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清潔間歇導尿術的自我護理在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2020-08-14 10:16王美玲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19期
關鍵詞:自我護理脊髓損傷

王美玲?

【摘要】目的 探索清潔間歇導尿術的自我護理在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100例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患者為試驗對象,選擇單雙號隨機化分組,各50例,分別選擇自我護理、常規護理。結果 觀察組膀胱壓力(27.84±3.52)mL、膀胱殘余尿量(72.13±5.62)mL、膀胱容量(341.82±25.31)mL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泌尿系統感染率(2.00%)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實施清潔間歇導尿術的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患者進行自我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可改善預后,緩解膀胱功能障礙。

【關鍵詞】清潔間歇導尿術;自我護理;脊髓損傷;神經源性膀胱

神經源性膀胱屬于外傷性中樞神經損傷,是脊髓損傷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若治療不及時,可引起四肢、軀干運動感覺功能障礙,影響生活自理能力 [1],為了控制病情持續性惡化,常運用清潔間歇導尿術治療,其可避免持續留置導尿管而誘發感染,降低膀胱內壓,雖然效果顯著,但可因治療期間護理不當,影響日后排尿功能,增加腎衰竭、腎積水等疾病發生率,為此部分學者提議運用自我護理,其可降低感染風險,保證黏膜血流量,預防膀胱內壓增高,獲取滿意預后效果 [2-3]。而本文進一步探索自我護理優勢以及在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中作用性,如下文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4月12日~2019年9月21日100例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患者為試驗對象,選擇單雙號隨機化分組,分為兩組。入選標準:(1)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尿功能障礙;(2)患者存在明顯體征、癥狀;(3)患者均為潴留型神經源性膀胱;(4)患者自愿加入本次試驗。排除標準:(1)排除溝通能力較差、認知功能障礙患者;(2)排除各種原因導致無法間歇導尿患者;(3)排除嚴重臟器功能障礙患者。

觀察組平均年齡(34.86±3.72)歲;男32例,女18例;損傷程度:33例不完全損傷,17例完全損傷;脊髓損傷部位:22例胸段脊髓損傷,28例腰骶段脊髓損傷。對照組平均年齡(34.57±3.65)歲;男33例,女17例;損傷程度:34例不完全損傷,16例完全損傷;脊髓損傷部位:21例胸段脊髓損傷,29例腰骶段脊髓損傷。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觀察組采用自我護理,導管型號選擇需根據患者身高、性別合理選擇,導尿管選擇遵循兩個原則:親水涂層、摩擦系數低;操作前準備好遮擋風屏,徹底清洗會陰部,嚴格遵守無菌觀念,最佳導尿體位為坐位或半坐位,插管時見尿液后立即停止插管。主要措施:

(1)膀胱功能訓練:導尿前便開始進行膀胱功能訓練,對于逼尿肌和括約肌活動不足患者,可采用Crede手法以及Valsalva屏氣法輔助排尿;對于逼尿肌括約肌功能協調患者,需刺激反射性排尿;對于伴有感染患者,需禁止向膀胱區按壓,以免誘發感染。

(2)嚴格控制飲水計劃:每日液體攝入量需控制在2000 mL以內,包含進食過程中湯水和飲品,平均每小時125 mL,且盡可能安排在日間,以免夜間膀胱充盈過度,影響睡眠質量,同時盡量避免飲用奶茶、西瓜汁、咖啡等有利尿作用的飲品。

(3)嚴格控制導尿間歇時間:為了提高患者遵醫行為,還需告知患者每日定時排尿的重要性,讓其明白膀胱過度充盈可能對上尿路造成的傷害,且常規情況下,早期每隔4小時導尿一次,兩次導尿間隙需通過叩擊、擠壓等方式,讓患者自主排尿達到100 mL以上,殘余尿量300 mL,后期改為每隔6小時導尿一次,在殘余尿量<100 mL,可終止導尿。

(4)健康知識宣教:使用通俗易懂語言向患者介紹清潔間歇導尿術的優勢、意義、方法、目的,對于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患者,需借助彩頁流程圖、圖片、視頻等方式,加深患者對疾病認知。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膀胱壓力、膀胱殘余尿量、膀胱容量、泌尿系統感染率。

1.4 統計學方法

實施SPSS 22.0軟件統計學處理,當P<0.05時代表統計存在差異。

2 結 果

觀察組膀胱壓力、膀胱殘余尿量、膀胱容量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觀察組泌尿系統感染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3 討 論

神經源性膀胱是脊髓損傷最常見的并發癥,屬于功能損傷、延髓結構導致的感覺障礙和軀體障礙,若治療不及時,可出現排尿障礙 [4]。通過清潔間歇導尿術可克服長期留置導尿管的劣勢,接近于人體正常生理狀態,降低感染風險率,但可因過多殘余尿和膀胱過度充盈增加尿潴留發生風險,為了提高生活質量,最大程度恢復膀胱功能,還需注重護理干預 [5-6]。

自我護理重點培養了患者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對疾病認知度,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增強患者對生活樂觀和治療成功自信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避免因膀胱充盈引起反流而引起尿路損害,有效恢復膀胱功能,將其用于疾病干預中,可避免因長時間留置導尿管而引發的膀胱、尿道、會陰并發癥,降低尿路感染風險發生率,促使膀胱保持正常舒縮狀態,有效控制每日飲水量和尿量,有效恢復膀胱原本功能 [7-8]。分析本次結果,觀察組膀胱壓力、膀胱殘余尿量、膀胱容量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泌尿系統感染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自我護理更能夠增強患者自我護理意識,促使膀胱功能恢復,降低感染率。

參考文獻

[1] 侯愛華.清潔間歇導尿術在脊髓損傷患者膀胱護理中的應用[J].中醫臨床研究,2019,7(28):126-127.

[2] 王淼,羅漢華,李媛媛,等.間歇導尿術在脊髓損傷致神經源性膀胱中的心理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7,14(15):29-30.

[3] 王靜,孔培培.間歇導尿術培訓在脊髓損傷神經源性膀胱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20):3798-3799.

[4] 呂莉,沈璐,張兆平,等.脊髓損傷患者膀胱功能障礙個體化的康復護理[J].臨床護理雜志,2018,34(6):29-31.

[5] 李霞,劉一葦,張莉莉,等.延續護理模式對神經源性膀胱早期行間歇導尿患者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28):3427-3429.

[6] 原偉莉,韓梅,翁琳,等.間歇性導尿術在脊髓損傷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31):296-297.

[7] 陳愛金.間歇導尿綜合療法對脊髓損傷患者的膀胱功能積分及尿路感染發生率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77(25):3824-3825.

[8] 謝倍英,管彩選,曾秋華,等.自我效能理論在神經源性膀胱患者間歇導尿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1):10-11,12.

猜你喜歡
自我護理脊髓損傷
電話指導對頸椎病復發因素及自我護理行為的研究
宮頸癌手術出院患者實施護理延伸服務的可行性分析
溴吡斯的明聯合巴氯酚對T6以上脊髓損傷神經源性膀胱的臨床觀察
綜合護理與康復訓練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的應用觀察
脊柱創傷合并脊髓損傷患者的治療效果
電話隨訪式延續性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護理行為的影響
行動學習法在脊髓損傷患者實施自助間歇導尿中的應用效果
胸腰段椎體骨折手術入路的選擇
Orem的自我護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