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政府人力資本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探究

2020-09-06 14:08史真嶸
現代營銷·信息版 2020年7期
關鍵詞:基層政府人力資本經濟發展

摘? 要:現如今,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在此背景下,農村經濟問題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所以,我國自2006年就已經開始解決三農問題,提高新農村的建設質量。截至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的體量雖然有所上漲,但大部分農村地區仍然脫離不了落后的面貌?;诖?,本文主要就基層政府人力資本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行探討,從基層政府人力資本的內涵進行研究,分析其在影響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進而闡述基層政府人力資本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機制,希望能為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基層政府;人力資本;農村;經濟發展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體制已經由計劃經濟全面轉變為市場經濟,在此背景下,政府應該在經濟社會中擔任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其主要職能是什么,又應該如何發揮自身職能?對于基層政府而言,管的太寬不如集中精力管好,只有這樣才能夠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F如今,我國基層政府對于農村經濟的影響主要包括培育市場機制、完善發展前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提供公共服務等方面,但實際上,基層政府在發揮這些職能時經常出現不作為現象,導致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诖?,本文就基層政府人力資本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行研究。

一、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現狀

(一)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就

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深入落實,我國城鄉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04年,中央開始實行減免農業稅、免征除煙葉之外的農業特產稅等政策,并給予種糧直接補貼、購買良種補貼以及大型農機具補貼,農村經濟發展直接受惠,當年農民純收入中,稅費占比下降了1.3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稅費下降44.3%。隨后我國每年在農業、農村發展中都給予政策和財政支持,激發農村經濟水平的發展,使農民人均純收入顯著提高。據統計,連續五年農民人均收入的提高都超過了6%,農業發展也呈現出良好的趨勢。

(二)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從我國經濟發展歷史來看,農村經濟始終處于全國社會的最低水平,農民的人均收入低,增速較為緩慢,即使通過改革發展提高了農民的收入,但隨著改革紅利期的流失,農民收入增速開始放緩。雖然國家對于農村有著強力的補貼政策,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農產品價格逐漸下跌,而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卻有所增高,這就將惠農政策所帶來的優惠抵消掉大部分。另一方面,即使提高了農民收入增速,但和城鎮居民相比,農民的收入增速仍然十分緩慢,二者之間的差距逐漸拉大。

從整體上來看,我國對于農業所投入的財政不足,并且農業投資結構也不夠合理,即使國家一直在農業方面的支出,從1980年的149億元增加到2009年的7161億元,但實際上,農業支出在國家財政方面的占比卻不夠穩定,而整體卻呈現下滑趨勢。這種情況導致我國農業基礎十分薄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不到提高。具體反映在農業基礎設施較為落后、農業抵抗災害能力差,農業建設遲緩等方面。另外,我國農業科學技術水平不高,科技貢獻率和成果轉化率也較低,和西方國家相比十分落后。因為基礎不夠穩固,所以農業結構的建立也十分不合理,落到實處則表現為出產的農產品質量不高,農業化效益過低。農村集體經濟力量受到地域、資金以及資源的限制,其十分薄弱,導致農村企業得不到發展,新農村建設困難重重。由于農村的市場、交通、通訊條件不夠發達,而基層政府的官僚主義較重,腐敗橫生,導致農民收入提不上去,農業投入資金過少,農村生產基地條件難以改善。

目前,勞動力就業難題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如果不處理好人口問題,那么人口紅利就會變成人口負擔。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的難度在一天天加大,而農村中勞動力回流的情況逐漸展現。另外,農村企業發展勢頭跟不上,導致這些回流的勞動力不愿意進入企業工作,所以,在這種情形下,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而農村人口文化素質偏低,受教育程度較低,使其接受新知識、新思想的能力較差,在學習新技術的表現上也差強人意。由于得不到職業性的培訓和教育,農村的科技之路就無法走下去。

現階段,我國農村的產業結構突出了較為明顯的問題,主要包括:(1)農村產業結構格局變化不大,第一產業占比極高,第二、三產業不夠發達,但是因為糧食價格偏低,種植面積逐漸減少,所以農民的收入提高不上,其在糧食種植方面的積極性也得不到激發。農村企業缺少資金、技術和原材料的扶持,勞動素質也提高不上去,所以導致其始終難以形成規模,不能和城市企業相競爭,難以得到發展。農村第三產業發展水平跟不上,主要是因為基礎設施落后,教科文衛水平較低,而通訊、金融行業的發展跟不上城市步伐,所以農村經濟發展遲遲提不上去。

