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詩歌創作中的道教文化

2020-08-12 09:08馬婷婷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詩歌創作李白

摘要:唐朝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涌現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詩人,李白便是眾多閃耀的群星中璀璨的一顆。除了詩歌之外,道教也在唐朝有了極大的發展,作為詩人的李白,同樣是一名道教徒。由于李白的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所以歷朝歷代都不乏點評李白作品藝術性的文章,但很少有作者探析李白詩歌創作中的道教文化。正是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李白創作的詩歌,對其中的道教文化進行探究,彌補此方面研究的空白。

關鍵詞:李白;詩歌創作;道教文化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7-0011-01

一、前言

唐朝的鼎盛輝煌不僅體現在經濟水平的極大發展,還體現在文化藝術的空前繁榮。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儒、釋、道”三種思想在唐朝形成了極大的規模,對當時的文藝創作者產生了深遠影響①。從上個世紀80年代、90年代開始,學界開始注意到李白詩歌中的道教文化,對李白詩歌中道教文化探析的文章逐漸增加。詩歌是詩人表達情感的載體,而情感的產生又與詩人本身的思想信仰有極大的關聯。因此,探究李白詩歌中的道教文化,不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李白詩歌中的思想情感,也有助于分析李白的思想歷程。

二、李白詩歌創作中的道教文化因素

(一)李白思想中的道教因素

通過對比李白的人生軌跡以及創作歷程,我們不難發現在其中蘊藏的道教因素,甚至可以說是道教選擇了李白,而非李白選擇了的道教。李白的精神世界,中萬物皆有靈性,一座山,每一條河都是仙靈的化身。固然,這和李白從小的生活環境有關。出生于四川盆地的李白,自小面對著祖國的雄山峻嶺,那些奇偉秀麗的山川,一望無際的原野,激發了李白的無盡想象②。在加上古人于山石的崇拜,自然而然的很容易聯想到山中存在的仙人山上坐落的神靈。

(二)李白氣質中的道教因素

李白氣質中的道教因素直接體現便是李白的“仙風道骨”。賀知章稱李白為“謫仙人”,杜甫稱李白為“酒中仙”,甚至后代歷朝凡是提到李白的文章,大多將李白與仙人聯系在一起。四川是我國道教文化的發源地,李白自小便受到道教文化的熏陶,氣質中多表現出老莊思想的浪漫飄逸,這點從李白一生的活動軌跡也能探知一二。公元724年,李白便走出了自己的家鄉,開始了游歷祖國大好山河的人生歷程,李白的一生是四處浪跡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同樣也是浪漫與理想的一生。再加上生逢盛世,李白的一生并沒有像杜甫那樣經歷山河的動亂,可以有更多自由于浪漫的想象與追求。另外,家境殷實外加廣結好友使得李白有足夠的金錢支持來游歷四方。正是這種諸多條件的結合,造就了李白的浪漫,造就了李白的飄逸,造就了李白的“仙風道骨”。

三、道教文化影響下李白特有的詩歌風格

李白的詩歌不僅僅是唐詩史的巔峰,同樣在整個中國古典文學中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與意義。就是在道教思想的影響下,李白對祖國的山山水水都充滿了向往和神秘的想象。同樣的山水在不同的人眼中會看到不同的景象,抒發不同的情感。祖國的大好河山,在李白眼中不僅是俊美的景色,是自由與浪漫的象征,正是祖國大地上的一座座山,一條條河激發了李白骨子中的磅礴浩氣,使李白書寫出了一篇篇驚天地,泣鬼神的不朽篇章。

道教文化中的仙人思想,既激發了李白的想象與創作靈感,同樣也是李白創作的內容本身。李白的作品中有不少都是像《夢游天姥吟留別》這樣直接描寫仙人或仙境的作品,這種仙人或仙境的引入,為李白抒發情感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意象,可以說正是這種馬行空的浪漫道教思想加上祖國的大好山川,成就了一代詩仙李白。

另外,道教思想對李白的影響還體現在思維方式上。李白的作品中常常用到虛實結合的手法,在現實中擁抱仙境,神游物外,這正是道教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思想。李白在仕途上的不順同樣是李白擁抱道教思想的原因之一。由于現實中活與理想抱負產生了沖突,一個胸懷壯志的人卻壯志難酬,難免會想要尋求一種精神上的解脫。而道教可以說為李白提供了一個可以自由暢游的精神世界,在虛幻的仙境中李白可以獲得一種精神上的解脫。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李白的人生軌跡以及詩歌作品,我們不難發現李白與道教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李白的詩歌之所以能夠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道教思想給李白帶來的天馬行空的想象是密不可分的。李白詩歌中勿廣順應自然”,“天人合一”道教思想,既是李白表達情感的突破口,也是李白在不得志的現實生活中獲得的精神解脫。而人類的情感又存在著通性,縱是千年前的古人也能夠在千年后的今天獲得情感上的共鳴,這正是李白作品能夠流傳至今的原因,也是李白作品至今仍影響著無數文學創作者的原因。

注釋:

①胡文雯.道家道教思想對李白創作的影響——搖《古風》五十九首為例[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20(01):116-123.

②史秀洋.《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中的多維對照及思想分析[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7(05):27-31.

作者簡介:馬婷婷(1989-),女,北京人,項士,北京市順義區東風小學,教師,研究方向: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猜你喜歡
詩歌創作李白
唐?李白 《客中行》(草書)
詩仙李白的歸宿
戴望舒詩歌創作的獨特性略析
偏愛這不息的變幻
淺論龔自珍詩歌中的愛國主義
倒下的那一刻
卞之琳和穆旦受T.S.艾略特影響的比較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