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市新老派方言詞匯調查淺析

2020-08-25 01:50郝順杰
今古傳奇·故事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老派新派普通話

摘 要: 論文以太原市新老派方言詞匯為研究對象,運用田野調查法,對太原市方言的新派詞匯和老派詞匯的差異進行闡釋,分析其變化原因,揭示太原市方言詞匯差異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關鍵詞: 太原方言;普通話;新派;老派;詞匯

中圖分類號: H0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264(2020)03-0082-05

一、引言

(一)太原市自然地理、歷史概況

太原市為山西省省會,簡稱并,也稱龍城,地處山西省中部,東山和西山分立太原市兩邊,汾河自北向南把全市分為東西兩半。太原市境總面積為698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為1460平方公里。市區分為6個區:杏花嶺區、迎澤區、小店區、尖草坪區、萬柏林區和晉源區,3個縣:清徐縣、陽曲縣、婁煩縣;1個縣級市:古交市。形成了6區3縣1市的格局。太原市古稱晉陽,創建于公元前497年,早期的趙國建都于此。公元前246年,秦始皇置太原郡,從此始有太原之稱。之后的北朝、隋朝和唐朝,太原一直為重鎮。至五代,后晉、后漢、北漢先后建都于此。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后,在公元279年派其弟趙光義攻克晉陽,火燒全城,一代名城化為灰燼。此后,趙光義又于公元982年委派部將潘美重建太原城。直到民國初期,閻錫山統治山西,以太原為首府。1949年4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克太原,這座歷經上下2000多年興衰浮沉的古城終于回到人民手中,從此獲得了新生。

(二)太原市方言研究現狀

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屬于晉語并州片。目前,太原方言在詞匯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最有代表性的是沈明先生于1994年主編的《太原方言詞典》,這部詞典系統地描述了太原方言的特點,不僅描寫了方言詞匯的含義、構詞,還反映了太原的歷史和風俗。

在眾多研究中,對太原方言詞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較多成果,如:崔容(2002)《太原方言的語氣詞》、崔容(2003)《太原方言形容詞的生動形式》、鄭翔(2013)《太原方言里的幾種詞匯現象》、馮孝晶(2011)《太原方言副詞研究》。但總的來說,人們對太原話詞匯的研究集中在某些詞類方面(如形容詞、副詞、語氣詞等),對太原市方言詞匯研究還不夠系統,新老派詞匯研究仍是空白。

(三)研究目的、方法和意義

1.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對太原市方言新、老派詞匯進行全面、系統的描述,分析研究兩個方言內部變體之間存在的差異,揭示太原方言的變化規律。綜合運用語言學理論,探尋新老派方言詞匯產生差異的原因,分析太原方言未來的發展趨勢。

2.研究方法

田野調查法: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觀察積累等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搜集方言詞,將搜集到的方言詞匯結合《太原方言詞典》以及溫端政《太原方言詞匯》中的詞條制定方言詞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主要使用以下三種調查方法:

①通過設計并發放調查問卷獲得語料。

②通過對話得知調查對象對調查表中詞匯的了解程度。

③設計詞匯調查表,條目1365條。

語言學分析法:將社會調查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對新、老派詞匯差異進行 研究,探索導致差異的原因。

3.研究意義

中國幅員遼闊,擁有眾多方言,在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方言受其影響也在不斷變化。改革開放以來,太原方言內部發生了很大變化,老年人使用的老派方言和年輕人使用的新派方言存在很大差異,這種差異在詞匯上表現的尤為明顯。尤其是在普通話的影響下,太原方言中原有的一些詞匯正在逐漸消失,因此對太原方言新、老派詞匯進行對比分析并研究造成它們之間差異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將太原方言詞匯內部的新老派進行對比研究,可以保護這些正在消失的語料,記錄太原方言現在的狀態,揭示太原方言詞匯的的特點和發展規律,分析太原方言未來的發展趨勢,從而可以保護方言。

