索中提升
略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視頻的應用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增進健康的8個好習慣(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