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劑量阿司匹林在腦梗死急性期臨床應用效果觀察

2020-08-16 01:57邱萌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6期
關鍵詞:不同劑量臨床應用阿司匹林

邱萌

【摘 要】目的:查究不同劑量阿司匹林在腦梗死急性期臨床應用效果。方法:抽樣調查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腦梗死急性期患者進行研究,分組,均使用阿司匹林進行治療,但用藥劑量不同,以對照兩組的臨床治療的相關數據資料。結果:治療后,對照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C反應蛋白水平明顯高于觀察組,組間數據在統計學方面存在意義(P<0.05)。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高于觀察組,組間數據在統計學方面存在意義(P<0.05)。結論:大劑量阿司匹林治療腦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臨床治療較佳。

【關鍵詞】不同劑量;阿司匹林;腦梗死急性期;臨床應用

腦梗死急性期[1]屬于臨床治療中較為普遍的一種神經病癥,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發病的,損傷患者的機體,具備致殘率高、發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征,對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有文獻資料[2]指出:動脈血栓早期形成的最大致病因是機體中血小板的活性與活化增高異常。對腦梗死急性期患者進行早期干預既能夠有效避免患者的血栓擴大,又能夠溶解已有血栓,有效減輕患者的腦組織損傷?,F階段,在腦梗死急性期臨床治療過程中,阿司匹林屬于一種常用藥物,能夠降低抗血小板活性,有利于抗血小板聚集,療效較理想,但爭議較明顯。筆者節選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納入治療的80例腦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相關資料,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7年1月—2018年12月時間段內我院接診的患者中,揀選出80例腦梗死急性期患者進行調查分析?;颊呔鶟M足《腦梗死急性期臨床診斷標準》中的診斷要求,全部患者均通過顱腦CT或者是MRI確診。存在出血性疾病、消化性潰瘍、心功能障礙、自身免疫性疾病、腎功能障礙、肝功能障礙、7d內使用過糖皮質激素與抗凝劑治療等類型疾病的患者無法納入本次探究范疇。80例患者實施分組,為觀察組、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由女性16例、男性24例組成,年齡跨度范圍是46—73歲,年齡中間值是(60.4±4.5)歲;對照組由女性15例、男性25例組成,年齡跨度范圍是44—75歲,年齡中間值是(61.3±4.7)歲。對照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性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查究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研究對象均事先知情且同意參與。

1.2 方法 患者住院后均接受對癥治療。給予對照組阿司匹林(生產單位: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0354),用藥劑量為100mg/次,1次/d,再給予患者丹參注射液20ml+胞磷膽堿注射液0.75g,靜脈滴注;在對照組患者治療方案的基礎上,調整觀察組阿司匹林的用藥劑量,300mg/次,1次/d。兩者患者需連續治療4周,伴有糖尿病的患者需增加胰島素用藥,伴有高血壓的患者需增加降壓藥物用藥,若是患者在用藥治療過程中存在反酸、腹部不適等癥狀,可實施奧美拉唑治療。

1.3 評估指標以《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為依據評估患者治療前與出院時的神經功能缺損,總分共45分,分數越低說明神經功能的改善就越明顯。統計對照兩組患者的C反應蛋白水平與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此次觀察研究有關的數據資料輸入到軟件SPSS 20.0中,通過()形式體現相關計量資料,并開展t檢驗,計數資料需完成檢驗,兩者間的數據差異性較大,在統計學方面存在意義(P<0.05)。

2 結果

2.1 對照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與C反應蛋白水平 治療前,對照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C反應蛋白水平與觀察組的數據差異不顯著,在統計學方面未見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C反應蛋白水平明顯高于觀察組,組間數據在統計學方面存在意義(P<0.05)。詳細情況如表一:

2.2 對照不良反應發生率對照組中,5例大便隱血,3例胃腸道刺激,不良反應發生率是20%,觀察組中,2例大便隱血,1例胃腸道刺激,不良反應發生率是7.5%,組間數據在統計學方面存在意義(P<0.05)。

3 討論

腦梗死急性期屬于神經科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患者多存在缺血性壞死、腦組織缺氧等癥狀,其病因主要是血小板聚集、腦動脈管壁粗糙、腦部血液循環障礙以及管腔狹窄等造成血管腔阻塞,影響腦血液的供應,導致患者的腦組織存在生理性損傷[3]。腦梗死急性期的致死致殘率較高,一旦治療不及時,會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加重患者家屬的生活負擔。腦梗死急性期發病后,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幫助患者的腦血管循壞及時恢復,溶解血管阻塞,恢復血管循環的通暢性。若是患者治療不及時,極易導致患者出現灌注性損傷,嚴重時可導致患者酸中毒與腦細胞損傷。

阿司匹林[4]屬于環氧化酶-2抑制劑的一種,能夠有效阻礙患者機體中血栓素的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可對患者的神經功能產生保護作用,大大降低患者血栓的發生率。

本次探究活動中,觀察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好于對照組,差異性較大,保有統計學意義(P<0.05)。和現有的王淑芳[5]等人的研究結果差異不大。

綜上所述,腦梗死急性期患者臨床治療中使用大劑量阿司匹林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缺損病情,具備較高的安全性,療效優于小劑量用藥,可在臨床治療中大范圍推廣。

參考文獻

覃巖銘. 不同劑量阿司匹林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比較研究[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03):52-53.

竇曉娜,韓敬,曹穎. 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治療腦梗死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2017,12(03):114-116.

江齊群,馬丹,王興山. 阿司匹林治療老年急性腦梗死的最佳劑量觀察[J]. 錦州醫科大學學報,2017,38(02):16-19.

高燕. 阿司匹林及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聯合應用治療腦梗死的臨床觀察[D].吉林大學,2015.

王淑芳,蓋國海. 通心絡膠囊聯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療輕度腦梗死急性期120例臨床觀察[J]. 河北中醫,2014,36(08):1215-1217.

猜你喜歡
不同劑量臨床應用阿司匹林
Me & Miss Bee
餐前還是飯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不同劑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療效
觀察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
渭南地區道地藥材沙苑子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