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未來適應力的高中生涯教育

2020-08-31 15:51朱少彪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30期

朱少彪

摘 要:在過去,高中生只需按照學校所設計的課堂教學活動去學習、做題即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都不了解自己的未來生涯發展,也不知道學習的意義,所以他們的學習行為是比較被動的,只知道要考取好成績。但是,隨著課程體制的改革與完善,高中生必須要及時樹立明確的職業理想,且要提前做好未來發展規劃,有意識地去鍛煉自己的未來適應力,否則便有可能面臨被社會淘汰的現實問題,無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本文將從生涯教育是社會發展需要、生涯教育是新高考改革需要、生涯教育是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生涯教育實踐探索四個角度來分析為何要基于未來適應力去組織高中生涯教育活動。

關鍵詞:高中生涯教育;未來適應力;必要性分析

隨著新高考制度的推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提前到高中學校,因為學生必須要及時樹立自己的職業理想,才能合理選擇高考應試項目,結合各所高校各個專業的應試要求去參與課程學習活動,由此順利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這一人才選拔制度的改革是十分科學的,可以有效改善學校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同時也可有效縮短人才培養周期。因此,高中教師便要及時培養學生的未來適應能力,全面組織學校生涯規劃教育活動。

一、生涯教育是社會發展需要

現代社會正處于飛速發展時期,且受到大數據技術的直接影響,現在已經有研究結果證明,一個新科技、新成果的有效期基本上是在3~5年之間,且會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逐漸縮短。如果高中生依然是以渾渾噩噩的狀態去學習、去生活,并不關注自己的未來,那么將很難在未來畢業之后順利進入社會生活,甚至有可能會因為社會發展節奏較快而產生力不從心的感覺。因此,教師應該及時組織生涯教育活動,盡量讓學生提前明確自己的人生奮斗方向,使其自主設計長遠發展規劃。如此,則可切實調動學生的奮斗積極性,使其能夠自主推行個人發展規劃。

為了讓學生全面了解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筆者就組織學生自主選擇一個行業職業進行社會調查,使其客觀分析某個行業職業的人才飽和程度、企業單位選拔人才的具體標準、每一年的應屆畢業生數量等等,讓學生清晰地了解到現在各個專業的高等人員都會面臨就業壓力,甚至在職業生涯中也有可能會被辭退。如此,則可讓學生產生成長壓力,而筆者就據此告訴學生,一定要制定科學的生涯發展規劃,努力奮斗,朝著自己的人生成長方向去奮斗、去拼搏。

二、生涯教育是新高考改革需要

在過去,高考是以紙筆測試的方式去考查學生的文化課認知情況,雖然選拔人才的方式十分簡便,但是卻不夠全面、完善,所以自從我國提出了“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這一教育理念之后,高考也發生了一定的變革,也被稱之為新高考。新高考制定了“六選三”的考試制度,即學生可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歷史六個科目中選擇三門課程參加應試,結合語文、數學、英語考試,在高考中所取得的成績與日常學習中的學分,會成為各所高校選拔人才的基本標準,以便切實優化學生的應試能力。而且,除了高考這一統一的全國性考試之外,學生還可參加自主招生考試,即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接受高校的提前考核。如此,高中生也必須要做好個人生涯發展規劃,以便順利通過高考考驗。

為此,在學生入校之際,筆者就會與學生多次溝通,客觀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長、認知優勢,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個人生涯發展規劃,使其制定長期的發展奮斗目標。如此,則可調動學生的成長積極性,促使學生積累豐富的成長體會。

三、生涯教育是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

在過去,高中生的學習行為是缺乏明確的奮斗目標的,不少學生都不知道自己刻苦學習的目的,只是因為所有的人都要求自己努力學習而不得不拼搏奮斗。在這種狀態下,高中生經常會因為繁重的學習壓力而產生情緒崩潰、心理壓抑,而且當他們從高中畢業之后,便認為自己的使命已經完成,會變得懶散、消極。如此,則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但是,生涯教育則可讓學生樹立長期的發展奮斗目標,可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使其能夠堅定個人信念,努力朝著自己的終極目標奮斗、成長。如此,則可切實優化學生的成長狀態。

四、生涯教育實踐探索

在組織生涯教育活動時,教師必須要做到以學生為本,因為每個學生的智能優勢、興趣愛好都不一樣,每個學生在不同領域都有可能發光發熱。因此,教師便要堅持因材施教的指導原則,客觀分析學生的生涯發展規劃,幫助學生及時確定長遠奮斗目標,使其切實實現健康成長。

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做好生涯發展規劃,筆者就嘗試組織生涯教育講座活動,讓學生學習如何制定生涯發展規劃,然后結合每一份成長規劃進行客觀指導,結合學生的個人認知優勢去幫助學生調整生涯發展規劃內容,使其能夠明確學校生活奮斗目標、未來發展規劃,使其漸漸形成規劃能力。

總而言之,在高中學校教育領域中組織生涯規劃教育,逐步提升學生的未來適應力十分重要,可讓學生及時形成理想的信念,使其設計長期的人生發展規劃,還要設計短期成長目標,朝著理想目標前進、成長,從而切實改善學生的自我成長意識。因此,教師要全面組織生涯教育活動,全面培養學生的未來適應力,從而切實改善高中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為學生的全面進步做準備。

參考文獻:

[1]許芳杰.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實踐探索[J].教育參考,2018(06):40-44+60.

[2]雷海燕,董文軍.高中生職業生涯選擇能力培養對策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18(03):101-10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