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頸高危型HPV持續感染與細菌性陰道病和陰道微生態相關性分析

2020-08-12 02:08王鵬程
中華養生保健 2020年12期
關鍵詞:相關性

王鵬程

摘? 要:目的? 分析HPV持續感染與陰道環境的關系。方法? 抽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蘇州九龍醫院收治的300例HPV篩查女性入組,陽性和陰性分別100例和200例,即陽性和陰性組,對兩組細菌性陰道病和陰道微生態結果進行分析,進而研究出HPV感染與兩者之間的關系。結果? 兩組pH、過氧化氫和白細胞酯酶的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陽性組唾液酸苷酶的陽性率高于陰性組較高(P<0.05),陽性組細菌性陰道病較多,微生態四項指標均為陽性的患者較多(P<0.05)。結論? 細菌感染和陰道微生態環境與HPV感染有非常密切的關系,HPV感染為陽性的患者,細菌性陰道病的患病率較高,陰道微生態環境也相對較差,同時陰道環境的破壞和細菌的滋生,也加重了HPV感染的概率,維護陰道生態和菌群平衡,可降低HPV感染概率。

關鍵詞:高危型;HPV;持續感染;細菌性陰道病;陰道微生態;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R737.3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0)-12-0001-03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risk HPV persistent infection and bacterial vaginosis and vaginal Microecology

WANG Peng-cheng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uzhou Jiulong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215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PV persistent infection and vaginal environment. Methods? From April 2019 to April 2020,300 HPV screening wome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into the group,100 of them were positive and 200 of them were negative, i.e. positive and negative groups.The results of bacterial vaginosis and vaginal Microecology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PV infection and the two groups was studi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rate of pH, hydrogen peroxide and leukocyte esteras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positive rate of sialidosidase in the positiv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egative group(P<0.05). There were more bacterial vaginosis in the positive group and more patients with positive microecology(P<0.05). Conclusion? Bacterial infection and vaginal mic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HPV infection.Patients with positive HPV infection have a high prevalence of bacterial vaginosis and a relatively poor vaginal microecological environment.At the same time,the destruction of vaginal environment and the growth of bacteria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HPV infection, maintain the balance of vaginal ecology and flora, and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HPV infection.

Keywords: high risk type; HPV; persistent infection; bacterial vaginosis; vaginal microecology; correlation

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宮頸癌的發病率持續增加,這種惡性腫瘤疾病對女性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有較大的威脅[1]。研究結果顯示,高危型HPV的持續性感染是導致癌變發生的主要原因。HPV感染者大部分無明顯癥狀,少部分會有短暫性反應。大約有85%左右HPV感染者會通過自身免疫屏障自愈,且不會對組織產生任何不利影響[2]。陰道微環境是一種動態平衡微生態系統,主要包括陰道菌群、內環境和陰道解剖之間的關系平衡等。如果陰道微環境的平衡性被打破,將很容易引發生殖系統的疾病。隨著女性的健康意識轉提高,隨著臨床對HPV感染的重視度,其更加關注HPV持續性感染與陰道內環境和菌群之間存在的關系[3]。對其中的關系進行研究,可為預防HPV持續感染和宮頸癌變提供有價值的依據,為女性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蘇州九龍醫院300例HPV篩查女性入組,陽性和陰性分別100例和200例,即陽性和陰性組。陽性組:年齡20~65歲,平均(40.23±0.58)歲。陰性組:年齡21~67歲,平均(41.25±2.14)歲。兩組資料比較差異吳統計學意義(P>0.05)。資料符合研究標準,家屬和院方同意研究。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7d內陰道無用藥;②7d之內未同房;③7d內未使用抗生素治療。

排除標準:①哺乳期和妊娠期女性;②當月做過流產手術或者宮腹腔鏡手術者;③患有精神疾病。

1.3? 方法

1.3.1? HPV檢測方法

應用HPV檢測試劑盒進行檢測,高危型HPV共有14種類型,其中任何一種為陽性,均為高危型HPV陽性感染者。

1.3.2? 分泌物檢查

應用一次性擴陰器將陰道和宮頸成分暴露,準確定位至陰道后穹隆處,無菌拭子旋轉20s左右,取適量陰道分泌物,放到相關容器內準備送檢。

1.3.3? 微生態檢測

應用Ⅱ代陰道炎五聯檢試劑盒檢測,檢測項目主要包括pH、過氧化氫、白細胞酯酶和唾液酸苷酶這四項,若pH高于4.5則為陽性,若檢測結果顯示唾液酸苷酶陽性,則表示厭氧菌感染。若過氧化氫為陽性,則提示陰道內菌群失調,同時表示乳酸桿菌有缺失可能性。若白細胞酯酶為陽性,則提升白細胞量過高,證明有陰道炎癥。若四項指標檢測結果都為陰性,則表示微生態環境正常。如果檢測結果為陽性,則提示微生態平衡遭到破壞,且患有陰道炎疾病[4]。

