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藥治療胃癌前病變的研究進展

2020-08-16 15:37劉闖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5期
關鍵詞:研究進展中醫藥優勢

【摘要】:胃癌前病變(PLGC)是指機體正常狀態下的胃黏膜逐漸向胃癌轉變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其病因較多,發病機制復雜,中醫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采用經驗方、中藥外治法以及中成藥等治療方案,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文本將通過對中醫藥在用于癌前病變相關文獻進行整理和分析,總結中醫藥在用于PLGC治療時的優勢和不足,以期為提高PLGC的臨床治療效果提供參考。

【關鍵詞】:胃癌前病變;中醫藥;優勢;研究進展

相關研究顯示,PLGC和胃癌的發生率呈現平行關系,且異型增生的病變部位、年齡分布情況與胃癌患者病變分布情況基本一致[1]?,F代醫學對于PLGC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無定論,但大量研究認為其發病與慢性萎縮胃炎的病因相關[2],即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西醫在對PLGC治療時主要以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為主要目的,進而達到阻止病情進一步發展的效果,雖然治療效果較為顯著,但是缺乏有效的可逆轉病變的效果。中醫對于胃部疾病有著全面、系統的認識,且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預防和控制效果較為良好。本文將就近年來中醫藥在用于胃癌前病變治療方面的研究進行總結分析。

1 病因病機

1.1久病正虛

中醫認為,PLGC患者病情遷延難愈,加之日常飲食不節制、情志不調等影響,導致脾胃受損。因此雖然PLGC的病位是胃部,但是同時還涉及肝、脾等臟器。脾胃共居中焦,互為表里,胃主和降,脾主清陽,二者共同機調節氣機升降。當人體脾胃功能受到損傷后,其功能下降,脾虛則運化難行,清陽難升,濁陰難降,中焦氣機凝滯于胃,表現為痞滿。氣虛久傷陰血,氣陰兩虛可導致胃失濡養,因此患者多表現出胃脘痞滿,或伴有疼痛,尤其以夜間作為顯著。久病正虛,導致腑臟精氣虛衰,導致機體對于情志的刺激適應能力和調節能力都大幅下降,七情內傷,長期作用導致肝郁氣滯,肝氣橫逆難以有效疏泄,進一步導致胃氣升降難調。憂思無度也可損傷脾氣,導致胃腑失和,氣機難調,胃部痞滿不適。

1.2正虛邪戀

胃癌前病變的形成是一個胃部黏膜慢性病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容易導致脾胃受損,進而患者表現出脾胃虛弱的癥狀,極易導致病邪侵襲,正虛難以驅邪導出,進而出血正虛邪戀、虛實夾雜的表征。脾胃氣虛阻滯,難以有效運化,水濕凝滯于中焦,久之生熱。內生濕熱,飲食不節,導致患者病情遷延難愈。脾胃氣虛還可導致機體陰血虧虛,氣血兩傷的情況下血行難暢,淤血難散。如脾胃過于虛弱又容易導致濕熱內生,久難祛除,蘊熱成毒,熱、毒、淤相互作用,病程更加纏綿難愈[3]。

2辨證論治

中醫在胃癌前病變治療時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在常規健脾益氣養陰治本的基礎上,針對病因病機的具體特點,采用行氣、活血、清熱化濕、祛毒等法,給予患者相應的治療。

馮玉活[4]提出癌前病變的治療原則應以通為順,脾胃的功能主要是運行,故而應以通為順,使機體的氣機運達,胃自然安和。PLGC患者大多伴有胃脹等癥狀,其主要是由于脾胃升降功能失調所導致的,故而在治療時應充分考慮脾胃升降的特性,以疏肝健脾作為臨床治療原則,選方時可以四逆散合六君子湯作為治療基本方,行加減治療。四逆散是臨床中常用的調和肝脾之方,六君子湯有健脾化濕的功效,同時酌情配與理氣之品來通降胃氣,并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差別來配合其他藥物進行治療。

卞嵩京[5]教授在研究中提出,CAG腸上皮化生發生的主要病機為中陽不足、痰凝血滯,因此在治療時辨證論治,將PLGC分為四個證型:①中陽虛寒證,臨床治療時應以溫中祛寒、化濕扶陽作為治療原則,可選擇附子理中湯合半夏瀉心湯加減給藥;②寒凝瘀阻證,在治療時以溫運化濕、行血止痛為原則,選方可考慮采用理中丸、半夏瀉心湯合失效散進行加減給藥;③中虛氣滯證,在治療時應以調中益氣、和胃降逆作為給藥原則,選方時可采用參苓白術散、四逆散合香櫞散進行加減給藥。④氣陰兩虛證,治療時以溫胃養陰為治療原則,可選擇香砂六君子湯合麥門冬湯進行加減給藥治療。

