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面山之路

2020-07-31 09:47熊煌
林業與生態 2020年6期
關鍵詞:瑤族鄉楠竹資興市

熊煌

八面山屬羅霄山脈分支八面山系列。南北向,縱列于資興市東部邊境的八面山瑤族鄉境內,其東面是桂東縣城,為桂東、資興、汝城的天然屏障。八面有山有山八面,以此而得名。桂東縣管轄東面四面,資興市管轄西南四面。山體聯疊危聳,綿延陡峭,主峰海拔2042.1米,為湖南省第二高山。八面山是個神奇的地方,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流傳最廣的就是牛郎織女和石牛仙的故事,而我要述說的是發生在八面山腳下的資興市八面山瑤族鄉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親生經歷,雖沒有那么神奇,但絕對平凡而又深遠。

走進八面山

2009年,通過資興市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我被資興市林業局錄取,分配到資興市八面山瑤族鄉林業站工作。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從這里開始,也有幸參與了在資興市開展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為一名時代的弄潮兒。林業站共8人,站長陳小平、副站長彭建平、黃明輝,工作人員何斌縣等5人,整個站就一臺電腦和打印機,辦公樓簡陋但比較寬敞,除周末不需值班的同志可以回家外,其他時間大家都吃住在站里。用彭站長的話說,大家陪老婆和孩子的時間,遠遠沒有陪同事的時間多,每次回家都是穿著像農民走親戚似的。剛報到不久,陳站長就安排我配合副站長彭建平、何斌縣等幾位老同志開展八面山瑤族鄉的林改工作,之后的幾年,我也一直主要從事這項工作。

八面山瑤族鄉是個林業大鄉,也是楠竹大鄉,2009年僅楠竹面積達4500多公頃,大小楠竹加工企業10家,小型破篾機1500臺,每年可加工楠竹65萬根,種植楠竹的農戶每年可增收1000元,楠竹產業作為該鄉的重點富民產業來發展。但八面山瑤族鄉林業發展也存在明顯的短板和不足,由鄉、村集體經營的林地占相當一部分比例,承包到農戶的林地相對較少。由于各種原因,集體經營的林地整體產出效益并不高;山林糾紛多,主要集中在林地界線不清,集體經營林地、農戶經營林地相互之間界線糾紛普遍存在,衍生出各種經濟和社會矛盾;農戶發展林地經濟還是有一定顧慮,主要產權不明晰、經營權不明確、林木生長時間長等各種因素影響,農戶發展林地經濟的積極性大受影響。

2008年,八面山瑤族鄉被資興市正式確定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分片試點之一,按照市局領導指示,八面山瑤族鄉必須率先打響、打贏這場攻堅戰,要給全市樹立一個標桿和學習的榜樣。為此,全站工作人員感到壓力巨大,不僅任務重、糾紛多,而且標準高、時間緊迫。后來,才明白我之所以分配到八面山瑤族鄉,與該鄉即將全面鋪開的林改不無關系。彭站長也經常跟我打趣道,我是陳站長從市局搶過來的。

踏遍八面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老百姓最關心的是集體林地能夠“明晰產權,承包到戶”,期盼的是林改能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林改必然會觸動部分群體的既得利益,我們只有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找出林改的“最大公約數”,突破“中梗阻”,才能把林改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在推進全鄉的林改中,我們遇到了一個個難以預料的困難,踏破了一雙雙用來爬山的解放鞋,留下了一道道荊棘刺出的傷痕,但我們得到了群眾、村干部以及市局、鄉黨委政府的支持,經過幾年的努力,八面山瑤族鄉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其中,有幾段經歷讓我至今記憶猶新,深刻地感受到了群眾對林改的期盼,同時也收獲到了由同事升華到戰友的友誼。

林地也是群眾的“命根子”。經過前期的大量準備工作后,我們開始對全鄉林地進行勘界勾圖。在對揚龍村進行勘界勾圖時,由于該村地處偏遠,有些林地來回差不多要半天時間,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備足了水和一些干糧,準備中餐在山上解決。沒有想到在中午就餐時,跟我們一起上山的幾位群眾自發地為我們準備了煮熟的玉米、紅薯等,爭先恐后地要我們嘗嘗自家的手藝。群眾樸實、真誠的善意,我們十分感動,也深感責任重大。交談中,一位上了年紀的老農,對我們吐露了自己的心聲,由于年紀大,沒有外出務工,他家的收入主要靠種田種菜,如今的林改為他家帶來了新的增收渠道,可以說林地也跟農田一樣,是他家維持生計的根本,是他家的“命根子”。

