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皮經肝膽囊穿刺引流術治療急性膽囊炎的臨床療效分析

2020-08-16 01:57冷亞飛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6期
關鍵詞:治療效果

冷亞飛

【摘 要】目的:探究使用經皮經肝膽囊穿刺引流術的方式來治療高危急性膽囊炎所產生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間接受治療的高危急性膽囊炎患者共60例,將其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實驗組的30例患者使用經皮經肝膽囊穿刺引流術后行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急診手術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時間、術后住院治療時間以及術后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時間、術后住院治療時間以及術后治療效果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高危急性膽囊炎患者行經皮經肝膽囊穿刺引流術進行治療,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術后的治療效果,并且有助于患者術后的身體恢復。

【關鍵詞】經皮經肝膽囊穿刺引流術;高危急性膽囊炎;治療效果

急性膽囊炎是常見的一種急腹癥,它是由膽囊堵塞以及細菌感染而形成的膽囊炎癥,主要臨床表現為右上腹疼痛、發熱、惡心、嘔吐等,其有效治療方法是急診手術,目前首選的方式為急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然而圍手術期死亡率較高,約3.7%-41%。經皮經肝膽囊穿刺引流術(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聯合擇期LC也是可選擇的治療方式之一。PTGBD能有效緩解癥狀,控制疾病進展;待膽囊急性炎癥消退并且經過完善術前準備,擇期LC手術風險較急診手術風險明顯降低[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 2017 年 10月至 2019 年 10月期間急性膽囊炎行PTGBD聯合擇期LC的患者共30 例,病人行PTGBD聯合擇期LC的指征如下:(1)腹痛癥狀持續時間大于72h,(2)合并糖尿病等基礎疾病且控制不佳或者急性器官功能損害如肺部感染、血壓降低等。根據以上標準,選擇同期行急診LC的病人30例作為對照組。實驗組患者中男性有 17 例,女性有 13 例,年齡范圍為 25~80 歲,平均年齡為(51.1±1.1)歲,患者病史為 1~7年,其平均病史為(3.1±0.4)年;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有 16 例,女性有 14 例,年齡范圍為 26~81 歲,平均年齡為(52.1±1.2)歲,患者病史為 1~9 年,其平均病史為(3.5±0.6)年。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0)。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急診LC:采取仰臥位,氣管插管全麻后,于肚臍上方 3 厘米處做切口,將腹腔鏡放入其中,通過腹腔鏡對患者腹部臟器進行探測來觀察腹腔中的情況,后用超聲刀將膽囊周圍粘連組織進行分離,逐步切除膽囊,最后對患者進行傷口止血和縫合。實驗組患者首先進行彩超檢查從而確定穿刺為止,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使用 18G 套管針經皮經肝刺入膽囊,確認抽出膽汁后引入導絲,然后循導絲放入引流管,縫線固定,引流管外接引流袋,并取4ml膽汁送細菌、真菌培養。給予抗感染、對癥等保守治療,待患者癥狀完全緩解后安排出院,期間積極完善術前準備,穿刺2月后再次入院行擇期LC手術,手術步驟同上。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 SPSS 21.0 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數據進行詳細分析,計量資料用() 表示,使用 t 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使用卡方檢驗,當 P<0.05 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相關參數

實驗組行PTGBD平均時間為20分鐘,PTGBD相關并發癥主要包括出血、膽囊穿孔、膽汁性腹膜炎、寒戰發熱,經保守治療均在1天內完全控制,PTGBD后3天內癥狀控制率100%,PTGBD平均住院時間為5—7天,擇期2月后行LC手術。實驗組LC手術時間為(78.36±6.88)min,顯著低于對照組(112.31±7.12)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LC手術中出血量為(9.81±1.02)mL,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5.33±2.35)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LC相關參數見表一。上述結果提示:經過PTGBD控制癥狀后,擇期行LC手術損傷較急診LC明顯降低。

2.2LC圍手術期參數

實驗組平均腹腔引流管放置時間為(3.11±1.01)天,顯著低于對照組的(5.62±2.11)天;實驗組LC圍手術期住院時間為(4.21±2.11)天,顯著短于對照組的(7.83±2.67)天。上述結果提示經PTGBD聯合擇期LC并發癥顯著低于急診LC。兩組LC圍手術期參數對比見表二。

3 討論

對于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的急性膽囊炎需緊急外科手術,否則容易進展為膽囊穿孔、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嚴重威脅生命。而癥狀發作3天以上的急性炎癥期,膽囊嚴重水腫,與周圍組織粘連,膽囊三角結構不清,導致急診LC手術難度增大,手術風險及中轉開腹率增加;同時對于合并有基礎疾病及急性器官功能不全的病人,因無法進行充分的術前準備,導致手術風險明顯增加,以上均是急診手術圍手術期死亡率高的原因。

PTGBD操作創傷及對機體環境影響很小,對于上述高危病人手術風險小,安全性高。且PTGBD對于急性膽囊炎病人治療效果好,本研究結果提示PTGBD對于急診膽囊炎癥狀控制率可達100%。而且,病人行PTGBD后可有充足的術前準備時間和急性炎癥消退時間,擇期行LC使手術創傷和風險較急診LC明顯降低[2]。

綜上所述,對急性炎癥時間長、合并基礎疾病或急性器官功能不全的高危病人,PTGBD聯合擇期LC手術癥狀控制率與急診LC相同,但手術創傷和風險明顯降低,術后恢復快,是可選擇的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劉明輝,馬良,傅繼寧.經皮經肝膽囊穿刺引流術治療危重急性膽囊炎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30):15-15.

羅來福,張新亞.經皮經肝膽囊穿刺引流聯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高齡急性化膿性膽囊炎[J].肝膽外科雜志,2019,27(3):214-216.

猜你喜歡
治療效果
比較胸腔鏡與開胸手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治療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