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線上作業的優化設計思考

2020-08-31 14:35高源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30期
關鍵詞:作業布置優化設計線上教學

高源

摘 要:線上教學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趨勢所在,但是在目前我國教育當中還是有幾點客觀因素阻礙著線上教學的發展,其一,是線上教學教學質量難以確保,其二,學生的學習效率很難進行實時評價,最為嚴重的是線上教學之后對于作業的布置環節。就目前我國小學數學的素質教育而言,作業是衡定小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主要舉措,同時也是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鞏固的必要措施,所以作業布置就顯得格外重要。尤其是線上教學,線上布置作業需要參照以下幾點:第一,學生主體學習能力;第二,學生思維發散程度;第三,學生實際學習成果;第四,作業和學生生活的契合度。

關鍵詞:線上教學;作業布置;優化設計

對于小學數學線上教學而言,數學本就是需要大量計算能力加以輔助的學科,所以數學作業的布置是數學線上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作業不僅可以讓小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還能為數學線上教學提供不小的意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作業情況分析線上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從而提高線上教學質量。然而就目前的線上教學而言,線上布置作業難免會出現幾個弊端,首先,線上教學難以實時評價學生的學習效率,導致作業布置沒有針對性;其次,線上教學過程中學生“走馬觀花”的學習態度很容易給教師帶來假象,導致作業布置超出學生的理解范圍。針對這兩點,本文將重點探討小學數學線上作業的優化設計。

一、小學數學線上作業優化設計的必要性

無論是線上教學還是課堂集聚式教學,作業布置都是教學中必不可少、密不可分的一個環節,尤其是像數學這類理科,作業布置更是重中之重。數學知識本就需要不斷地積累、不斷地復習、不斷地鞏固、不斷地消化,而作業就是達到上述目的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一)復習鞏固學生線上數學知識點

數學是一門邏輯能力超強的學科,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計算能力要求極為嚴苛,而且數學理論和數學公式在線上教學中學生可以初步理解和掌握,但是課后不進行鞏固學生就會將所學的知識點漸漸遺忘。作業可以很好地解決學生遺忘知識點的困局,讓學生在課后鞏固課堂上所學的數學知識點。

(二)消化積累數學知識點

在作業的布置當中,數學教師往往是根據學生課堂上所學的、學生已有數學基礎上而進行作業布置的,所以在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勢必會消化課堂上的數學知識點,并且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會運用以往所學的數學知識點,從而在多次運用的過程中逐漸積累數學知識點,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用能力。

(三)減輕學生的負擔,增加學生的學習效率

作業優化不僅可以讓學生直接和線上課堂所學的知識點高度接軌,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壓力不重的課后作業完成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眾所周知,在影視思想的桎梏下,很多數學教師布置作業往往都是大篇幅、大群量、單一化,沒有思考作業會給學生帶去多大的壓力和負擔。隨著國家教育改革,要求學生的作業要短而精,最大程度地減輕學生的壓力,這就是優化設計必要性之一。線上作業的設計上進行優化,緊密聯系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充分地考慮到每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學數學線上作業優化設計的思考

(一)考慮學生的主體學習能力

在線上作業優化設計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就是學生的主體學習能力。眾所周知,主體學習能力是學生數學線上學習中學習效率高低的直接因素,同時也是學生完成線上作業的必要要素。所以在布置線上作業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的主體學習能力為導向,針對性地布置作業,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學習能力范圍內完成作業,這樣不僅僅可以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試想一下,當布置的作業超過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在課后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一次兩次還好,但是長此以往,學生對線上作業的解答愈發困難,久而久之就會讓學生喪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考慮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教學之根本,就是嚴密的邏輯能力養成。在數學的教學之中,邏輯能力作為學生數學學習好壞的因素之一,由此可見對于學生的數學邏輯能力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同時在線上作業布置中,考慮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是必可不少的一個環節。比如:《小數的性質》的課后作業,聯想到最近口罩難求的實際情況,可以這樣設計這樣的課后作業:兩個孩子分別寫出一個醫用外科口罩的售價3.5元、3.50元,問:他倆寫對了嗎?為什么?這就是數學的邏輯思維問題,首先這樣的數學題目不是很難,學生理解起來也相對輕松,主要就在于小數的性質上,學生在作業的過程中會想到3.5的末尾添上2個0是3.500,小數的大小會變嗎?這是為什么?通過不斷地對比觀察,學生可以自己在作業當中總結出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其實這就是小數的性質。

(三)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有一定的區別,理解能力是指運用已有知識或者教師講解之后對數學知識點的領悟能力,學習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單一的對知識的領悟能力。在線上作業的布置過程中同樣也要中視學生的理解能力,相較于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可以更好地讓學生鞏固線上課堂中所學的知識點,積累已有的知識點。

(四)線上作業生活化,讓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

數學是來源于生活的,同時它最終也是服務于生活的。尤其是小學所學的數學知識,我們在小學生生活環境都可以找到對應的原型。小學生將生活化的數學學習中的知識點運用于日常生活中,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和課堂教學相比,學生的課余時間更加充分,課后作業也就有了更廣袤的天地,將課后作業生活化可以很好地延伸小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高度融合小學生日常生活所見的事物于課堂之上,指導學生有數學的思維去探知日常生活環境,用數學頭腦去思考日常生活中所見之物,加深學生對生活中數學問題的理解。例如,“圓的認識”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關于“圓”生活問題:“為什么碗是圓形狀的,而不是其他形狀的呢?”這時候學生就會思考、交流,最后得出“圓”的直徑相等,方便我們的日常運用,也方便放置。通過這種教學,可以讓小學生養成用數學知識去思考、探索生活環境中的事物,逐漸培養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數學的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我國目前小學數學線上作業的困惑,筆者進行了簡單的優化設計思考,希望能夠給線上作業的優化設計即布置提供些許參考。

參考文獻:

[1]吳國龍.小學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的有關思考[J].神州,2020,(9):118.

猜你喜歡
作業布置優化設計線上教學
“互聯網+”背景下中國飲食文化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
線上教學發展狀況與虛擬社群維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內設計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探討
英語教學生活化模式芻議
教師有效布置語文作業研究
基于simulation的醫用升降椅參數化設計
簡述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優化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