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銀行抵債資產管理研究

2020-09-06 14:08趙艷芳
現代營銷·信息版 2020年7期
關鍵詞:商業銀行管理

趙艷芳

摘? 要:近年來,中小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問題凸顯,以物抵債作為商業銀行化解金融風險,避免和減少資產損失的一種有效方法,被許多銀行運用于不良貸款清收環節,導致抵債資產規模不斷擴大,管理矛盾逐漸顯現。本文通過對N銀行抵債資產的全面分析和研究,提出N銀行抵債資產管理對策,探索適用N銀行的抵債資產管理思路。

關鍵詞;商業銀行;抵債資產;管理

近年來,受國內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供給側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中小商業銀行貸款惡化風險逐漸加大,不良貸款壓降清收壓力隨之增大。為避免和減少資產損失,有效化解金融風險,提高資產運作效率,以物抵債作為法院變通執行的重要方式,越來越多的應用于銀行不良貸款的清收化解環節。

以物抵債是指銀行對債務人窮盡一切必要措施后仍無法以貨幣資金形式收回債權,經銀行與債務人、擔保人或第三人協商,或經人民法院、仲裁機構依法裁定,債務人、擔保人或第三人以實物資產或財產權利作價抵償銀行債權的行為。抵債資產是銀行通過以物抵債方式而受償于債務人、擔保人或第三人的實物資產或財產權利。近幾年,隨著以物抵債在銀行實務中的廣泛應用,抵債資產種類、數量、規模均出現不同幅度增長,因抵債資產衍生的保管、運作、處置等管理風險層出不窮,拭需健立完善抵債資產的全周期管理體系,以有效化解抵債資產管理風險,避免銀行債權損失進一步擴大。

一、N銀行抵債資產管理現狀

N銀行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股份制城市商業銀行,員工2600余人,下轄各類機構網點86個,其中綜合性營業網點56個,網點支行25個,社區支行2個,小微支行1個,小貸中心專營網點2個。截至2020年6月末,N銀行資產總額1501億元,負債總額1422億元,抵債資產余額9.6億元,占資產總額的0.64%,抵債資產類型主要為住房、營業房等房屋類資產。其中一年以內抵債資產余額3.4億元,占比35%,一年以上抵債資產余額6.2億元,占比65%。已計提抵債資產減值準備0.28億元,抵債資產計提減值準備率3%。

2016年-2020年6月末N銀行抵債資產情況如圖表1-1所示:

二、N銀行抵債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是抵債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根據財政部《銀行抵債資產管理辦法》、銀監會和財政部聯合下發的《不良金融資產處置盡職指引》等規定,N銀行雖然制定了本行的抵債資產管理辦法,但大多規定內容援引于財政部或銀監會相關制度條款,原則性規定多,可操作性規定少,一些量化規定如“抵債資產為不動產和股權的,應自取得日起2年內予以處置”,在實務中受市場交易空間等因素影響較難實現。從2016年開始,N銀行超過兩年未處置的抵債資產年均占抵債資產總額的30%以上,逐漸成為抵債資產管理的“正?!鼻闆r。

二是抵債資產處置效率低。N銀行規定“抵債資產接收后應盡快處置變現,減少損失,不得放任閑置”。但在實務操作中,一方面因抵債資產處置變現程序復雜,如“原則上要選擇資信良好的拍賣機構公開拍賣,拍賣前要對拍賣資產比照同類市場評估確價”,即延長了抵債資產處置時間,又增加了抵債資產處置成本,加大了資產處置損失風險;另一方面,N銀行雖對抵債資產處置時限有明確規定,但未對超過處置期限的抵債資產進行考核,也未對抵債資產處置變現收益進行激勵,導致銀行工作人員積極性不足,抵債資產處置效率低下。

三是抵債資產入賬價值虛高。一般來說,經人民法院、仲裁機構依法裁決的用于抵償銀行債權的實物資產,其價值主要根據中介評估機構評估價值(公允價值),而評估價值往往由于人為因素被過高評估,或者在抵債協議達成時抵債各方僅過分關注實物資產的同類市場價,而忽略抵債資產在變更權屬時銀行可能承擔的高額稅費,以及因時間流逝產生的抵債資產折舊、減值、保管費用等成本,造成抵債資產的入賬價值(公允價值加上相關稅費)與真正的市場價值偏離度高,使得抵債資產在后續處置中險象環生、損失風險加大。

四是抵債資產管理能力弱。目前,N銀行的抵債資產結構以房產類資產為主,一方面,從抵債資產接收、保管、盤點、處置等系列管理均采用手工方式,管理手段落后,導致抵債資產賬實不符、實物資產減值或毀損、經營成本收益統計不便等問題層出不窮;另一方面,N銀行作為金融機構,對于抵債資產的運作管理并不專業,當抵債資產數量形成一定規模后,兼職分管抵債資產的總行部門捉襟見肘,因缺乏抵債資產專業運作團隊,對抵債資產的管理不得不“分而管之”。如抵債資產的計劃質量管理歸屬于總行資產保全部,賬務處理歸屬于總行運營管理部,稅費、減值、經營收支管理歸屬于總行計劃財務部,實物管理歸屬于支行,多頭管理導致相互推諉管理責任情況時有發生。

三、N銀行加強抵債資產管理措施

(一)完善抵債資產管理制度體系。當前,抵債資產作為N銀行清收壓降不良資產的重要手段,不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更需要在實務中健全制度體系,在規范抵債資產管理的同時,逐步建立抵債資產全周期管理制度體系。一是要建立抵債資產“準入”調查機制。N銀行應在接收抵債資產前,對抵債資產情況充分調查,選準有變現可能的資產作為抵債資產,摒棄“抓到籃子都是菜”的錯誤想法。二是建立抵債資產處置獎懲機制。一方面應將抵債資產的處置損失與原債權發放責任人切實關聯,建立責任追究制度,轉變抵債資產等于不良貸款已清收的管理導向,另一方面要建立抵債資產處置收益獎勵機制,對抵債資產處置過程中工作積極、主動作為、貢獻突出的個人或團隊,應按照抵債資產處置難度、設計合理的考核獎勵機制,調動全員處置抵債資產的積極性。

(二)建立不良資產集中管理專營機構。目前,N銀行的不良貸款、核銷貸款以及抵債資產的清收處置職責均分散在分支機構,隨著各類不良資產余額逐年增加,清收難度越來越大,各支行投入到不良資產清收的人力、物力也越來越多,但因手段單一、方法傳統導致清收效果事倍功半。因此,N銀行應轉變管理思路,盡快組建不良資產清收專營機構,對分支機構確實“無能為力”的不良資產進行剝離,由專營機構接收進行集中統一管理,專營機構的組成成員可以由該行大批內部退養但有豐富從業經驗的管理或營銷人員組成,通過績效獎勵、清收分成等措施,調動內部退養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也可以嘗試把不良資產的清收處置工作外包給有資質的資產管理公司,雙方通過簽訂協議、約定分成等方式,實現雙方利益最大化。無論如何,建立不良資產集中管理專營機構,可最大限度的釋放一線支行的人力和物力,使大部分支行擺脫不良資產“泥潭”,集中精力開展存貸款營銷、業務拓展、產品推廣、客戶服務等工作;另外,通過專業化團隊運作,也可以實現不良資產科學管理、高效清收管理目標,從而體現集約化管理成效。

猜你喜歡
商業銀行管理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國有商業銀行金融風險防范策略
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