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青山得金山

2020-07-31 09:47林思文
林業與生態 2020年6期
關鍵詞:平江縣護林員山林

林思文

今年“五·一” 黃金周,氣溫居高,游客居多,作為林業大縣的湖南平江卻沒有發生一例森林火災,是近15年來成績最好的一年,這得益于有一支履職敬業的生態護林員隊伍。

守護青山就可得到金山。近年來,平江縣先后從建檔立卡貧困戶中聘用1269名生態護林員。這一舉措既加大了森林資源管護力度,又鞏固了脫貧成果,并有效帶動5000余名貧困人口因此實現穩定脫貧。

看山護林? 家門口就業脫貧

5月4日,是平江今年以來最熱的一天,氣溫高達35℃,林區防火顯得尤為重要。這一天,平江縣石牛寨鎮積谷村的生態護林員胡同安去往管護林區巡查的次數越來越多。

平江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湖南省重點林業縣,有山林面積28.8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3.35%,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大山之中。近年來,該縣圍繞脫貧攻堅總體目標,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按照“生態補償脫貧一批”基本思路,結合縣域實際,嚴格落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地轉化為生態護林員政策,使森林資源得到管護,貧困人口收入得到保障。

據介紹,這些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被聘為護林員后,經過培訓,堅持按時上山巡查,掌握轄區林區內的森林資源動態,認真查看有無亂砍濫伐、亂挖濫采、病蟲害疫情、違規用火等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如發現情況及時制止并第一時間報告。

今年62歲的胡同安,一家8口人,2014年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他被選聘為生態護林員,開始全身心守護綠水青山。胡同安為人正直、責任心強,積谷村的166.66公頃山林是他的管護區,管護這片山林每年能給他帶來1萬元的收入。

每天,胡同安都會騎著他的摩托車在山邊轉悠,遇上摩托車到不了的老林,一把柴刀、一個鐵皮水壺就成了他的最佳拍檔?!吧嚼锏囊徊菀荒疚叶己苁煜?,從小在這里長大,對這片山都有感情的”。

“我年紀大了,不能外出打工,能在家門口就業增收我已經很滿足了。管好林,護好林,是我作為護林員的職責,干一天,我會盡一天的責,把管轄的這片山林看護好?!笨恐N田和生態護林員的收入,胡同安在2018年順利脫貧。

抱團取暖? 共建綠色銀行

5月3日下午,天氣晴好,在石牛寨鎮實寨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油茶基地上,黃日興正帶領10余名生態護林員在油茶種植基地里勞作。

黃日興今年37歲,是石牛寨鎮的建檔立卡戶,成為“生態護林員”后他發現,和他“同事”的村民幾乎都是中青年勞動力,大家不僅身體好,還特別勤勞。就護林員的工作時間和性質來說,一般每天到山上巡護二三次就行了,況且現在來回路上都騎摩托車,快捷多了,那么,能不能把這一群人團結起來,平時共護林,閑時忙生產,大家一起“抱團發展”呢?

當他把這個想法說出來之后,立即得到了其他護林員的響應。2019年10月,黃日興和14名護林員一起,每人以最低2000元的資金入股和社員出工的次數為基礎,成立了現在的實寨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并向政府申請了10萬元的貼息貸款,加上油茶種植的補貼項目后,11.33公頃的荒山上,很快種滿了一株株孕育著希望的油茶苗。

在種植油茶的同時,黃日興他們還積極與心鴻農民水果種植合作社合作,發展多種產業,加快致富步伐。

黃日興說,按照慣例,今年栽下去的油茶苗,3年之后就能掛果獲得收益,到時候這里就是一個“綠色銀行”。

因兒子患病致貧的胡啟賢,擁有生態護林員和合作社社員“雙重身份”的同時,還承包了0.13公頃的山塘養魚。

胡啟賢估摸著算了一下,生態護林員工資、魚塘收入、再加上自己平時給人做點零工,他每年的綜合收入基本在2萬以上,3年之后,油茶掛果后還能分紅,他過好日子的信心是越來越足了。

據了解,平江縣目前成立有各類涉林農民專業合作社187家,先后約有3萬多戶貧困戶優先加入合作社,每戶每年增收3200元以上。

林下掘金? 生態與經濟雙贏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平江縣林業局負責人胡勝春說。為此,平江縣依托特色林產業和生態項目,在綠色生態林業上做文章,引導群眾在林下“掘金”,將林業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了生態、經濟發展雙贏。

一個貧困家庭,如果光靠生態護林員一年10000元的勞務補貼,離實現小康生活還有一段距離,只有發展產業增加收入,才是長久之計。平江縣積極引導生態護林員增強“自身造血”能力,通過發展林下種植、養殖等產業,實現“在山上就業、在家門口增收”。

49歲的陳靠生是童市鎮永響村村民,因妻子癌癥治病致貧,當上生態護林員后,陳靠生靠著自家后山豐富的山林資源,養殖了7000多只“山地雞”,還喂養了10多頭牲豬。因喂養的“山地雞”肉質細嫩,生態環保等原因,頗受附近村民的喜愛?,F在,身后的這片山林,儼然成了他的“聚寶盆”?!梆B雞、養豬、加上自己做磚匠收入,一年收入能有8萬元左右”。

甕江鎮華陽村生態護林員吳家生每年護林工資10000萬元,加入合作社每年分紅收入2000余元。另外,他還在自家6.66公頃山林上,采取林下種植的方式,以短養長,種植黃精、生姜、花生、白術等中藥材和農作物。這幾項收入加起來,他一家3口每年人均收入達到1.2萬元,甩掉了貧困“帽子”,走上了“小康路”。

在平江,生態護林員發展產業實現脫貧的例子遠不止此。全縣24個鄉鎮已經實現了生態護林員全覆蓋,1269名生態護林員盡職盡責,不僅守護著全縣28.8萬公頃山地生態安全,還利用豐富的山林資源發展各種產業增收脫貧,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增添了來自基層最生動的注腳。

猜你喜歡
平江縣護林員山林
第三屆甘肅最美護林員(草管員)
光影視界
第二屆甘肅最美護林員(草管員)
童心藝海炫彩未來
無問西東,看風過山林月掠海
平涼市出臺生態護林員管理實施辦法(試行)
城市山林
強制捐款
如果相愛
當好科技“店小二”——平江縣推動科技富民強縣紀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