4.語料來源和發音合作人情況

本文中的老派主要是指65歲以上的太原方言使用者,新派是指30歲以下的太原方言使用者。本文通過對太原市新、老派方言的對比來探索太原方言的特點以及演變規律。

發音合作人情況:

老派方言的調查對象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主要居住于迎澤區和小店區。

新派方言的調查對象主要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符合條件的人很多,采用語料最多的是如下幾人。

二、太原市新老派方言詞匯比較

根據《太原方言詞典》和溫端政《太原方言詞匯》中的詞條設計的太原市區方言新老派詞匯調查表以及太原方言的具體情況,確定了調查詞條共1365條。在調查的過程中,根據新派、老派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后,最后確定共有469組詞存在差異。

(一)一致性

1.一致性對比

同一個詞條,新老派方言的說法存在一致的情況。

2.一致性的原因

從上述語料中來看,存在一致性的新老派方言詞條在總的詞條中還是少數,這些詞條中大多數是一對多或者是多對多的關系,也就是說,一個老派方言詞對應多個新派說法或者是多個老派方言詞對應多個新派說法,而在新派說法中存在和老派方言一樣的說說法,而造成這種一致性的原因大多是老派詞本身和普通話就比較接近,新派詞雖然受到普通話的影響,但因為老派詞本身就和普通話比較相近,所以保留了老派詞的用法。

(二)差異性

1.差異性的對比

3.差異性的原因

從上述太原新、老派方言的比較來看,新派主要從普通話來吸收新詞匯,比老派詞匯更加新潮。老派更多使用舊詞和土語,幾乎不用書面語詞匯,但是在與新派對話時也會使用一些較為常見的普通話詞匯,從而使交際順利進行。從新派對太原方言詞匯的繼承和選擇來看,通過對語料以及調查對象的分析和研究來看,造成新、老派方言詞匯差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種:社會變遷、普通話的推廣以及民族融合。

(1)社會變遷

自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隨著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必然造成語言詞匯的變化。

在太原方言中,一些基礎的詞匯保持了原貌,但由于社會環境的變化,人們的生活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即使是在過去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由于生活環境的變化也逐漸消失,反映這些事物的詞匯自然也就逐漸消失或被替代了。[4]使用老派方言的人大多生活在農村,而新派方言的使用者基本都在城市生活,因此和農業有關的方言詞,使用新派方言的年輕人基本不知道。比如老派方言中的“獨戳子”是犁車的意思,使用新派方言的年輕人只能跟從普通話的說法,稱為“犁車”。

此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一些老舊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被現代的生產方式以及生活方式所替代,表示這些原來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詞也就隨之消失了。比如老派方言中的“白藥子”“燒土”“泥糕”這些詞都是建筑用料,而在新派方言中這些詞都消失了。

而且隨著社會的變遷,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變化。年輕人的接受能力強,觀念開放,老派方言中一些較為落后、封建的詞匯也被舍棄。

(2)普通話的推廣

國家推廣普通話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太原方言詞匯的發展,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在太原市的中小學已經普及了普通話教育,所有老師也基本上都用普通話教學,老派方言的使用機會越來越少,流通范圍也逐漸縮小,而年輕人為了交際的方便也越來越多的使用普通話而放棄使用太原方言的特殊詞匯。

此外,全國的大部分媒體都使用普通話,使普通話滲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感覺到了使用普通話交際的方便性,從而使方言詞匯的發展越來越難。

(3)民族融合

山西地處中國的北方,在古代更是地處中國邊疆地帶,為兵家必爭之地。在少數民族強盛的時期,山西曾長期處于少數民族的統治區域,而太原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更是受到少數民族統治者的青睞,例如在宋欽宗時期,太原就受金人統治長達80年。而在元朝時,太原更是成為了全中國的交往中心。所以,太原方言受少數民族語言的影響很大。

而隨著歷史的發展,各民族不斷融合。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民族之間的距離越來越短。太原市作為山西省的省會城市,人流量大,流動人口眾多,其中也不乏少數民族。在民族融合的趨勢下,即使是少數民族的語言也逐漸被普通話所同化。同樣,在少數民族語言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太原方言自然也受到了了各民族方言,尤其是普通話的影響,從而形成了現在的新派方言。