摩托車“騎出來”的友誼。記得那是2010年的夏天,天氣炎熱、酷暑難耐,彭站長和我到黃金村勘界勾圖一天后,我騎著摩托車載著他返回。也許是曬了一整天的太陽,整個人打不起精神來,在一處拐彎的地方,我們連人帶車直接沖出了馬路,硬生生地摔倒在路旁邊的泥田里。只見彭站長抱著手在痛苦地呻呤,而我顧不了一身泥巴,急忙聯系當地衛生院,第一時間把他送到醫院。幸好其手臂沒有發生骨折等嚴重后果,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彭站長很快就康復了。但我一直心懷內疚,每當提起此事,他總是一笑了之,總說自己在部隊經過千錘百煉,這點小事算不了什么,讓我不要掛在心上。彭站長的大度和風趣,讓我更加敬佩,我們的關系也從同事升華到戰友。

林權證是群眾的“定心丸”。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八面山瑤族鄉終于迎來了第一批林改的“果實”—一本本嶄新的林權證。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性時刻,站里召集相關農戶舉辦了一個簡短的發證儀式,當宣布一個個群眾的名字時,他們臉上掛滿了笑容,那笑容多么地自然、真誠,每一位群眾接到自己的林權證時,都發自內心說了一聲“辛苦了”。一位群眾翻開自己的林權證時,看到證上赫赫地印著“資興市人民政府”的公章,大聲說道,有了這個公章,這片林地30年內就是我的了,搞開發,我沒有后顧之憂。我想這就是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初心,林地承包到戶后,集體林地由“我們的”變成“我的”,農民由“要我造林”變成“我要造林”,廣大農民把山當田耕、把樹當菜種,必然出現全家護林、合作護林的可喜局面。

重返八面山

由于工作、家庭原因,我調離了八面山林業站,也離開了一起并肩作戰的戰友和同事們,之后的幾年里,一直沒有回過難以忘懷的八面山。生命那么短暫,即使只能留下一瞬間的光彩,最后,自己也可以知足。

記得那是幾年前的一個冬天,我偶遇一位老同事,不由得說起了在八面山共同生活的趣事和經歷,我問起了站里同事們的狀況,而他卻給我一個冰冷地答案,彭站長因病去世了,我腦子瞬間一片空白,不由自主地說,不可能,他還年輕,才40多歲,那時他身體很棒。那天我整個人感覺空空的,覺得人是多么渺小、生命是多么短暫。之后我默默地作了個決定,一定要找個機會去八面山,看看那里的變化,尋找留下的痕跡。

2017年,一次偶然機會,我回到了曾經戰斗過的八面山,我決定靜下心,花時間重返自己曾經住過、走過、奮斗過的地方。房子是新的,而人卻是陌生的。在走進八面山林業站時,我被眼前的環境怔住了,破舊的辦公樓經過裝修已變成嶄新而干凈的辦公樓,原來我們喜歡坐著休息談天下趣事的幾塊石頭不見了蹤影,碰見的是一張張熱情但又陌生的面孔,總之,一切都感到陌生。山還是那座山,卻比原來變綠了。離開林業站后,我前往走過、爬過的地方看看,一幕幕充滿蓬勃生機的景色嵌入到我的腦海里。山真的變綠了,成片成片的楠竹、杉樹像給山地披上了厚厚的綠裝。楠竹隨著風搖搖擺擺,像少女一樣翩翩起舞,像是在向我招手;竹葉隨風發出沙沙的聲音,像是在唱著優美的頌歌。頓時,我內心升起一股說不清的喜悅,沒有了孤落,沒有了煩惱。在路上,偶然碰到了一位相識的農戶,他跟我談起來家里的情況:集體林地承包到戶后,一片林地種了楠竹,一片林地種了油茶。楠竹生長快,每年都可以擇伐一部分,賣到當地的楠竹加工廠;油茶也長勢喜人,當地政府幫他們牽線搭橋找銷路,一年僅林地收入就有2萬多元;自己附近打點零工,生活還過得去。我很欣慰,發自內心地為他感到高興。

2017年下半年,我看到一則消息,“資興市林業局獲評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進集體”,由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林業局聯合發文,表彰了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100個先進集體和100個先進個人,湖南省5個單位和5名個人獲得榮譽,資興市林業局榜上有名??吹较⒑?,我是高興、自豪的,在“先進集體”四個字中,是由我們資興300多位奮斗在林業一線、爬坡涉險、流血出汗的戰友共同鑄刻而成。我想假如彭站長在世,也會吶喊出“即使生命那么短暫,只要能留下一瞬間的光彩,此生足以”。

猜你喜歡
瑤族鄉楠竹資興市
道縣:結對幫扶送課下鄉
資興市:不忘來時路 走好前行路
楠竹豐產措施探討
瑤家女子拳進校園
陽光薄荷糖
資興市東江庫區李樹新品種引種栽培試驗
湖南洞口縣長塘瑤族鄉瑤族“棕包腦”舞蹈考察記
入湖河口濕地恢復與重建規劃設計初探——以資興市興寧河入湖河口濕地為例
桂林“地氣”
提高材用楠竹林生產力的技術和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