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心源性猝死與心肺復蘇術

2020-08-16 15:37劉伯備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5期

劉伯備

【摘要】目的:探討心肺復蘇術在心源性猝死院前急救中的重要性。結論:心源性猝死發病急速、危害十分大,往往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搶救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實施,而心肺復蘇術是唯一有效的維持患者生命體征的方法,所以,我們必須極力推廣心肺復蘇術,力爭人人掌握,使猝死者都能在最短時間之內得到救治。

【關鍵詞】心源性猝死;無癥狀性心肌缺血(SMI);心肺復蘇術

猝死是指: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發死亡。猝死可分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臟原因所致的非預見性的自然死亡,患者既往可患有心臟病或無心臟病史,從發病到死亡時間一般在瞬間至一個小時內,非心源性猝死是指患者因心臟以外原因的疾病導致的突然死亡。本文主要闡述心源性猝死與心肺復蘇術。

一、猝死的診斷要點:

①意識喪失

②呼吸停止或斷續

③心音消失

④大動脈搏動消失

⑤血壓測不出

⑥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

⑦心電圖:一條直線、心室顫動、心電機械分離

二、猝死的發病機制:

1.冠心病者多由于過度疲勞、精神緊張,大量兒茶酚胺釋放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需氧嚴重不足,神經反射性冠狀動脈血壓增高,動脈收縮,導致急性心肌嚴重供血不足而猝死。

2.無明顯心臟病史和臨床癥狀,心肌也無明顯損傷和壞死,冠狀動脈偶有輕度硬化,但由于這種輕度病變可使動脈敏感性增高,易因各種誘因引起反射性持續性痙攣。

3.心臟傳導系統病變亦可導致猝死。

三、心肺復蘇

心肺復蘇是針對驟停的心臟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術。是為了恢復患者的自主呼吸及自主循環。心肺復蘇術的步驟CDAB,C胸外按壓、D電除顫、A開放氣道、B人工呼吸。已經確定心臟驟停應立即心肺復蘇術,以維持重要臟器的功能。

1、胸外按壓:在確定患者猝死且環境適合救治并呼叫120后立即進行胸外按壓:施救者位于患者一側,與患者保持90°,使患者仰臥位于硬質平面上,頭、頸、軀干無扭曲,松解衣褲;按壓于胸骨中下1/3 交界處或雙乳頭連線與前正中線交界處;按壓時上半身前傾,雙肩正對患者胸骨上方保持90°垂直,兩手重疊,手指離開胸壁,雙臂繃直,以髖關節為軸,借助上半身的重力垂直向下按壓,每次抬起時掌根不要離開胸壁;按壓以100~120次/分進行;按壓深度至少5 cm,每次按壓后使胸廓完全彈回;每2 min更換按壓者,每次更換盡量在5S內完成。

2、電除顫:80~90%的突發性心搏呼吸驟停的初始心率失常都是室顫,電除顫是室顫的唯一治療方法,室顫一旦發生,每延誤一分鐘,除顫成功率下降10%,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室顫就會心臟停博。所以,電除顫必須盡可能早,一旦除顫儀準備就緒,就直接除顫。除顫前電極放于右鎖骨下方2、3肋間,側電極放于左乳頭側腋中線.

3、開放氣道:判斷頸部無創傷,使患者的頭部偏向一側,用食指將固體異物鉤出,用指套或手指纏紗布清除口腔中的液體分泌物及鼻腔分泌物。然后用仰頭抬頦法或者托頜法使下頜--耳垂--地面成90°以盡可能打開氣道。

4、人工呼吸: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以30:2比例實施,每次人工呼吸持續吹氣約1秒鐘,正常吸氣約500~800ml,胸廓明顯隆起然后自然回收,避免過度通氣。

四、討論

近年來,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以致于近年來關于猝死的新聞層出不窮。據報道我國每年有180萬人死于猝死,心源性猝死占75%,而冠心病猝死占心源性猝死的90%以上,也就是說我國每年因冠心病而猝死的達120多萬人。細觀猝死定義:“因病突然死亡”,足以說明其過程之急速、危害之大。由此看來,控制猝死刻不容緩。

1、首先控制冠心病,給予擴冠抗凝營養心肌等對癥支持治療,并囑其勞逸結合、盡量心情舒暢、適度鍛煉、低鹽低脂飲食、戒煙,以防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更重要的是SMI,因為其無任何癥狀而被患者感知不了,從而被忽視,以致于SMI臨床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遠高于冠心病患者,是其的4至10倍。據報道[1],SMI占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因勞累誘發心肌缺血的75%:在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中,SMI高達84%,在AMI發生前后,30%患者存在著SMI。而SMI患者病死率為2%~3%。所以說,SMI心血管事件發病率更高、危害性更大。我們必須加大宣傳力度,盡可能使更多人知道SMI的危害性,如有不適及時就診。對于來院就診患者我們必須嚴密評估,給予動態心電圖等有效的檢查。并予以合理的生活指導。

2、猝死的院前急救唯一行之有效維持生命體征的手段就是心肺復蘇術,只有院前維持了基本的生命體征,才能談及入院后的高級復蘇,而心肺復蘇術易學易會,施救者可以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實施急救,而猝死的搶救黃金時間就是4~6分鐘,一旦呼吸心跳停止,60秒腦細胞就開始死亡,6分鐘后幾乎全部腦細胞死亡,造成大腦不可逆的損害,因此猝死一旦發生心肺復蘇必須在現場進行。美國之所以猝死急救成功率能達到7%左右,不光是因為美國AED分部廣,同時也是因為美國人基本上都掌握CPR,在我國掌握心肺復蘇術的非專業人員少之又少,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國猝死急救成功率不足1%.所以我們必須讓盡可能多的人掌握CPR,才能使更多的人得以搶救成功享受美好生活。

參考文獻

[1]周宏峰,張煜,無癥狀心肌缺血的研究進展[J].新醫學,2006/37(8):556-55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