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愛發光?讓笑綻放

2020-08-18 09:30黃旭萍
教師·上 2020年6期
關鍵詞:談心樹人溝通

黃旭萍

摘 要:文章講述了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特殊學生個體的經歷。通過傾聽和多次談心,教師發現學生小飛不能正確認知自己與同學的關系,雖然他期待盡快融入集體,但由于沒有掌握有效的溝通方式,逐漸形成了缺乏自信、不能充分悅納自己的心理傾向。在仔細研究心育對策后,教師借助家訪逐步幫助小飛改善家庭教育氛圍,并為小飛與同學相處創造條件。最終,他敞開了心扉,學習變得積極、態度變得友好,臉上終于綻放了久違的笑容。

關鍵詞:談心;溝通;心理健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26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11-21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16-0013-02

據說二戰時期,美國人民飽受戰爭帶來的心靈煎熬,當時的總統羅斯福開通了“爐邊夜話”這樣一個廣播節目。寒冷的深夜,總統坐在爐火邊,用電波架起與民眾溝通的橋梁。他的舉動就像一股暖流溫暖著人們那顆受傷的心??偨y主動拉近與民眾的距離,通過對話和交流解開了陷入困境者的心結,為他們帶來生活的希望??梢?,情感、語言上的交流對維護人們心理健康的作用有多大。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把健康定義為: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

作為一位長期在班主任工作崗位上的教師,筆者同時也是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者。近十多年來,筆者陸續參加了市教育系統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訓。通過心理健康C證、B證和A證的培訓學習,筆者對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初步的認識。判定學生的健康與不健康,我們不能單一從他的衣食住行和身體方面來看。我們不能總把健康定義為身體健康,而無視人們心理上的疾病。以下便是筆者遇到的案例。

一、學生基本情況

小飛今年11歲,是筆者所帶班級的一名男同學,四年級從民辦學校轉來。該生家住我市開發區一個比較偏僻的農村,屬于外來人口居住的地方,周邊治安比較混亂。他父母都是外來務工人員,父親從事司機工作,母親在附近企業打工,家庭經濟收入在農村處于中等水平。他五六歲時便與父母分開,隨奶奶在老家生活,起初在外來務工者子弟學校上學,四年級才插班到廣東省中山市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三小學(以下簡稱“我?!保?。該生學習成績不好,上課時注意力易分散,小動作多,受批評后反應激烈,常與教師頂嘴,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與他融洽相處的同學不多。雖然他在班中年齡偏大,但心智卻不夠成熟,還常常做一些荒唐的舉動來取悅他人。他總想盡快融入集體,可是又沒有掌握有效的溝通方式,這些問題使他不能很好地適應班級生活,情緒壓抑,終日不見笑容。

根據表象分析可知,小飛在學習生活、與人相處中與自身意愿背離而產生內心沖突,并因此產生不良情緒。雖然不良情緒持續時間較短、社會功能影響程度較輕,也沒有泛化到其他行為中,但小飛很難自行化解。小飛的心理肯定存在一些問題,那是什么內在因素讓其產生了上述不良行為,進而誘發了內心沖突呢?帶著疑問,筆者走進了小飛的家。

初次家訪,與小飛父母溝通后得知:①促使因素:小飛父母經常拿他和鄰居家的孩子作比較,挫傷了其積極性,打擊了他的自信心。②心理因素:小飛5歲以前由奶奶撫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與父母的親子關系,加之親子之間的溝通不夠。這一成長過程中的負性經歷導致他出現了認知偏差。加之該生自控能力差,言行缺乏前后一致性,沒有掌握解決問題的技巧。③社會文化因素:該生有不能充分悅納自己的心理傾向,這與家庭教養方式有一定關聯。作為他的班主任,筆者想通過若干次的交談,讓小飛重新認識自我,幫助他建立自信,最終達到與他人正常交往的目標。交流中,筆者認真地給家長分析小飛的成長誤區: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長期,父母的缺位造成親子關系不和諧,而父母因對自己孩子的認識不足而產生過高期望值,導致孩子的優點沒有被肯定,缺點也沒有通過恰當的方法得以改正,從而致使孩子無所適從,以致其他方面也受波及。

在后來的多次家訪中,家長逐步調整對孩子的期望值,采用的教育方法慢慢契合孩子的心理,親子關系得到改善。

二、心育歷程

在接下來的過程中,筆者定期耐心地傾聽小飛的自述,并適時地加以點撥。

第一次談心,以小飛傾訴為主。筆者仔細傾聽該生提供的信息后,感覺他對學校沒有歸屬感,并由此影響其情緒和人際關系;還了解到小飛對父親、母親的依賴和對他們嘮叨的反感;他有參與班集體生活的意向,但存在與教師、同學既對立又需求的矛盾心理,最終導致他對學校生活產生不滿。本次面談讓小飛真正明白了自己的需求和人際交往的基本常識,讓小飛在思想上改變了與別人對立的意識。

第二次談心,以與小飛父母的面談為主。主要內容是:第一,了解家庭教育等方面的近期變化情況;第二,希望家長能配合教師對小飛的輔導,并采取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第三,希望家長與教師多溝通,在教育方式上保持一致性。事后,筆者和其他科任教師講述了小飛的情況,請教師上課多關注他,對小飛的進步表示肯定,讓他多參與集體活動等。

