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有機農業高質量發展引領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助力脫貧攻堅

2020-08-20 07:53張文虎
中文信息 2020年7期
關鍵詞:有機農業脫貧攻堅助力

摘要:近年來,隨著有機農業和全球有機市場的發展,使有機產品從農業生產系統擴展到從種植、養殖、加工、運輸、貿易到餐桌整個食品供應鏈。我區南疆四地州屬于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更是我區打贏脫貧戰的主戰場。筆者將從有機農業發展如何引領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助力全疆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農民經濟收入的增長。

關鍵詞:有機農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中圖分類號:S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7-00-01

一、我區有機農業發展現狀

1.基本情況

從新疆有機農產品協會掌握的情況,截止到2020年4月,新疆地區有效證書量為519張,較2019年年底又減少了14張。雖然在目前來看,新疆地區的有機認證證書總量在全國的排名位次在逐年下降(均在前15名內),有效證書數量在減少,但是有機產品認證的質量卻在不斷提升,有機種植面積和有機牛羊養殖規模連續三年排名第一,有機種植面積主要體現在有機林果面積和青飼料植物種植面積均連續三年名列全國第一。

2.影響我區有機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2.1各地發展有機農業的意識亟待加強

一些農民習慣采用過去的老辦法,保護資源、培肥地力、減少環境污染的技術難以在農業生產中得到推廣和運用。部分有機農業從業者只講情懷不講實際,常以自然的名義拒絕使用現代科學技術等。

2.2政府支持力度小,財政投入不足

在實際工作中,我區各地在現代農業發展中雖然認識到有機農業發展的重要性,但實質性的扶持政策少,資金支持更少,難以從全局層面整體推進有機農業的發展。

2.3有機農業缺乏整體規劃

我區由于沒有有機農業生產的整體規劃,致使全疆在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等方面,發展方向和重點不明確,工作措施落地見效不明顯。

2.4生產技術研究工作滯后,推廣服務體系薄弱

在生產方面,有關病蟲害防治、土壤肥力保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研究和應用仍然薄弱,制約了有機農產品產量的提高和規模的擴張。

2.5生產組織形式缺乏創新,營銷方式效率低下

大部分有機農產品是由小規模農戶組織生產與管理的,這些農戶缺乏對于有機農業的認識和了解,無法掌握高水平的有機農業生產方法,導致有機農業生產水平落后,產量低下,品質難以得到保證,影響了人民群眾對于有機產品的信任和消費。

二、新疆發展有機農業的建議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業綠色發展是農業發展觀的一場深刻變革,是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我們一定要緊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新變化,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圍繞“一產上水平,二產抓重點,三產大發展”工作思路,讓有機農業在促進新疆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中成為一個突出亮點。

1.抓緊制定自治區有機農業發展規劃

實現有機農業與多業態的互動發展,必須采取先規劃設計,后穩步推進的辦法。建議依托全疆區域資源優勢,就有機農業產業的階段性發展戰略和目標、目標實現途徑、項目組成、時空布局和經濟可行性等一系列可預見的問題在實施前作出安排,形成科學合理的有機產業布局,實現有機農業基地建設與各地優勢資源高度契合、協調發展,以確保農業生產的有條不紊。

2.依托資源優勢,建設有機農產品示范基地

堅持以效益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先從自然資源條件較好的烏昌地區、阿勒泰、吐鄯托盆地—哈密墾區以及西部伊犁墾區、南部庫爾勒—阿克蘇墾區開始,加大力度抓好有機農產品基地建設,通過標準體系建立、帶動全疆的有機農業發展。結合美麗鄉村和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組織開展自治區級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創建工作。

3.以“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開展推介活動,著力塑造新疆優質農產品名片

一是緊抓“一帶一路”建設布局,主動對接、積極引進國內知名電商企業構建全域電子商務網絡平臺,配套完善物流體系,拓展有機農產品電商銷售渠道。二是以名牌為戰略,做精有機農業品牌,對已獲得有機農產品認證和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要重點扶持、宣傳推介,著力打造地域有機特色農產品品牌和地域名片。三是積極通過采用直供、體驗式農莊、休閑觀光生態農業等多種模式激發消費市場活力,拓寬有機產品銷售渠道。四是將全疆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的優秀企業、優質產品,編制成冊,通過電視直播、舉辦有機論壇等方式,加強宣傳推介,全面提升全疆有機農產品的市場影響率和占有率。

4.促進有機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與農戶共同發展

一是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圍繞主導產業,進行種養結合、糧經結合、種養加一體化布局,積極發展綠色農業、循環農業和有機農業。積極利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高全產業鏈智能化和網絡化水平。二是鼓勵龍頭企業將農資供應、技術培訓、生產服務、貸款擔保與訂單相結合,全方位提升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水平。三是引導農民以土地經營權、林權、設施設備等入股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或龍頭企業,采取“保底收入+股份分紅”的分配方式,讓農民以股東身份獲得收益。

5.強化政策扶持

一是自治區盡快出臺關于加快有機農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從頂層設計,高位推動,并從財政支農資金以及農業發展項目資金中劃撥專項用于支持有機產業發展。二是對有機產業發展給予財政補貼。充分利用世界貿易組織的綠箱政策,采用靈活的經濟手段,對有機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稅收上給予減免,對認證費用給予補貼。三是對列入有機農業生產基地建設的土地,在土地整理資金、生態補償基金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和財政支持。四是加大對貧困地區有機農產品生產、加工以及銷售環節的稅收優惠力度。五是加大農業科技資金投入,穩定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提高有機農業的科技貢獻率和市場占有率。

參考文獻

[1]張文虎、張瑞梅,緊扣社會矛盾轉化的新要求大力發展我區有機農業[J].新疆三農工作,2017(40).

作者簡介:張文虎(1977—)男,烏魯木齊市農業農村局/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高級農藝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區域與發展。

猜你喜歡
有機農業脫貧攻堅助力
助力成功七件事
助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自能”學習助力有機化學的學習
打贏脫貧攻堅戰,民主黨派如何作為
中國有機農業現存問題及發展對策
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的脫貧攻堅——基于新聞聯播相關報道
天柱縣整合涉農資金的實踐與思考
中國農業需避免落入產業化陷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