李俊[6]等在一項關于中藥辨證論治用于PLGC臨床療效的研究中將146例患者分為5個證型,并分別根據患者證型不同給予其相應的治療方案:①脾胃虛弱證,在治療時以健脾益氣為主要原則,選取黃芪建中湯加減給藥;②肝胃不和證,治療時以舒肝和胃為原則,選取柴胡疏肝散加減給藥;③脾胃濕熱證,治療時應以清熱祛濕為給藥原則,取方藿樸夏苓湯合三仁湯進行加減治療;④氣滯淤血證,治療時以理氣通絡為原則,選取丹參飲加減給藥治療;⑤胃陰不足證,治療時以滋養胃陰為原則,選取一貫煎加減給藥治療。

馬寶林[7]教授認為PLGC主要是由于氣、痰、淤相互交絡,凝滯于胃脘導致,病機為氣陰兩虛、淤血內阻,故而在臨床治療時將患者分為兩個證型:①寒凝氣滯證,在治療時主要以理氣和胃、溫中散寒為原則,選取砂半理中湯加減給藥治療;②血瘀痰阻證,臨床治療時以理氣化痰、祛瘀止痛為原則,選取四合湯加減給藥治療。

3 臨床治療

3.1經方加減治療

白玉茹[8]等在研究中選取了78例脾胃虛寒癥的PLGC患者分組給藥治療,其中對照組口服胃復春片,治療組服用升陽益胃湯,經為期12個月治療后,應用升陽益胃湯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明顯降低,表明升陽益胃湯在用于脾胃虛寒證的PLGC患者治療時效果較為理想。

席曉平[9]在研究中提出,現代化進程加速增加了人們的生活壓力,情志不暢,導致日常脾胃虛弱人群增多,故而PLGC患者以肝郁脾虛證為主。其在研究中選取80例肝郁脾虛證PLGC患者作為觀察組,給予其加味柴芍六君方加減給藥治療,另選取80例應用胃復春片治療的PLGC患者作為對照組進行療效對比,結果顯示,PLGC患者應用加味柴芍六君方加減治療后,臨床療效明顯提高。

劉禮劍等[10]研究認為,精血不足、陰虛火旺、脾虛血凝是導致PLGC發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治療時應以滋補精血、健脾祛瘀、潛降虛火為治療方向,選方為當歸芍藥散加減給藥。研究結果顯示,經過為期6個月的給藥治療,應用當歸芍藥散的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1.7%)明顯高于口服成藥胃復春片的對照組(70%)患者。

3.2 驗方加減治療

康英梅[11]在研究中提出胃絡瘀阻是PLGC的基本病機,在臨床給藥時應以健脾益氣、活血通絡作為選方原則,并在此基礎上自擬活血健脾方進行臨床治療。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應用自擬活血健脾方加減治療后,其治療總有效率可達87.5%。

白宇寧等[12]在研究中提出,PLGC發病的主要病機為脾胃虛弱,而淤毒內結和胃絡損傷始終貫穿著疾病發生、發展的整個過程,因此治療時應以健脾通絡、解毒化瘀為原則,自擬健脾通絡解毒方,該方以太子參、白術、茯苓、法半夏、丹參、莪術、三七粉、藤梨根、甘草等入藥,隨癥加減。經為期6個月的給藥后,PLGC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達到77.5%。

3.3 中成藥治療

劉濤等[13]選取脾虛寒熱瘀毒型PLGC患者共計90例進行分組研究,分別給予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胃復春片和胃康寧進行治療,給藥治療后,應用胃康寧治療的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明顯提高,可見胃康寧在用于脾虛寒熱瘀毒型的PLGC治療時效果理想。

楊少軍等[14]采用平胃膠囊給予PLGC患者進行治療,利用藥物舒肝和胃、燥濕健脾、化瘀通絡的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平胃膠囊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胃黏膜的血液循環狀態,促進胃部黏膜組織進行自我修復和再生,繼而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3.4 中醫外治法

