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干預及早期康復在腦血管病的應用及效果觀察分析

2020-08-16 14:00慕皓俠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6期
關鍵詞:早期康復腦血管病護理干預

慕皓俠

【摘 要】目的:探究腦血管病患者采用護理干預與早期康復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80例腦血管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化原則分成兩組,對照組(n=40)實施常規護理,試驗組(n=40)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肢體運動功能。結果:試驗組護理后肢體運動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腦血管病患者采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效果顯著,有利于改善肢體運動功能,建議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腦血管病;早期康復;肢體運動功能;護理干預

腦血管病是發生于腦部血管,由于顱內血液循環障礙而導致腦組織損害的疾病[1]。資料顯示[2],腦血管病泛指腦部血管的各種疾病,如血栓形成、腦動脈炎、腦動脈粥樣硬化和顱內血管畸形等,致殘率與致死率均較高。有學者研究表明[3],腦血管病發病急、并發癥發生率高,病情嚴重時甚至可致死,因此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療。早期防治腦血管病并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既能使患者運動、認知功能得到有效改善,還可降低疾病突發率與復發率,保證患者生命安全?;诖?,現將本院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80例腦血管病患者納為研究樣本,探討常規護理、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的臨床可行性,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選取的80例患者經臨床診斷均確診為腦血管病,樣本入組起始時間為2018年6月,截止時間為2019年6月,均分成兩組各40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1~55歲,平均(47.12±2.58)歲。試驗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40~54歲,平均(47.05±2.4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對比價值。

1.2 方法

對照組:提供常規護理,內容為: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主動進行自我介紹、給予患者精神安慰、環境護理、對患者生命體征加強觀察及開展健康知識宣教等。

試驗組:提供早期康復護理干預:(1)健康宣教:將疾病有關知識制成健康教育宣傳手冊,發放給患者與家屬,手冊內圖文并茂,使患者、家屬盡快了解疾病有關知識,主動配合治療;另外,護理人員還要與患者加強交流,將相關醫學知識、康復期保健及理療等知識告知患者,使其保健能力得到提高,建立康復信心。(2)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合理評估每位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態,制定個體化心理護理,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使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情緒;康復后期,盡可能滿足想回家患者的要求,并教會家屬一定的護理技巧,使之做好家庭護理。(3)功能康復訓練: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制定康復訓練方案,有效預防下肢靜脈血栓與肺部感染;引導患者開展四肢關節被動活動,每日按摩肌肉2~3次,避免肢體攣縮或畸形。幫助患者用健手照顧患手,鼓勵患者獨立翻身與坐起,還可指導患者坐輪椅移動;告知患者盡可能做力所能及的事,使之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鼓勵患者每日開展步行訓練,訓練時控制好重心,保持正確步態;若患者失語,還需開展語言訓練,由簡單的發音訓練開始,到單字、單詞、長句等,配合開展饒舌訓練;與患者密切交流,使患者語言功能得到鍛煉,進而早日康復。(4)出院指導:患者出院時進行出院指導,囑咐患者每日堅持訓練;告知家屬建立無障礙設施,使患者處于良好康復及休養環境中;選擇低脂、低鹽、清淡、適量蛋白質、高纖維素與高維生素食物,維持大便通暢;提醒患者規律生活,戒煙戒酒。

1.3 觀察指標

參考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定量表[4]對兩組運動功能進行評價,評分與運動功能呈正比。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處理數據, 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照組護理后Fugl-Meyer評分低于試驗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不斷改變及精神壓力的逐漸增加,腦血管病發生率越來越高,且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5]。何小燕[6]研究發現,腦血管病是造成人類死亡主要疾病之一,而遺留嚴重殘疾的患者占比為50~70%,因此會給家庭與社會帶來沉重負擔。目前臨床對腦血管疾病的干預除了對癥治療外,更重要的是患者、家屬的自主干預,然而目前一些患者與家屬對腦血管疾病知識缺乏了解,外加患者心理負擔較重,因此無法實現患者自我護理,這對提高康復效果十分不利。

張麗娟,陳春光[7]研究認為,對腦血管疾病患者采取干預措施時,應充分重視護理干預,尤其是早期康復護理,由疾病知識、飲食、心理情緒和康復訓練等方面開展早期康復護理,能糾正患者錯誤的認知,增加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度,從而主動配合治療、護理,達到盡早康復的目的。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與護理后的對照組相比,試驗組Fugl-Meyer評分明顯提高,說明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生理功能,并幫助患者提高肢體運動功能,使患者早日康復出院。

總之,腦血管疾病患者臨床護理中采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實用性強,適合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杜美芳.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在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17):3324-3325.

陳秋麗.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功能康復及并發癥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12):136.

賀媛.早期康復護理應用于腦血管疾病患者的作用探討[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9,10(10):58-59.

趙永靜.160例急性腦血管病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8):105-106.

易懷榮.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在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03):455-456.

何小燕.護理干預對腦血管偏癱患者早期功能康復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6):213-215.

張麗娟,陳春光.早期康復護理對腦血管病偏癱患者生活能力及肢體功能的影響[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6,33(02):204-205.

猜你喜歡
早期康復腦血管病護理干預
針對腦出血病人早期康復中肢體功能復健的思考與探討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評價
嚴重創傷患者的急診急救護理干預分析
腦出血患者早期康復治療體會
腦血管病與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相關性分析
超聲掃描心腦血管治療儀治療急性腦血管病50例
益氣祛瘀丸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