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長生殿》中李隆基與楊玉環情感的生長

2020-08-25 01:50趙征
今古傳奇·故事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長生殿

摘 要:《 長生殿》中李隆基、楊玉環的關系不是帝王對后妃的感情和身體的簡單占有,李隆基、楊玉環兩人從無愛到相愛再到深愛,經歷了感情的三個階段,人生的悲歡離合,祭奠了兩人的情感,成就了他們偉大的愛情。作者洪昇也通過兩位主人公的情感歸宿,寄托了自己的愛情理想。

關鍵詞: 長生殿;無愛;相愛;深愛;三個階段

中圖分類號: I20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264(2020)03-0028-03

洪昇的《長生殿》問世之后享有巨大聲譽,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深受各界人士的喜愛,在當時造成了“非此曲不奏”的局面。尤侗在序中說,“觀者堵墻,莫不俯仰稱善?!币颉堕L生殿》之故,焦循在《劇說》卷四中把洪昇譽為“近代曲家第一者”?!堕L生殿》有深廣的思想魅力和藝術魅力。藝術上,它有著為恩格斯所贊揚的“莎士比亞劇作的情節的生動性和豐富性”;思想上,作者的傾向并沒有“特意把它指點出來”,而是“從場面和情結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其中,又深刻地反映出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愛情覺醒和情感的逐漸生長。下面,筆者按照故事發生的時間順序,抽絲剝繭,闡述其情感生長背后的深意。

一、無愛階段

愛是兩個人相互吸引所迸發的感情,是一種超功利的,全然純粹的情感體驗?!堕L生殿》中,皇帝李隆基和民女楊玉環在最初相遇的時候并非產生愛情,帝王對后妃身體簡單占有的意味偏多?!抖ㄇ椤芬怀?,李隆基冊封楊玉環為貴妃,賜釵盒定情。李隆基自敘:“昨見宮女楊玉環,德性溫和,豐姿秀麗。卜茲吉日,冊為貴妃?!庇纱丝梢?,兩人關系初定是建立在皇帝被美色吸引之上的。恩格斯說,“古代性愛的產生,需要‘體態的美麗、親密的交往、融洽的旨趣”,尤其是帝王對后妃的感情更是膚淺的。緊接著,第四出《春睡》著力描寫了貴妃午睡時的美貌和李隆基見后為其傾倒的樣子:“這溫存怎不占了風流高座”,再次說明了這一點:男權下的女性是男性的物質和精神的附庸,楊玉環“性德溫和,姿容艷麗”,符合了封建社會男人擇佳偶的審美尺度。男權社會里,楊玉環角色地位空洞化,沒有自我、沒有意愿、沒有行為,是家族權力交換的工具,她以清純淑女的形象被充選宮掖,成為皇帝的合法妻妾,當時李隆基對楊玉環無發自內心的真愛。

但是楊玉環對自己與皇帝的關系較為看重。從她進宮開始,就“策劃”兩人情感的發展,她把李隆基當作終身依靠,“惟愿取恩情美滿,地久天長”,她的愛情意識從兩人結識就已經初步覺醒。但是,還處于單方面的付出階段,沒有李隆基平等的回應,她在為營造“共愛”而努力著。這個階段,李隆基楊玉環雙方情感付出處于不平等的地位。

二、相愛階段

相愛是無愛到深愛的中間階段,是兩人情感生長的基點,從無愛到有愛是質的飛躍,從有愛到深愛是量的累積。李隆基與楊玉環從無愛到彼此相愛經歷了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故事,他們的相愛,源于共同的情感基礎,那就是對文藝和音樂的愛好?!吨谱V》一出,楊玉環夢中得《霓裳羽衣》曲,翌日謄寫后獻于李隆基,李隆基也通曉音律,贊嘆道,“寡人適見此譜,真乃千古奇音”,并同楊玉環一同點校修改,盡顯夫妻間溫情的“小行跡”之美。此時,李隆基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君王,更像一個憐愛妻子的丈夫,他們的感情基礎已初步建立?!堵剺贰贰吨谱V》《盤舞》中把楊玉環塑造成一個有藝術氣質和才能的癡情女子,與同樣擅長音樂戲劇的李隆基互為知音十分相配,這種愛情不再是簡單地建立在父母之命、帝王對美色的貪戀上,兩個人有真心的交流,有情感的共通,這種心心相印的愛情模式,使得楊玉環永遠得到了李隆基的寵愛,他們之間的情感在生長,與封建男權統治下的帝王對美色的征服和占有不同,這是一種自由愛情的萌芽和覺醒。