二、基層政府人力資本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路徑

(一)概述

想要了解基層政府人力資本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具體作用,首先要了解其基本路徑和具體方式?;鶎诱肆Y本影響農村經濟發展可以通過直接和間接兩方面進行闡述。其中直接影響是指通過基層政府人力資本來進行制度的創新,基層公共治理質量,從而發揮基層政府的基本職能,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政治以及公共環境,同時也實現了對于農村經濟的宏觀調控。間接影響是指基層政府人力資本對于農村經濟發展所產生的間接影響,其一是基層政府通過直接影響來營造一個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從而使得農村經濟參與人能夠對市場有一個樂觀預期,提高人們的積極性,搞好生產和經營。其二是因為基層政府掌握公共權力,其對于農村經濟具有一定額度約束性,在基層中處于主導地位,通過利用基層政府獨特的優勢來進行有效供給,從而培育和擴展農村中的社會資本,完善農村社會信用網絡,從而激勵農村微觀經濟主體,推動農村整體經濟發展。

(二)基層政府人力基本對農村經濟發展的直接影響

對于基層政府部門來說,一定要擁有人力基本,才能保證政府發揮其自身職能,促進經濟發展。目前,我國農村公共管理的主體為各個基層政府,同時其也承擔著農村制度創新和變遷的主體作用。從制度創新的需求上來看,其是因為創新主體看到了更為巨大的潛在收益,而原有制度并不能實現潛在收益,所以新制度的建設就成為必然之勢。我國農村地區的公共產品供給和城鎮差距較大,這種情況是長期因素所造成的。另一方面,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制度受到農村稅費改革的影響,所以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就被限制住了。所以說,對于農村的相應制度進行改革,從而改善農村的發展環境,為農村經濟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條件,這不僅是廣大基層農民的心聲,同時也是基層政府的正確展望。

從制度創新上來看,基層政府負有天然的不可推卸的責任。目前,我國處于經濟體制轉型的重要時期,自改革開放以來,地方政府的權利得到提高,尤其是分稅制改革過后,基層政府又獲得了大量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職能,但是地方政府卻由于財力不足等因素導致出現嚴重的不作為現象,這也是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不足的重要原因。在這種條件下,農村公共治理質量必然十分低下。要想改變這種局面,除了在國家層面上對農村的發展加以重視外,同時還要端正基層政府的基礎作用,從而使其不斷創新農村公共管理制度,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要想實現基層政府對于發展農村經濟的基本職能,實現農村經濟發展的目標,就需要不斷積累自身知識,利用現代公共管理理論和技術,增加人力資本存量,并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培養其正確的行政觀念,從而提高其對于制度創新的能力。通過不斷提高工作效率來創造行政優勢,依靠這種優勢才能讓基層政府實現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目標。從實際來看,基層政府不應該對農村企業、個人起到決策作用,而是要起到宏觀調控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夠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農村整體生產力才能得到解放和發展。

(三)對基層政府人力資本進行合理配置

從本質上來看,人力資本的配置就是將資本投入到社會生產和經濟活動當中,通過合理的配置來達成有效的使用,這也是人力資本運營的重要過程。作為基層政府來說,人力資本配置就是合理安排和使用人力資源,從而提高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為農村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基礎需求。在基層政府人力資本配置上,必須要遵循三個原則:1、合理使用:我國幅員遼闊,不同的地區農村具有不同的特點,但現如今的社會系統已經不比以前,開放和包容是其基本特點,作為基層政府,在人力資源的使用中也應該加強流動性,了解不同地區的不同需求來引進合適的人才,從而提高人力資源使用效率。2、良性結構:現如今,我國基層政府的人力資源呈現文化水平低、專業知識差、年齡結構大等問題,想要提高人力資本得到配比效率,首先要解決這些問題,培養出合適的人才,才能從根本上發揮政府職能。3、效率原則:不僅要提高基層政府人力資本的配比效率,同時也要提高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如此才能實現人力資本的經濟效益。

三、結語

我國大部分人口是農村人口,現如今,三農問題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如果能夠良好的解決三農問題,我國經濟勢必會再次騰飛起來。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基層政府產生的影響較大,所以說基層政府人力資本直接影響到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從這個角度來看,作為基層政府,必須通過創新、公共治理的直接路徑和通過樂觀預期、社會資本平臺的間接路徑,來發揮自身職能,從而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張鑫.雙創背景下地方政府推動農村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轉型與路徑選擇[J].農業經濟,2020(06):107-109.

[2]曹銳,錢海婷.新型城鎮化發展視角下農村人力資源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2020(03):65-67.

[3]丁寧.中國特色城鄉關系:從二元結構到城鄉融合的發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9.

[4]張志超.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街道辦事處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研究[D].燕山大學,2018.

[5]楊歡.關中地區新農村建設績效評估及可持續發展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8.

[6]黃妮.精準扶貧中基層行政資源配置存在的問題與破解路徑[J].實事求是,2017(01):46-50.

[7]趙大鵬.當前我國農村群體性事件的成因及基層政府的預防策略[J].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2(05):21-25.

[8]扈映.我國基層農技推廣體制研究:一個歷史與理論的考察[D].浙江大學,2006.

作者簡介:

史真嶸(1983.11-);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江蘇省溧陽市;職稱:中級經濟師;學歷:大學本科。

猜你喜歡
基層政府人力資本經濟發展
創新行政管理方法 提高基層政府管理能力
社會管理創新過程中基層政府責任建設問題探討
推進基層政府依法行政的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