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方詩意電影的差異比較

2020-08-16 10:33李澤煜
青年生活 2020年30期
關鍵詞:中西方文化

李澤煜

摘要:中西方藝術因植根文化的生長環境不同而略有差異。本文旨在透過詩意電影這種小眾的、凸顯兩地文化特色的電影類型,對比中西方同一時期的詩意電影作品,在創作內容、創作風格、藝術創作精神方面挖掘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點,尋找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之處。

關鍵詞:中西方文化;詩意電影;創作比較

詩意電影,是一種風格。[1]導演通過對真實生活的體驗和審視,將“詩”的元素與電影的表現手段融合在一起,用樸實無華的鏡頭語言對詩意進行詮釋,往往給觀眾以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審美感受。詩意電影因厚值文化的成長環境不同,各呈現出獨特的美學風格。筆者以中西方電影里的詩意表達為線索,選取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西方兩部極具有代表性的詩意電影《小城之春》與《駁船阿塔蘭特號》,從創作內容、創作風格等方面對比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一、在創作內容方面中西方的差異

詩意電影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法國興起,當時的法國正面臨工廠關閉、工人失業等社會矛盾問題,更多的創作者將焦點落在社會現實上。讓·維果在《駁船阿塔蘭特號》中力圖以抒情的方式描繪社會圖景并展現一定的現實性,鄉下姑娘朱麗葉與船長完婚后一直漂泊在海上,迫于船長的管制靠岸也得不到自由的她偷跑進燈火通明的城市里,導演用一份“詩意”表現出朱麗葉追求個人幸福、實現個人價值的這份勇敢。與之相對比的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中國人民還飽受戰亂的疾苦,創作者的視角轉向了表現個體的生存狀態,而非闡釋個人價值。費穆的《小城之春》運用到以小見大的手法,將幾個人物既定在一個受戰亂影響的空間里,作為守舊者代表的禮言接受不了家庭沒落的現實與妻子的疏離而郁郁寡歡;作為革新者代表的戴秀接受不了自己受桎梏的現實;處于兩個立場之間的玉紋想與“外來者”玉忱離開但又礙于傳統的倫理觀。

可以看出,同是愛情題材的詩意電影,在內容上《駁船阿塔蘭特號》以彰顯個人價值及對個人情感的訴求為主,而《小城之春》則力求表現個體的生存狀態。這不僅是創作背景所造成的差異,更多的是文化理念的不同所帶來的。

二、在創作風格方面中西方的差異

1、對敘事的編排

同樣以寫意為主的電影,在敘事法則上還是存在較多不同?!缎〕侵骸肥苋寮宜枷氲膫惱碛^、自然含蓄的寫意風格等傳統文化影響,其敘事的邏輯順序較為開放。如設置一個全知全能的玉紋的視角去觀察整個事件的脈絡,心理活動反倒在事件開始之前,“我就沒想到他會來,他怎么知道我嫁在這”。如此反復又顛倒在理論上會讓敘事邏輯變的混亂,但實則符合了中國古典敘事文學中的“預敘”技巧,暗合更深層次的意蘊。[2]而《駁船阿塔蘭特號》受到法國古典主義文學體裁的界限和規律影響,可以充分地制造矛盾沖突,如朱麗葉在朱爾房間逗留船長吃醋后與朱爾的沖突、去酒吧之后船長與朱麗葉的矛盾等,用自然開展的矛盾沖突推動故事的發展。

