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預防接種不良反應護理管理效果

2020-08-16 18:12梁艷萍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6期
關鍵詞:不良反應護理

梁艷萍

【摘 要】目的:研究兒童預防接種不良反應護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選擇我接種門診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進行預防接種的兒童164例,按照接種時間順序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8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管理模式,研究組采用精細化護理管理模式。比較兩組兒童不良反應與滿意度情況。結果:研究組1.22%不良反應顯著少于對照組7.32%,研究組92.68%滿意度情況顯著高于對照組75.6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對兒童預防接種實施精細化護理管理,能夠顯著降低兒童的不良反應,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兒童預防接種;不良反應;護理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我接種門診進行預防接種的兒童164例,按照接種時間順序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82例。

兩組兒童均通過臨床專業醫師診斷可預防接種,兒童監護人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排除有影響接種效果疾病存在,存在家屬溝通障礙、文盲、不愿配合者,臨床資料不全者,有嚴重心、腦、腎等原發疾病不能接種的兒童。其中對照組男42例,女40例,年齡為0.5~6.5歲,平均年齡為(3.1±0.4)歲,研究組男41例,女41例,年齡為0.2~6.7歲,平均年齡為(3.1±0.3)歲。對比兩組兒童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在注射前指導兒童家屬擺放正確注射體位,向其家屬宣教接種知識,對接種兒童使用溫柔的語言,降低負性情緒的發生率,并建立觀察室,注射完成后需要觀察一定時間。研究組采用精細化護理管理模式。

包括:(1)對首次接種的家屬講解預防接種知識,介紹接種時間、相關疫苗的禁忌及注意事項。接種前兒童需要良好的健康狀態,嚴禁有發熱咳嗽等癥狀;為首次接種的兒童建立檔案,完善相關資料,接種前詢問兒童身體狀況,兒童家屬需要簽署知情同意書。(2)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在與之進行交流時,要保持溫和態度,取得患者信任,使兒童及家長感覺自身得到了尊重,從而改變自身心態,配合醫生、護士完成接種。第一次見面時,一定要留下良好印象,并且用心傾聽其內心想法,對兒童增加一點理解和遷就,增加接種中的依從率。(3)在注射前檢查疫苗是否正確,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通過鼓勵兒童,消除其不良情緒,增加接種成功率。(4)接種期間與接種兒童進行溝通,適當轉移其注意力,緩解一定的緊張情緒,注射動作應輕柔,不可過快;并在接種后進行壓迫止血,觀察半小時,保證注射部位的清潔。(5)接種后需要注意休息,需要提高維生素與高蛋白的攝入,改善兒童的抵抗力;降低油膩食物的攝入,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接種完成后注意保持注射部位清潔干燥,對有過敏者或出現異常者,立即就醫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不良反應及滿意度的情況。通過自制問卷調查,讓患兒家屬再對接種期間的護理服務滿意情況進行打分。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價方法: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偡?00,分為滿意≥80;一般≥60;不滿意<60。滿意度=(滿意+一般)/例數×100%。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發熱乏力+惡心嘔吐+腹瀉腹脹+全身紅斑)/例數×100%[3]。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以[n(%)]表示計數資料,行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

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研究組1.22%顯著少于對照組7.3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預防接種不良反應發生的因素除與疫苗本身安全性、受種者的個體差異有關外,還與家長/監護人對免疫知識的認知水平、接種人員的素質技能、疫苗的冷鏈管理等各個環節的護理管理密切相關。該次調查結果顯示:2010年不良反應發生率0.226%,2011年不良反應發生率0.109%,2012年不良反應發生率0.033%,由此可見預防接種過程中未實施護理管理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實施護理管理高;基礎免疫不良反應8例,加強免疫不良反應2例。因為基礎免疫要求在兒童1周歲內完成而加強免疫則在兒童18個月后進行,基礎免疫不良反應比加強免疫高,說明預防接種過程實施護理管理能提高家長/監護人對兒童計劃免疫知識的認知水平,并且能降低預防接種不良反應發生。所以做好預防接種過程中的護理管理可以創造最佳接種狀態,減少接種后不良反應的發生,提高免疫接種率和免疫成功率的預期目標。1采用一對一方式向家長/監護人介紹兒童計劃免疫知識及預防接種的有關注意事項。結合圖片和宣傳手冊、廣播、電視等進行廣泛宣傳,提高家長/監護人對兒童計劃免疫知識的認知水平,使之認識到計劃免疫的重要性,主動帶兒童接受預防接種。耐心向家長/監護人解釋預防接種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指導他們對疫苗接種后反應的觀察和處理方法,增強家長對預防接種的信心,避免醫療糾紛,確保接種工作順利進行。但也有極個別的嚴重的偶合反應或疫苗引起的機體反應,家長/監護人接種前應如實反映兒童的既往疾病史、過敏史、既往接種疫苗不良反應史、家族史及目前健康情況,當接種對象的機體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或處于某種病理狀態時應暫緩接種,避免偶合反應發生。2接種人員的素質和技能管理。接種人員應通過繼續教育不斷更新、提高理論和技術水平,提高安全責任感;嚴格篩查出接種禁忌癥或緩種接種對象,按免疫程序規范接種,避免接種后不良反應發生;認真遵守操作規程和技術規范,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選擇正確的接種部位、途徑和劑量。3疫苗的管理。為確保疫苗質量和預防接種安全必須使用合格疫苗,通過正規渠道和規范流程領取疫苗;嚴格做好疫苗的運輸與保存的冷鏈要求,否則不但降低疫苗的免疫原性,也增加了反應性;每日監測溫度并做好記錄,預防接種過程保證“苗不離冰”,疫苗打開后30min內用完。

綜上所述,采取常規接種過程使用規范的護理辦法,不僅嚴格要求了醫護人員同時也使預防接種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降低,讓兒童預防接種更加具有安全性、有效性,故未來兒童預防接種時應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費學巖.兒童預防接種不良反應護理管理效果評價[J].飲食保健,2016,3(13):175-176.

張怡.兒童預防接種不良反應護理管理效果評價探討[J].飲食保健,2016,3(11):137-138.

猜你喜歡
不良反應護理
舒適護理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綜合護理干預對首次機采血小板獻血者持續獻血應用效果分析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紫杉醇脂質體治療婦科惡性腫瘤分析
中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中醫護理在社區護理中的應用
中西醫結合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護理干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