比如在太原方言中有許多的兒尾詞,如馬兒、羊兒、牛兒等,但在后起的兒化現象中,太原方言中的兒化詞和兒尾詞在語意上卻很難分辨,呈現出兒化詞與兒尾詞并用的現象,這種現象在其他方言中非常少見,這正是太原方言與少數民族方言融合的結果。但隨著普通話的推廣,新派方言中的兒尾詞很多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普通話詞匯,這也是受民族融合趨勢的影響。

三、結語

(一)太原方言新老派詞匯差異的特點

根據以上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受社會變遷、普通話推廣以及民族融合的影響,太原市方言在語音、結構形式以及構詞理據方面出現了差異。

在語音方面,太原方言新老派詞匯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詞的音節數量上,老派方言中的單音節詞和多音節詞在新派方言中大多變成了雙音節詞。

在結構形式方面,老派方言的單純詞變成新派方言的合成詞或老派方言的合成詞變成新派方言的單純詞的情況比較少,差異主要表現在語素和構詞方式上,在語素方面,主要表現為疊音詞和活躍語素的變化,而在構詞方式上,主要表現在詞綴的脫落以及“的”字結構的變化。

在造詞理據方面,老派方言的形象色彩濃重,能夠抓住事物的突出特征來造詞,在遇到難以形容的事物時,老派方言還會在造詞時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從而更易于人們的理解。而新派方言受普通話的影響,缺少了老派方言形象化的特點。

在太原方言新老派詞匯差異產生的原因上,首先是普通話的影響,新派方言受普通話的影響很大。其次是社會變遷的影響,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科技的創新以及思想觀念的變化,一些過去的生活習慣、生產方式、思維觀念已經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這些詞匯也在逐漸消失。

(二)太原方言詞匯的發展趨勢

通過研究可以知道,太原新老派方言之間的差異很大。在新派方言中,普通話詞匯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一部分方言詞甚至消失了。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許多新出現的事物無法用老派方言的說法描述,越來越多的新詞進入新派方言,從而使老派方言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在未來,隨著社會的進一步深入發展,一體化的進程愈加深入,越來越多的新鮮事物涌入我們生活之中,而老派方言無法滿足描述這些新鮮事物的需求,使用頻率會越來越低,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全面,交流更加方便的普通話。同時,新派方言中的方言特征會愈發減少甚至消失。

但是,近年來國家以及學界對地區方言愈加重視,保護的力度也越來越大,在90后、00后中間消失了很長時間的方言又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線當中,在年輕群體平常的交流中偶爾出現一兩句正宗的太原話被看做是太原人身份的象征。再加上近年來在太原衛視出品的一檔教授太原話的名為“閣僚兄弟”的節目更是在全市范圍內掀起了一股學習太原話的熱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拾太原方言,而這只是一個縮影。在如今的新媒體時代,網絡更是給太原方言的保存和傳播提供了一條新思路。

綜上所述,太原方言并不會被普通話所代替,尤其是新派方言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會與普通話共存,并會在新時代越來越豐富多彩,呈現出新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沈明.太原方言詞典[M].蘇州: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

[2]鄭翔.太原話與普通話若干詞匯辨異[D].南寧:廣西大學,2013.

[3]鄭翔.太原方言里的幾種詞匯現象[J].傳承,2013, (4).

[4]鄭彰培,國赫彤.太原市雙方言詞匯使用現狀的調查[J].南開語言學刊,2006, (2).

[5]溫端政.太原方言詞匯[J].方言,1981, (4).

作者簡介:

郝順杰,男,長治學院,研究方向:漢語語言文學。

猜你喜歡
老派新派普通話
沭陽東小店方言的新老派語音差異
老派的人
光影
我教爸爸說普通話
長沙方言的親屬稱謂
如果古人也說普通話
興義系軍閥派系斗爭及其對近代貴州的統治
17
楚原新派武俠電影詩學:歷史、身體與氣質
新派老男人全球大搜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