初愛階段的感情是復雜的,有憧憬未來的愉悅,又有對誓言不確定性的惶恐感,“小任性”便成了試探“愛情深淺”的手段?!洞核分袑懙?,“未免云嬌雨怯,今日晌午時分,才得起來?!鄙钊肟坍嬃艘粋€嬌憨、慵懶、得寵的妃子形象?!缎叶鳌芬怀?,楊玉環的任性連哥哥姐姐也無法忍受,都勸她不要因皇帝的寵幸,便“一謎兒自逞心胸”?!哆M果》一出更是有恃無恐的嬌縱,只因偏喜啖荔枝,全國上下勞民傷財,害得很多百姓家破人亡。在愛情急劇升溫的同時,煩惱也隨之而來。面對李隆基“三千佳麗”的后宮,追求平等愛情的楊玉環上演了一出出爭奪“心理位置”的鬧劇?!栋牎分?,首先逼得梅妃娘娘遷至樓東,又嫉妒自家姐姐虢國夫人被皇帝召見,因此“忤旨,圣上大怒,命高公公送歸丞相府中了”,真是“何必君恩能獨久,可憐榮落在朝昏”?!靶∪涡浴卑l展成“大任性”,面對李隆基楊玉環愛情的考驗,被譴歸的楊玉環在高力士的暗諫下剪發贈李隆基以挽回君心,失去美人的李隆基懊悔著自己“一時失計,將他遣出”,煩惱著“欲待召取回宮,卻又難于出口”,茫然若失,心情暴躁,終于明白并承認楊玉環在自己心中占據了不可缺少的位置,于是在高力士獻發后,便立即召她回宮。在這個過程中,劇情的發展無非就是圍繞著帝王與后妃的矛盾,在復召后兩人淚眼相見時,相思成疾,真情流露。但作為帝王的李隆基難免會留戀六宮,當楊玉環得知他復會梅妃,忐忑不安,不顧一切地趕往翠花西閣揭示李隆基的變心,并退還了定情信物釵盒。先曉之以禮,后動之以情,楊玉環的情感戰勝了理智,不顧后果地傾瀉自己的妒意和對愛人負心的絕望。再看李隆基,見楊玉環大鬧翠花西閣,先是深感意外,轉而震驚,一再向她表示“總朕錯”“請莫惱”的愧悔心情,最后不得不承認楊玉環怒鬧確出于真情,即“情真妒亦真”。正如吳舒鳧評道,“明皇能解妒情,能耐妒語,真是個中人?!崩盥』?、楊玉環兩人打打鬧鬧、分分合合,就如平常人家的夫妻,而不守帝王嬪妃的君臣禮儀,在這樣的相處模式里,李隆基也感受到楊玉環的真情,對他更生憐愛,此時,兩人的情感更進一步,超越美色之愛,甚至是知音之愛,就是夫妻間最平常卻又最真摯的情感流淌。

三、深愛階段

深愛是愛的升華,通常以“自我犧牲”的方式成就對方的存在,也實現了自我價值?!睹苁摹芬怀?,李隆基、楊玉環兩人在七夕節乞巧,楊玉環為無法獲得天長地久的愛情而感傷,“妄想牛郎、織女雖則一年一見,卻是地久天長,只恐陛下與妾的恩情,不能夠似他長遠?!敝链?,愛已深入靈魂深處,對“白頭之盟”的渴望引發了關于人生本質和終歸的哲學思考,期盼“天長地久”是對愛情真諦的理解,當相愛的兩個人開始產生“人生的幻滅感”和“永失我愛的恐懼”就表明他們的愛更成熟了。于是,兩人“雙星之下,乞賜盟約,以堅終始”“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誓言,惹得天孫都為之動容。此時,李隆基性格中薄情與鐘情的矛盾已經得到了解決。

愛情的本質是“自我犧牲精神”?!堵裼瘛芬怀?,安祿山造反,軍隊要“誅楊國忠,殺楊玉環”“不殺貴妃,誓不護駕”,一個君王,此時內心糾結翻騰,面對軍隊的嘩變,兩人傾吐著衷腸。楊玉環:“臣妾受皇上深恩,殺身難報。今事勢危急,望賜自盡,以定軍心。陛下得安穩至蜀,妾雖死猶生也?!倍盥』骸澳闳艟枭?,朕雖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要他則甚!寧可國破家亡,決不肯拋舍你也!”一個愿以死救君,一個寧死不舍紅顏,這份生死之間的難舍之意足見其情之真,愛之深,儼然是一對真情摯愛為愛付出的人間癡兒女。楊玉環臨死前對高力士的一番交代,是一個女人臨終時對愛人的不舍與牽掛:“圣上春秋已高,我死之后,只有你是舊人,能體圣意,須索小心奉侍。再為我轉奏圣上,今后休要念我了?!笨梢?,楊玉環至死對李隆基都是相愛的不舍而沒有一絲的怨恨。一番簡單卻深情的話向世人宣告了楊玉環已經從一個嬌嗔、有妒意的帝王妻蛻變成了一個知情懂愛,至情至性的大女性形象。