中醫外治法在用于PLGC治療時也有著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常用的治療方案包括耳穴壓豆、針灸、埋線等方面,即可與內治法相互配合應用,也可單獨用于臨床治療中。朱海濤[15]在研究中醫102例PLGC患者為研究對象并進行分組,對照組和治療組分別采用口服胃復春片和穴位埋線法進行治療,結果可見穴位埋線法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口服藥物治療,且兩組患者的胃黏膜萎縮情況得到明顯的控制和改善,進而對于阻斷病情進一步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鄧建梅[16]等在研究中將60例PLGC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分別采用疏肝通絡方和疏肝通絡方+耳穴壓豆法進行治療,結果發現,聯合治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提高,效果較為理想。

4 不足與展望

目前關于中醫藥治療PLGC的效果以及安全性已經得到了臨床廣泛認可,其中不乏對于臨床研究和機制的探索,但目前臨床中普遍缺乏大樣本量、多中心、隨機對照以及雙盲的臨床試驗。另外研究中對于機制的探索深度不夠,對于缺乏中藥作用與單體治療時的有效性、劑量劑型與臨床療效相關性的研究,這些都有待于進一步的深入挖掘。因此我們應在充分傳承傳統醫學的基礎上,利用先進的醫學技術,將傳統的辨證治療與現代化醫學相互結合,優化臨床用藥方案,以期能夠最大程度發揮中醫藥治療優勢。同時還應深入探索中醫藥在用于PLGC治療時的確切機制和藥物靶點,以便于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

參考文獻:

[1]PEREZ-MENDOZA A,ZARATE-GUZMAN áM,GALVIS GARCIA ES,et al. Systematic alphanumeric-coded endoscopy versus chromoendoscopy for the detection of precancerous gastric lesions and early gastric cancer in subjects at average risk for gastric cancer [J]. Rev Gastroenterol Mex,2018,83(2):117-124.

[2] MERA R M,BRAVO L E,CAMARGO M C,et al.Dynamic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s a determinant of progression of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16-year follow-up of an eradication trial [J].Gut,2018,67(7):1239-1246.

[3]郭紅梅,郭冬梅,曾斌芳.曾斌芳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經驗擷菁[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5,21(9):1174- 1176.

[4]安魏.馮玉活辨治胃癌前病變的經驗[J].2011, 34(2):31-32

[5]楊強,祝其榮,卞嵩京.卞嵩京辨治 CAG 腸上皮化生經驗[J].上海中醫藥雜志,2015,49(10):20-21.

[6]李俊,張云波.中藥辨證治療胃癌癌前病變的臨床觀察[J].世界中醫藥,2014,9(7):895-897.

[7]于鳳芝,馬寶林.馬寶林治療胃癌前病變經驗[J].內蒙古中醫藥,2014,35(25):21-22.

[8]白玉茹,代二慶,高志華.升陽益胃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的臨床觀察[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6,32(4):105-107.

[9]席曉平.加味柴芍六君方治療肝郁脾虛型胃癌前病變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2018,11(100):114-115.[J].

[10]劉禮劍,黃念慈,文藝磊,等.當歸芍藥散加味治療 CAG 癌前病變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7,25(9):712-715.

[11]康英梅,活血通絡法用于CAG 癌前病變治療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6):101-102.

[12]白宇寧,王少麗,姚乃禮,等.健脾通絡解毒法辨治 CAG 癌前病變40例臨床觀察[J].中醫雜志,2014,55(4):301-304.

[13]劉濤,張霞,魏瑋.胃康寧治療脾虛寒熱瘀毒型 CAG 伴胃癌前病變臨床療及調節 COX-2 蛋白的機制研究[J].上海中醫藥雜志,2016,50(11):46-48.

[14]楊少軍,汪龍德,張晶,等.平胃膠囊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45例臨床研究[J].中醫雜志,2014,50(20):1745-1749.

[15]朱海濤.穴位埋線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08,27(12):11-12.

[16]鄧建梅,蘇火財.疏肝通絡方聯合耳穴壓豆治療胃癌前病變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29):155-156.

作者簡介:劉闖,男,40歲,1980.2月出生,主治醫師,碩士研究生,現就職于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研究方向:中醫藥防治脾胃病

猜你喜歡
研究進展中醫藥優勢
中醫外治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進展
近十年國際STEM教育研究進展
微生物燃料電池在傳感分析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進展
中醫藥走遍全球再迎變革
畫與話
首部中醫藥綜合性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誕生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屠呦呦獲獎向世界證明中醫藥價值
第二優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