2、對戲劇的繼承

《小城之春》繼承了中國傳統戲劇戲曲的意味,凸顯出中國傳統文化有別于西方文化的獨特之處。在電影里,導演充分借鑒了傳統戲劇舞臺的元素,無論實景搭建、演員走位還是拍攝視角,都與中國傳統舞臺劇的手法不謀而合。其畫面較為簡潔、干凈,導演充分利用起戲曲舞臺的虛擬性即不設置復雜的道具,給演員留出更多的情緒表演空間,同時運用強調的意味將關鍵道具多次凸顯以達到表意的目的,如影片多次出現玉紋送給玉忱的玉蘭花,讓觀眾在品味后獲得豐富雋永的審美感受。此外,室內戲都被導演安排成一幕幕的舞臺劇,演員將狹小的室內空間當成舞臺給熒幕前的觀眾現場表演,同時拍攝的視角也是模擬“臺下觀眾的視角”而來,更讓觀眾自覺地代入進舞臺戲劇的“看客”角色中來。

3、對詩意的書寫

因文化土壤的不同,在詩意的書寫方面中西方另有所不同。中國詩意電影借鑒古典詩文抒情、寫意、造境的手法,而西方詩意電影則從古典主義文學中汲取營養?!缎〕侵骸穼υ娦缘臍赓|、意境等元素進行了深度融合,在內部進行詩意的塑造,如片尾禮言玉紋目送三人遠去的全景鏡頭里,隨風而動的樹葉、空曠的環境與人物孤立的背影仿佛融在了一起,悠久綿長,在情景交融的意境里含有濃濃的詩的意味。此外,該片還利用傳統詩詞一詠三嘆的手法進行表意,如玉紋四次跟玉忱說“我去拿”“我給拿去,我就來”“我就來”“不,我就來”。而《駁船阿塔蘭特號》更多地利用蒙太奇這種外在的剪輯手法進行渲染,如朱爾收藏的留聲機、密封在罐子里的手的隱喻蒙太奇,船長與朱麗葉在不同空間思念彼此的平行蒙太奇,船長因為思念過度仿佛在水里看到自己妻子的心理蒙太奇,配合導演的畫面造型功底,穿著婚紗站在船首的新娘與孤零零的船只,寫實與抒情的手法融合,使影片富有詩意色彩。

三、在創作精神層次中西方的差異

自由與責任、個人價值與集體價值的選擇是中西方在藝術創作精神層次的差異?!缎〕侵骸肥苋寮颐缹W、道家美學、禪宗美學的影響,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也就是一個“和”字。[3]禮言對玉紋愛的成全讓他選擇自殺,玉紋對家庭的責任讓她選擇留下,玉忱對倫理道德的堅持也讓他選擇離開,這其中因責任放棄對愛情的向往、因家庭意識犧牲個人情感的精神正是對傳統的一種堅守。而《駁船阿塔蘭特號》則受西方人權精神的影響——追求自由、實現個人價值,從展現矛盾沖突的非和諧的角度進行展現,這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朱麗葉在厭倦駁船生活時選擇獨自乘車去巴黎、船長得知朱麗葉私自去巴黎后竟會下令開船不等待朱麗葉,就是因為對他們來說,對自由的追求要高于目前所承擔的責任,個體價值也要高于集體價值,以上兩方的比較很清晰地揭示了中西方藝術創作的差異。

四、結語

創作背景、文化特色和藝術精神的差異,使得相同題材的藝術作品有較多的不同之處。筆者借詩意電影這個具體的點去比較中西方的文化,同時也意識到創作者在尊重、吸收西方優秀文化的同時,應將視角關注在傳統文化上,如詩意電影里的詩性,以創作出更加具有本土特色、中國風格的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1]王國平.論詩電影[J].當代電影,1985(06):40-47.

[2]劉思.《小城之春》的詩化敘事策略研究[J].電影文學,2014(18):35-36.

[3]卞曉丹.中西方藝術精神異同的比較與研究[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7(03):70-72.

猜你喜歡
中西方文化
中西方文化背景對英語閱讀理解的影響
和而不同的感官饕餮盛宴
英語閱讀開啟中西文化之門
中西方鋼琴藝術的文化融合研究
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中西方禁忌文化比較
中西方山水畫風的審美差異淺析
Culture time板塊內容的思考與探索
由禁忌語探索中西文化異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