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科護理安全管理路徑在規范化培訓護士中的應用研究

2020-08-16 18:12羅淑英陳敬國盧賢秀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6期
關鍵詞:兒科護理規范化培訓應用研究

羅淑英 陳敬國 盧賢秀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兒科護理安全管理路徑實施在兒科護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挑選了兒科室新入職的30名新護士為研究對象,并根據隨機數理法對其進行了分組,即實驗組與對照組。其中,予以對照組新護士常規護理方法,實驗組新護士則是主要接受以兒科護理安全內容為主的臨床護理路徑培訓。然后分別對比兩組護理人員工作能力、培訓效果、不良事件發生率以及新護士對培訓的滿意度。結果:采用以兒科護理安全內容為主的臨床護理路徑培訓實驗組,其護理人員在工作能力、培訓效果、不良事件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方面,均優于采用常規護理培訓的對照組護理人員,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兒科護理安全內容制成臨床護理路徑中,并且加大對新護士進行相關培訓,可有效提高護士能力,提高新護士安全認知,促進臨床教學質量,保證了護理安全,對教學雙方積極性與培訓效果的滿意度進一步提升,達到快速規范化培訓的目的。

【關鍵詞】兒科護理;安全管理路徑;規范化培訓;護士;應用研究

因小兒生理發育未完善,所以其在夏秋換季期間容易出現病癥病癥,而導致這一病癥最為直接的原因便是細菌感染、病毒,再加之小兒自身消化系統免力低等,極易出現病癥。而兒科患者因其年齡較小、自理能力差等因素,使得其對于病癥的認知度不高。再加上部分家長并不具有相關護理知識,使得兒科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極易出現各類并發癥。對此,為了能夠有效提高醫院護理質量,將護理安全管理與臨床護理路徑進行了有效結合,并將其大力實施于新入職護理的培訓當中,為減少兒科患者的安全隱患而貢獻力量。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通過對兩組新入職護士實施不同的護理方式來對其培訓方法的實施效果進行驗證,獲得了良好結果,具體如下所示: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選取了2018年新入職的30名護士為研究對象,并且根據隨機數理法將其平均分為兩組,每組15例對象。其中,實驗組15名護士中,中專學歷2人,大專學歷10人,本科學歷3人,年齡處于20~24歲范圍內,平均年齡(21.3±1.25)歲。對照組15例新入職護士中,中專學歷4名,大專學歷8人,本科學歷3人,年齡處于21~24歲范圍內,平均年齡(21.1±1.20)歲。兩組研究對象無論是年齡,學歷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性,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予以對象組護理人員常規護理培訓,即:給藥護理、查房護理、消毒護理等。

而實驗組則應用了以兒科護理安全管理為核心的培訓路徑,其具體包括了:

(1)個性化心理護理

因患兒年齡較小,正處于生長發育的初級階段,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并不能夠承受病癥所帶來的疼痛感,一部分擁有獨立思維的患兒便會出現任性行為,但無論哪個年齡段,患兒均會出現明顯的對父母的強烈依賴性,當父母為其病癥出現明顯情緒波動,患兒也會同樣出現情緒上的變化。對此,醫護人員要提前對患兒家長做好健康宣傳,使其能夠提前對小兒病癥有一個地認識,然后在將治療方法與護理方法一一介紹予患兒家屬,并將治療后可能出現的反應進行詳細說明,使患兒家長能夠有一個深刻的認知,進而能夠配合醫護人員來調動患兒的治療積極性,提高治療效果。

(2)給藥護理

因患兒年齡較小,所以多數病癥治療是采取藥物治療,但因某些藥物氣味過大使得患兒出現排斥服藥現象,這里護理人員需要采取以下方法來提高患兒用藥護理:采用一些患兒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轉移其對于藥物服用的恐懼感及對醫護人員的排斥行為。與家長配合,共同去引導患兒并鼓勵其勇敢服用藥物,可將一同需要服藥的患兒集中在一起,然后選取一個服藥依從性最高的患兒為其中榜樣,鼓勵患兒去進行模仿,并遵從用藥護理行為,進而提高患兒用藥護理質量,使患兒能夠早日康復。

(3)環境衛生干預

導致小兒病癥最主要的因素便是病毒及細菌感染,因此在治療期間,醫護人員要保證患兒病房空氣流通性,并定期進行消毒處理。除此之外,還要保證室內溫度與濕度,最大限度內保證患兒治療期間的舒適性,提高其生活質量,進而加速病情恢復。

(4)飲食護理干預

醫護人員要對患兒進行禁食或者調整飲食的決定時,需要按照患兒實際情況來進行確定,主要是為了給患兒一個休息與調整的時間。在患兒逐漸好轉后,可先以米粥或易消化的奶粉來喂食患兒,逐次增加食物的濃度,直到其可以正常進行飲食。在治療期間,醫護人員要保證患兒飲食健康、營養。

(5)輸液護理干預

患兒在進行入院檢查時,主治醫生會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治療方案,因患兒出現病癥后,惡心嘔吐,腹瀉嚴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現象,對此醫護人員要對患兒進行補液。因患兒年齡較小,所以要嚴格按照規定來對患兒進行輸液操作,如果患兒哭鬧不止,可予以其適量鎮靜劑,保證補液治療可以順利進行。此外,醫護人員要加大對輸液的患兒巡視,注意觀察其臨床反應,并保證患兒安全。

(6)其他護理培訓

大致可分為環境設施、消防安全、治療環境安全。其細分則包括了安全培訓、常用藥物安全應用管理、高危藥品管理、搶救車管理、身體識別、健康教育等培訓內容。

2 結果

2.1 兩組新護士不良事件發生率

由上表1可以得知,采用以兒科護理安全管理為核心培訓路徑的實驗組,其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優于使用常規培訓方法的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新護士培訓滿意度

由上表2可以得知,采用以兒科護理安全管理為核心培訓路徑的實驗組,其護理培訓滿意度顯著優于使用常規培訓方法的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將安全管理路徑應用新護士規范化培訓中,使安全教學內容規范、有標準,運用統一路徑表單內容計劃與時間安排,減少人科后各自帶教老師對帶教知識點講授的隨機性,不全面性,造成教學目標不完成或偏差、有遺漏,影響教學質量,從而也影響新護士安全認知。在提高教學能力同時,日常安全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培訓效果得到提升。

制定的兒科常用護理操作路徑表單,充分發揮臨床護士的實踐工作經驗優點,充分調動護士參與熱情,使制定的路徑表考慮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更詳細、問題解決更規范,增強護士主人翁意識,體現了自身工作價值,促進臨床教學質量提升并達到帶教雙方滿意度提升目的。

護理安全路徑實施,減少了不規范行為發生的可能性,在增加臨床護理行為安全性同時,使護理環節質量得到控制、護理終末質量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劉愛娟,王會會,宋紅芳.帶教護士教學工作質量綜合評價體系對提升兒科臨床護士帶教質量的效果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03):135-137.

張風.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模式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J].系統醫學,2019,4(03):168-170.

牛燕燕.持續質量管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23):157.

朱靜露,曾冰英,陳穎萍,高潔.兒科護理安全管理路徑在新護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18,40(03):149-150.

猜你喜歡
兒科護理規范化培訓應用研究
AG接入技術在固網NGN的應用研究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非語言性溝通在兒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
兒科臨床護理常見風險因素及應對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