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廣西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探討

2020-09-02 06:57陽永泉藍曉丹
農業與技術 2020年15期
關鍵詞:基地建設國家開發銀行

陽永泉 藍曉丹

摘要:本文介紹了廣西利用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建設國家儲備林基地一期項目取得的成績和成效,指出項目存在的問題,并對一期項目改進和二期項目開展提出了探索多種融資模式、完善管理制度建設、健全科技服務體系、加強項目監管力度、完善政策性和商業性森林保險綜合保險機制、改善調整樹種結構,加強檔案、撫育、病蟲害、自然災害防治等管理建議。

關鍵詞:國家儲備林;國家開發銀行;基地建設

中圖分類號:[S7-9]文獻標識碼:ADOI:10.19754/j.nyyjs.20200815021

收稿日期:2020-06-22

作者簡介:陽永泉(1984-),女,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工程。建設國家儲備林基地是增加木材資源儲備、應對國際國內市場變化、維護國家木材戰略安全、滿足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重要舉措,是有效保護天然林和區域生態環境的戰略性措施[1]。廣西是全國首個開展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項目試點的?。▍^),項目的順利實施將對我國全面建設國家儲備林具有積極借鑒意義。2015年6月,廣西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復同意利用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建設廣西國家儲備林基地項目,指定廣西林業集團有限公司作為項目的融資平臺和統貸主體。廣西利用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項目300億元,規劃建設規模為140.00萬hm2,分二期實施,項目一期利用國家開發銀行貸款100億元,由13家區直國有林場和廣西林業集團實施,建設規模50.00萬hm2;項目二期利用國家開發銀行貸款200億元,拓展到造林大戶(林業公司)及林農,在全區14個市72個縣(市、區)實施,建設規模為80.00萬hm2。

1取得成績和成效

1.1集約人工林栽培高效推進,中幼林撫育全面加強,現有林改培成效顯著集約人工林栽培的林木保存率、林木生長量總體水平全面提高,基地造林保存(成活)率95%以上;各實施單位中幼林撫育措施全面加強;改培的林分與同類未改培林分相比,平均胸徑、樹高生長明顯提高,成效顯著。

1.2生產經營水平全面提升

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國家儲備林建設是首例利用國內金融資本實施造林綠化工程的重大項目,借鑒了世界銀行貸款、歐洲投資銀行貸款造林項目建設成功管理經驗,積極創新投融資機制;全面實施沃土工程,建設高產、高效、高質“三高”基地;推行規范化建設、精細化經營、系統化管理發展模式,初步建立了“集團擔保、聯合融資、林場(公司)貸款、契約管理監督”林業發展模式,有效地提升了林業生產經營和發展水平。

1.3融資發展助力精準扶貧

廣西自治區利用國開行貸款建設國儲林以來,累計從苗木生產到造林、撫育、施肥等為社會剩余勞動力提供了61367個勞動就業機會。通過精準選擇貧困人員務工和實施生態扶貧、護林扶貧,解決了貧困人口10000人的就業問題,有效地增加了貧困人口、貧困戶的收入,達到“基地建設+精準扶貧”雙增雙效雙贏的目的,對于緩解地方就業壓力和推進林業扶貧開發、精準扶貧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1.4金融機構貸款抵押物放貸評價風險可控

各貸款單位的抵押物主要為巨尾桉、杉木、馬尾松及珍貴樹種等森林資源,大部分林分為中齡林、近熟林及成過熟林,投入貸款資金占比貸款抵押物價值為51.1%,說明貸款資金安全有保障。

2存在問題

2.1桉樹純林面積過大,撫育管護不到位

集約人工林栽培的桉樹面積占比過大,達到9.43萬hm2,占到87.7%;其中混交林0.08萬hm2,占0.8%,占比太少。而且部分林地撫育措施不到位,病蟲害防控不及時。

2.2上報面積與核查結果不符,施工作業變更報批不及時實施過程中存在部分林地上報圖紙圖層不一致和改種、采伐、征占未能及時報備修改的現象,部分實施單位提供的自檢驗收矢量圖層資料不完整,自檢驗收成果圖不成冊。

2.3基地建設進度慢,作業設計編審滯后

實際完成和上報面積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規劃量的59.2%,項目建設總體進度偏慢。存在項目先施工后補設計或設計與自檢同步進行的情況;作業設計評審和批準相對滯后,沒有批準文件。

2.4信息管理系統尚未建立,管理難度大

項目檔案資料不完善,尚未建立項目建設、經營、技術、管理、資源動態變化等信息管理系統,尚未構建國家儲備林基地信息管理共享系統。項目建設涉及多方機構、多項監控環節,目前很難對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進行全盤管理和監管,造成共同管理相對不足和操作效率相對低下的局面。