第三次談心,筆者和小飛討論如何改變現狀,讓他明白兩點:第一,課堂上盡量不違反紀律,認真聽講,爭取讓教師、父母改變對自己的印象;第二,不惹是生非,多為班集體做好事;不要用夸張言行吸引他人注意,被同學指責后,反應要冷靜。

第四次談心,筆者肯定了小飛的進步,告訴他在近段時間內自控能力有所提高,違反紀律的行為較少,受到同學的投訴較少,教師表揚較多。他很高興,筆者第一次看見該生的臉上露出了天真的笑容。這次交談讓他明白了對待同學要謙讓、關愛,才能進一步得到同學的信任。

第五次談心,小飛面帶笑容,顯得很自信、很天真。他說,父母較少嘮叨他了,老師表揚他作業比以前工整,但仍有一些同學不想接近他。筆者與之說了兩點:“第一,父母、老師對你的印象已經改觀了,再違犯紀律,就前功盡棄了;第二,同學還不太懂得包容別人,之前的印象已經先入為主,改變印象需要時間?!惫P者鼓勵小飛與同學加強溝通,勇于面對客觀現實,承認以前的過錯,提高成績,爭取同學的理解。

三、效果初顯

一年來,筆者在輔導過程中對小飛的行為沒有進行批評和說教,而是努力創造一種接納、平等、寬容的氛圍, 鼓勵小飛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用愛贏得了他的信任,著眼于他對問題的領悟、認知的改變和自我的發展,發動對小飛影響大、與其接觸多的人員為他提供心理支持。并讓小飛認識和欣賞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改正和接納自己的缺點和短處,正確認識自己問題的原因和性質,消除自卑感,樹立自信心。這讓他很少違反紀律了,成績提升了,性格和善了,與同學的關系改善了。小飛的進步,對筆者也是一種觸動,堅定了筆者對教育事業的信心,也讓筆者更加明白教育育人的真諦。教育是細節文化,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睙釔蹖W生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教師要“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來走路?!?/p>

當今社會科技日新月異,信息發達,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非常多,而且他們正處在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年齡階段?;诖?,作為基礎教育第一線的教師,我們只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才能滿足思想越來越多元化的學生的需求;只有把握好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平衡才能既順應社會的發展又維護好自身和學生的心理健康。我們都知道,家庭是每一個個體出生后的第一環境;學校是成長中的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是學生個體成長的第二環境。作為教師,我們面對的學生就是未來家庭的建構者,從這一點來說,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對整個社會大眾的心理健康程度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一個人就算能夠在學業上取得長足的發展,如果心理不夠健康,也終將制約他對社會的貢獻。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p>

四、反思過程

這次教育小飛的經歷,讓筆者有了以下心得體會:①問題根源分析。從家庭來看:小飛的成長經歷相對比較復雜,父母不當的教養方式是導致他產生問題行為的原因之一;從學校來看:學業上的挫敗感、教師的批評和同學的排斥是其問題行為產生的重要原因;從內部原因來看:小飛長期的挫折體驗是其問題行為產生的重要心理根源。②輔導過程分析。成功之處:良好關系的建立,筆者在輔導過程中沒有對小飛的行為進行批評教育,而是努力創造一種接納、平等、寬容的氛圍, 鼓勵小飛表達自我,贏得了他的信任,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經過幾次談心,小飛的行為發生了一些改變,與部分同學的關系有所改善,他違反紀律的次數有所減少,說明輔導也起到了正向的作用。

在教育小飛的過程中,筆者著眼于當事人對問題的領悟、認知的改變和自我的發展,再加上不斷地詢問、追問和對質,發動對他影響大、與他接觸多的人員為他提供心理支持。引導小飛認識和欣賞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改正和接納自己的缺點和短處,并讓其通過努力來進行自我調節,幫助他客觀認識自己問題的原因和性質,消除自卑,樹立自信。由于該生年齡尚小,除了上述的幾種方法,還需要他父母以及教師和同學為其提供心理支持,所以應結合采用解釋、鼓勵、指導、促進環境的改善等支持性的心理建設。

不少同行表示: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筆者想這是因為當今的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非常繁多,而且他們又處在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年齡階段?;诖?,作為基礎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只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才能滿足思想越來越多元化的學生的需求;只有把握好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平衡才能既順應社會的發展又維護好自身和學生的心理健康。我們面對的學生是未來家庭的建構者,從這一點來說,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對整個社會大眾的心理健康程度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我們教育工作者就是學生心靈和知識成長的擺渡人,用“兩條腿走路”來形容教育和教學,筆者認為再恰當不過了,它們是為師者立德樹人的根本。筆者認為,愛是最好的教育,讓愛發光,它是學生心靈健康成長的明燈,它可以讓學生的笑容盡情綻放!

參考文獻:

[1]徐進明.農村小學教育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9):26-27.

[2]何驍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問題探尋及對策舉隅[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19(8):38.

猜你喜歡
談心樹人溝通
強基固本匯中西 立德樹人鑄師魂
強基固本匯中西 立德樹人鑄師魂
又是開學季,再聊“樹人班”
決策咨詢活動中的溝通藝術
淺述談心是高校輔導員走進學生心靈的最佳方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