1.3.4? 檢測細菌性陰道病

以Amsel診斷標準為準則,共包括三項診斷標準,①胺臭味試驗:于陰道內取少量的分泌物,放于玻片上,加入1~2滴10%氫氧化鉀溶液,如果出現胺臭味,則證明為陽性。②應用試劑盒對陰道分泌物進行檢測,就加德納菌的含量進行判定,如果總數大于等于10個,則提示陽性,進而證明線索細胞呈陽性。③pH>4.5為陽性。同時符合以上三種檢測標準,則證明患有細菌性陰道病[5]。

1.4? 評價指標

①兩組微生態指標的比較。②兩組細菌性陰道病和陰道微生態情況。

1.5? 數據統計分析

使用SPSS22.0軟件分析數據,指標用[n(%)]分析,數據結果χ2檢驗分析,如果P<0.05則可以證明差異是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微生態指標

兩組pH、過氧化氫和白細胞酯酶的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陽性組唾液酸苷酶的陽性率高于陰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細菌性陰道病和陰道微生態情況

陽性組細菌性陰道病患病率高,微生態四項指標陽性率高,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宮頸癌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惡性疾病,國家已將其列入“兩癌篩查”的重點項目,對女性生命健康有較大的威脅性。隨著對宮頸癌發病機制的研究逐漸深入,諸多的研究結果證實,高危型HR-HPV的持續性感染,可引發宮頸上皮內病變,其兩者關系密切[6]。研究顯示,陰道內環境越差及陰道病變越多,則HPV感染分布率就會越高,病變程度與HPV感染呈現出正相關的趨勢。宮頸局部免疫、陰道正常解剖結構、周期性內分泌的變化以及陰道內的菌群共同構成陰道微生態,其正常情況下是處于平衡的狀態,且自身具有消除病毒的作用,如果因為病變等因素導致其中的平衡性被打破,將會引發系列病變[7]。陰道系統外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后,就會引發細菌性陰道病,進而破壞陰道微生態環境[8-10]。通過本文的研究發現,唾液酸苷酶陽性的患者,其HPV感染的概率較高,此項指標陽性代表存在厭氧菌感染,白細胞酯酶陽性、酸堿度即過氧化氫陽性的系列結果,與HPV感染之間不具備統計學意義,國外的研究結果也基本如此。從整體的研究結果來看,微生態系列指標都異常的女性,其患有細菌性陰道病的概率會高,進而HPV感染率也相對較高[10-12]。同時如果細菌性陰道病為陰性,則對HPV病毒的清除率較高,反之則降低。國外研究結果表明,若陰道微生態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則其免疫反應能力會增加,同時對感染具有較高的敏感性,一旦有病變的跡象,則立即啟動屏障機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預防疾病的發生。種種研究結果表明,陰道生態環境和細菌性陰道病與HPV感染之間關系密切,陰道內環境差,則患細菌性陰道病的概率就會增加,同時一旦患有細菌性陰道病,將增加HPV持續性感染的風險和概率[13-14]。反之,如果陰道內環境處于平衡穩定的狀態,則有清除病毒的能力,進而降低HPV感染概率。

綜上所述,陰道環境和細菌感染與HPV感染關系密切,維護陰道生態和菌群平衡,可降低HPV感染概率。

參考文獻

[1]曹明月,沈國松,姚娟,等.宮頸癌患者生殖道細菌感染及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情況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02):408-410.

[2]謝建萍,楊志紅,劉鳳霞,等.宮頸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與陰道菌群及宮頸局部免疫功能的關系[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10):2336-2339.

[3]王麗潔,楊美華,張彩宇,等.宮頸上皮內瘤變與生殖道感染的關系[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12):2797-2800.

[4]談紅英,馬建婷.陰道微生態變化與宮頸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中華生殖與避孕雜志,2017,37(05):418-422.

[5]陳婉珍,吳林玲,閆穎.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與陰道微生態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7,29(07):832-834.

[6]孟齡婷,高麗,安瑞芳,等.生殖道HPV感染與陰道混合性感染相關危險因素的研究[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8,34(01):30-34.

[7]陳憶,李柱南,張崢嶸,等.陰道用乳桿菌活菌膠囊在宮頸癌前病變LEEP術后應用價值的臨床研究[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8,30(07):832-835+840.

[8]李艷,李鎮武,謝秀蓉.細菌性陰道病患者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9,28(02):119-123

[9]陳思凱,史宏暉,冷金花.宮頸HPV感染與陰道內細菌微環境/免疫微環境的關系[J].生殖醫學雜志,2019,28(06):711-716

[10]盧玉,趙建武.宮頸高危HPV持續感染與陰道微生態相關性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2018,15(03):26-29.

猜你喜歡
相關性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統通信性能分析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2)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
會計信息質量可靠性與相關性的矛盾與協調
決策有用觀下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