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與法治課體驗式教學的實施探討

2020-08-16 10:34孔琴
青年生活 2020年30期
關鍵詞:政治參與自媒體

孔琴

摘要:進入自媒體時代后,公眾的政治參與訴求與能力主要以網絡空間場域作為主陣地顯現出來,但在主流媒體的聲音之外,負面輿情也頻頻針對某一專業機構的職能缺失而爆發,這種輿情中包含著隱藏在多元價值需求下極化、政治化、非理性化的聲音,解構主流媒體的權威性,消解政治合法性,對于此種輿情的衍生邏輯與引導機制分析是抗疫戰爭勝利的內在需求。

關鍵詞:自媒體;后真相;政治參與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1],客觀性是新聞的第一屬性,但是并不是唯一屬性。專業機構新聞常規的核心不是關于 “新聞的選擇性” ( selectivity of news) ,而是“新聞的創造性” ( creation of news) ,新聞是被生產出來的[2]。 也就是說專業機構新聞機構所產出的新聞并不單單是以客觀性為唯一指標,創造性也是影響新聞內容的變量之一。所謂創造性就是各方利益在專業新聞媒體的中介下進行利益平衡后的加工手段。但是與專業新聞機構不同,自媒體的生成機制是由單一的個體或利益群體進行新聞的生產以及傳播,這樣尚且對新聞的客觀性都難以保障,更遑論新聞的創造性。這種單一利益創造下的新聞更能代表某一階級(且更大可能是底層階級)的話語與價值取向。由此自媒體的新聞得到了力量不斷膨脹用以不斷解構主流話語權。因此,把握自媒體時代的輿情走向至關重要。

一、自媒體時代下負面輿情的危害

(一)解構主流話語權,動搖政治合法性。

習近平指出:“宣傳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的共同思想基礎?!盵3]構建主流媒體的作用就在于塑造社會主義同心圓在思想上的表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又是我國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理論呈現。在守好輿情大后方這場戰役中,要警惕區別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其他意識形態,如:犬儒主義、民粹主義以及自由主義。犬儒主義牽引下造成的公共政策信任危機甚至會直接影響行政效率,民粹主義造就的“網絡群氓”的反精英意識將矛頭直指政治精英,而可能會嫁接在自由主義上的西方和平演變企圖更是會對主流意識形態造成沖擊。

(二)背離公共理性,影響科學政策生成

正如羅爾斯所說:“作為公民自身的理性,它是公共的理性; 它的目標是公共的善和根本性的正義; 它的本性和內容是公共的?!盵4]公共理性的內核是建立在具有普遍意義的公眾利益之上,堅持“人本論”的中國共產黨在政策的制定上以最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為指向標,科學政策與公共理性作為一種正相關系,在公共理性缺失的前提下,少數社會、政治精英的個人理性不足以抵抗群體的意志,政策制定中的價值科學與制度科學就會受到負面輿情的影響,在此過程中產生的政策在合理性、合法性、可行性都會遭到破壞,過程中滋生的負面輿情又會不斷深化反過來更加強烈的破壞科學政策的生成。在疫情攻堅戰中,科學決策對中華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的過程有積極影響。

(三)民生問題政治化,加劇人民內部矛盾

正如馬克思所說“人民所奮斗爭取的一切,都是同他們的利益息息相關的”[5],人們一切行為的動因都可以用利益來解釋。利益與政治之間的關系可以說密不可分,人們在網絡上進行積極的意見表達,歸根到底是利用政治參與影響政治決策的過程,從而使自己的政治權利得以實現,從而獲得較為有利的利益分配。民生問題實質上是公眾對于政治權力進行資源合理性分配的意見表達,但是由于個別專業機構沒有能妥善的履行其政治職能,導致公眾信任異化,從而使民生問題通過利益鏈條以政治化。

二、對于輿情的引導

如前所述,作為非主流意識形態的次生輿情,其中包含著例如自由主義和犬儒主義等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不僅會消解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更會激化社會內部矛盾,因此,對于輿情的引導至關重要。

(一)構建網絡生態同心圓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所謂“同心圓”,就是在黨的領導下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動員各民族力量,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而為了構建網絡生態的同心圓,就需要多主體多方面多維度的介入,要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管理、企業履責、社會監督、網民自律等多協同構建同心圓的機制”[6]。要先發揮黨的向心力,堅持黨的網絡治理的領導作用,積極發揮黨員在各類媒體或互聯網企業中發揮黨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黨組織為戰斗堡壘,堅決打好網絡意識形態陣地戰。要廣泛發動群眾,走群眾路線,使群眾自覺自愿投身到社會監督的體制中來,發揮主人翁意識,在去偽存真的運動中彰顯自身歷史創造者的身份。要依靠主流媒體建立公信力,使主流媒體將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新聞報道中,做到主導性與主體性,政治性與學理性相結合,用縝密的邏輯與崇高的目標感染群眾,塑造群眾正確的價值觀。

(二)健全建設互聯網法制

此次負面輿情膨脹的重要原因就是互聯網法制不健全,導致人民只有技術賦權而沒有制度制約,在主體性膨脹的底色下,猶如回到了霍布斯所說的“自然狀態”,人與人之間是狼的社會,在互聯網世界中形成了一個無主權的社會,人與人之間是為了利益的敵對狀態。為了使輿情向優良的方向發展,至關重要的就是健全互聯網法制,將互聯網納入國家治理的范圍當中,消解“自然狀態”,使人民的主體性是在制度制約下的技術賦權,每個人都合理運用自身的權力。另一方面,規制自媒體,要將現實世界的法規和道德圭臬投射到互聯網建設當中,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于媒體建設的48字指導。

(三)提升公民政治參與能力

黨的十九大強調, “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 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人民作為政治參與中的主體,在網絡空間場域中依法行使權利的同時也要規制自身的政治行為。首先,人民應該具備在網絡信息洪流中去偽存真的鑒別能力,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自媒體時代,信息的真假同構性使人民常常受限于謠言,政府應當在規制自媒體的同時培養公民的信息鑒別能力,催動人民自身從信息的接受者到真相挖掘者的轉變。另外,政府應當回應人民日益增長的政治參與需求,為人民進入政治決策環節提供對等的公共信息,良好的物質保障與科學的制度流程,確保人民的政治需求得以實現,使人民在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選舉中實現從“網絡政治主體”到“理性政治主體的轉變”。

參考文獻:

[1] 劉宇軒,巢乃鵬.后真相時代的受眾心理與媒體策略[J].青年記者,2017(16):15-17.

[2] 李紅濤 : 《黃金年代的“十字路路口” : 〈生產新聞〉與新聞生產社會學的崛起》,《中國傳媒報告》2013 年第4 期。

[3]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3,50.

[4] 〔美〕約翰·羅爾斯: 《政治自由主義( 增訂 版) 》[M],南京: 譯林出版社,2011 ,197.

[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6] 人民日報評論員.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二論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國網信工作會議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8-04-23(01).

基金項目:

本論文為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管理服務課題“高校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微信公眾號平臺建設研究”項目成果。

猜你喜歡
政治參與自媒體
網絡對大學生政治參與影響的實證研究
我國大學生政治參與的現狀及對策分析
改善農村婦女政治參與對策研究
自媒體時代慕課對民辦院校高等化學教學的意義與影響
自媒體時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課改革路徑
“全民記者團”:濟南電視臺與“百姓記者”的“握手”實踐
大眾文摘期刊在互聯網環境下如何實現“內容突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