馬嵬坡之難不是愛情的終結,而是愛情向深廣的轉折,楊玉環死后,李隆基對她的懷念也是有增無減,《哭像》一出中,李隆基命匠人將檀香雕成的妃子生像,睹物思人,“兀的不痛殺人也么哥,兀的不痛殺人也么哥”“獨自悔恨,掩面悲傷,救不得月貌花龐”,悔恨情緒的蔓延,不如與玉環“死也成雙”,面對李隆基的的深情,楊玉環也禁不住淚流滿面,作者用虛實結合的手法,渲染了“情”的深度和高度,推動“情旨”的發展,沒有過多苛求李隆基、楊玉環在安史之亂中的責任,把政治與愛情相結合而產生的無法克服的矛盾,在神話背景里用虛化的手段弱化,真情的流露是深愛的體現。隨后,《神訴》一出,楊玉環重返仙界,還記得長生殿之誓,且“夜夜向里前捫心泣訴,對月明叩首悲吁”,楊玉環尸解后擔心李隆基掛念,留下香囊為念?!堆a恨》中,楊玉環自生神后,依然“位縱在神仙列,夢不離唐宮闕”“倘得情絲再續,情愿謫下仙班”,有泅渡一個世界,共一場生死的氣魄。李隆基方面,也悄悄地發生著變化,《見月》一出,李隆基深切懷念楊玉環的好處,“叫我怎生忘記也”,《覓魂》一出,李隆基請仙師邀楊玉環魂魄一見,一個皇帝望眼欲穿的情景,把眼中的幾許期待,幾許悸動,幾許哀傷表現地淋漓盡致。楊玉環得知此事后,第一句就問,“上皇安好?”只有彼此真心相愛才能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縱有千言萬語也說不盡心中的掛念和依戀,一句“他還好嗎”沖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是出于世界兩端的彼此深愛的兩個人最貼近靈魂的問候,這最迫不及待的關切,最洶涌澎湃的深情都化作一句溫和的“他還好嗎”體現了愛的最高境界。李隆基、楊玉環兩人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月宮相會,“永為夫婦,如敕奉行”,正所謂“會良宵,人并圓,照良宵,月也圓”。這都體現了李隆基、楊玉環兩人已然處在了深愛的至境里,也是作者對有情人的祝愿。

四、結語

李隆基、楊玉環兩人,從無愛到深愛,經歷了眾多悲歡離合。作者沒有把李隆基簡單地定義為多情的風流天子,而是盡力把他刻畫為情深意篤的癡情之人;對于楊玉環,作者也避開歷史史實,小任性中不乏美好的情操,不曾做過壽王妃,也沒有與安祿山的丑聞,是一個舞蹈大師、音樂大師、解風情、持月貌、敢愛敢恨、能為愛犧牲自我的崇高女性。洪昇力求突破宮廷的局限性,洗滌掉帝王后妃的名稱污垢,月宮重會使得兩人的感情閃現著理想的光芒。從兩人無愛到初愛到深愛的情感生長歷程,血的洗禮是殘酷的,這才能為另一個世界的“重圓”創造先決條件?!八馈备叨蠕秩玖恕扒椤钡膬r值,悔悟與癡情在一刻中燃燒,贊揚了“愛”的力量。也最終完成了李隆基、楊玉環兩人從罪孽到至情的轉化,表明了他們愛情的偉大覺醒,體現著封建社會真愛的回歸,深切地寄托了作者的愛情理想。

參考文獻:

[1]洪昇.《長生殿》[M].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2]《長生殿討論集》[M].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

[3]王永建.《洪昇和長生殿》[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孟繁樹.《洪昇及長生殿研究》[M].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

個人簡介:

趙征,女,教師,北京四中璞瑅學校。

猜你喜歡
長生殿
長恨歌
《長生殿》與《楊貴妃》中唐明皇形象的比較研究
論昆劇《長生殿》中元雜劇的留存
錦襪易生塵 何處覓長生——《長生殿》中“看襪”情節的文化解讀
洪和《長生殿》研究的世紀回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