2.5融資結構單一

一期項目融資擔保方式主要為林權證林木抵押擔保。廣西集體林區林地經營權轉讓普遍為林業用地承包合同書,且存在部分林地由于林權改革遺留問題未取得林權證的情況,導致實施單位因林地難以抵押擔保而抵押物不足,貸款資金不足,影響國家儲備林建設進度。

3整改意見及建議

3.1探索多種融資模式

二期項目將拓寬到更多造林大戶(林業公司)及林農,主要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林權抵押貸款等融資模式開展[2]。建議項目后期實施過程中,充分利用政府及企業的多重增信,加大推進信用擔保、應收款項質押擔保、第三方保證擔保等多種擔保方式結合,適度引入政府與社會資金設立林業投資基金和林業擔保機構,合理結合和優化“預付制與報賬制”相關制度,精簡項目實施流程,使項目運行更加安全、高效、快捷。

3.2完善管理制度建設

進一步制訂完善“項目管理辦法”、“項目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及其貸款流程操作細則等,完善項目林地的林權登記、林權收儲、林權流轉、林木采伐保障等配套政策,嚴格執行相關標準與技術規程,規范項目管理,健全第三方評估監測評價制度,建立長期有效監測網絡,使基地建設做到有據可循、有章可照、有序實施。

3.3健全科技服務體系

加強項目組織領導、完善措施,搭建科技服務平臺、建立項目支持專家數據庫,健全科技推廣網絡服務體系,建立包括項目申報、建設、經營、技術、管理、資金使用、提款報賬、驗收核查、資源動態變化等的信息管理系統,提升信息化管理服務,加強項目參與人員包括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林農的技術培訓,全面提高項目參與人員的素質,更好地服務國儲林建設。同時借助科技服務平臺電子化和信息化,推動機械化造林與采伐,推廣良種良法、科學修枝等先進技術,使國儲林經營專業化、規?;?、現代化、集約化。

3.4加強項目監管力度

建立當年實施當年自檢、核查機制,避免累積幾年集中自檢、核查,造成部分核查內容不利于鑒定的問題;對已核查的國儲林林地林木巡查機制,每年抽取一定比例的林地進行巡查,檢查各單位的后續經營管理情況。利用衛星遙感影像、無人機等技術加強抵押物及實施林地監管,提高項目監管能力,提高項目造林質量,提高森林經營水平。

3.5完善政策性和商業性森林保險綜合保險機制

森林保險有利于林業生產經營者在災后迅速恢復生產,減少林業投融資風險,改善林業投融資環境,促進林業可持續經營,是增強林業風險抵御能力的重要機制。廣西國家儲備林項目要進一步完善森林保險機制,保證政策性和商業性森林保險金覆蓋貸款本息,滿足融資需求[3]。項目實施單位要充分認識到參加森林保險的重要意義和作用,提高憂患意識,把握保險政策的利好,積極參與政策性森林保險業務,不斷優化森林保險組合,降低林業經營風險。

3.6調整樹種結構,加強檔案、撫育、病蟲害、自然災害防治等管理在實施過程中,實施單位要逐步改善調整以桉樹為主的種植結構,加大科研力度,大力發展生長速度快、經濟價值高、生態功能好的樹種;引進新的種植技術,推廣混交林培育模式,提高撫育管理水平,改善林種結構和木材供應品種,優化生態環境;加強病蟲害和自然災害的防治工作,臺風自然災害多發生的區域,要做好防風防災方案,發生后及時補救,加強監督管理,及時完成撫育工作。同時,項目資料要積極整理完整存放,完善檔案管理;充分利用國儲林科技服務平臺實施項目管理,林地面積及樹種變更后應及時進行報備并歸檔。

參考文獻

[1] 汪霄.國家儲備林建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農業與技術,2018,38(09):82-83.

[2]余東威.開發性銀行貸款建設國家儲備林的實踐與探索——以廣西利用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建設國家儲備林基地為例[J].林業經濟問題,2017,37(02):24-27.

[3]秦濤,張艷紅,吳今.開發性金融支持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案例分析——以廣西國家儲備林基地項目為例[J].林業經濟,2018,40(01):56-60.

(責任編輯常陽陽)

猜你喜歡
基地建設國家開發銀行
國家開發銀行河北雄安分行
國家開發銀行河北省分行
國家開發銀行河北省分行
國家開發銀行河北雄安分行
國家開發銀行
國家開發銀行
地方財經類高校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現狀及路徑研究
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