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對接大灣區人才需求的高校外語人才培養

2020-09-06 14:08郭磊磊肖宏
現代營銷·信息版 2020年7期
關鍵詞:復合型人才人才需求高等院校

郭磊磊 肖宏

摘? 要:國際化浪潮的到來讓中國經濟迎來了飛速發展的大好時期,同時,各行各業需要既懂外語又有較強的專業技能的人才需求呼聲也越來越高。傳統的以語言技能為主的純語言型人才培養模式已不能滿足大灣區乃至全國各地各個行業發展的人才需要。培養“專業知識+外語技能+文化素養”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是外語教育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為各大高校外語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大灣區;高等院校;人才需求;復合型人才;應用型人才

自2017年7月1日習近平主席出席《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儀式開始,我國國家重大戰略之一-大灣區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大灣區建設標志著不僅要把粵港澳大灣區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還要打造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以及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區,還要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范。擲地有聲的發展規劃吸引著成千上萬的能人志士前往這片熱土一展宏圖。那么,外語專業的畢業生對接大灣區的人才需求的融合度又如何呢?

一、傳統的外語人才培養模式與就業形勢調查

據“大學生必備網”的資料顯示,全國有1002所大學開設有英語專業。而英語專業無論是文科類大學還是理工科類大學,開設的課程幾乎千遍一律:學習英語語言、文學、歷史、政治、經濟、外交、社會。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屬于純語言類人才,經過幾十年的培養這類人才已嚴重過剩,市場急需的復合型、應用型外語人才卻嚴重短缺。從近年來外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有幾大明顯的特征:第一,外語專業畢業要找到與專業對口的職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外語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與外語毫不相干的工作。第二,由于外語專業的學生(即便是就讀于工科類院校的外語專業學生)因沒有相應的科技或其他專業知識學習的途徑或資質作支撐,也往往不被日新月異的科技單位問津。人家情愿要有四六級外語證書的理工科學生也不要外語已過專業八級的文科生。第三,外語專業人才的社會適應性較差,思辨能力、管理能力、創新能力不夠,所獲得的薪資也比較低。

所有的跡象表明:外語教育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脈搏進行深化改革,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外語人才,才能滿足大灣區乃至各行各業對外語人才的需求。這樣的人才包括復合研究型、復合專業型、復合語種型、復合管理型、復合技能型人才。然而,調查發現,一方面是內地大學的外語專業還在孜孜不倦地培養純語言類的知識相對比較單一的文科學生;另一方面是像大灣區這樣的國家建設蓬勃發展的區域需要的是“外語+專業技能”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如何將人才培養和人才需求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是本文所要探討的重要話題。

二、高校外語專業的教育現狀

(一)歷史定性讓語言專業的學生遠離科學技術

外語專業無論是在何種類型的學校里都定性為“文科”,學生拿到的學位也都是“文學學士”。再往前推,文科專業的學生在考大學之前即高中階段大部分也是文科生。眾所周知,高中階段是從高二開始分文科和理科的。假如一個人從高二開始學文,就意味著到大學拿到“文學學士”學位為止有六年的時間不接觸理工科知識,即便是理工科院校里的外語專業學生也是一門心思學習和研究外國的文化、外國的文學和外國語言,這就導致這些“文學學士”們對理科以及與理科知識密切相關的科技知識知之甚少。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懂科技”“不懂貿易”這樣的單一的外語型人才已經沒有太多的市場和就業空間。

(二)課程設置讓語言類專業的學生遠離科技

外語專業在大學里幾乎所有的專業課程設置也都是圍繞這個“文”字。如:基礎英語、高級英語、實用英語語法、英語語音、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閱讀、英語寫作等。當下比較時髦的觀點都特別強調學生的“職業軟技能”,認為軟技能對于學生就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而純“文科型”的內地外語專業學生是否能在人才濟濟的大灣區找到一席之地,在工作實踐中能否有過硬的“一技之長”卻令人堪憂。

三、高校外語專業學生的技能現狀

由于高校外語專業學生學習的課程幾乎都是以語言、文字、歷史、政治、經濟、外教、社會文化等為主的課程,并且在四年當中不斷地通過“聽”“說”“讀”“寫”“譯”的手段來掌握和強化這些基本理論以及基本知識的學習,目的是培養具有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工作的業務水平及較好的素質和較強的能力的語言工作者。從技能課程的開設可見一斑,如英語專業的技能課程為:語言學導論、英國文學史及選讀、美國文學史及選讀、英語詞匯學、英語文體學、翻譯理論與實踐、聯絡口譯。再比如日語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熟練掌握日語聽說讀寫譯技能;具有綜合運用日語知識、基本技能與百科知識;具有良好的文獻查閱、信息處理、人際溝通與職業應對技能。其它語言類專業也都是把掌握外國語言知識、外國文學知識作為培養目標。

毋庸置疑,具有良好的外語聽、說、讀、寫、譯技能是外語專業培養人才的標準,而掌握了這樣的技能的畢業生的就業渠道非常有限,因為能夠讓畢業生從事翻譯、語言研究、語言教學的單位就只有學校、語言研究機構以及涉外部門。然而,迄今為止,我國經過幾十年的外語人才培養,上述單位對外語人才的需求已不再那么迫切,需要的量也不再那么多。而內地外語專業畢業生除了外語之外并沒有其它的一技之長而不被像大灣區這樣的經濟開發區所看好,因此,就業去向往往讓這些畢業生很尷尬。

四、創新教育培養理念

近年來,外語專業在就業中逐漸成為弱勢專業。很多外語專業畢業的學生,為了就業不得不放棄在大學里苦讀了四年的專業,學英語的去教小學數學、教語文;學日語的去麥當勞或者在日本料理壽司店當營業員等等。據了解,每年的畢業生中有25%左右從事著與自己所學專業根本不搭邊的工作。如何在4年的大學教學中,給予外語專業學生充分的人文關懷,想方設法提高其專業硬技能與職業軟技能,使其自信、自立、自強、自愛,積極進取、健康成長,成為國家和民族的有用之才已迫在眉睫。必須在教育培養理念上有改革、有創新,才能有改觀、有進步。

創新的著力點在于尋求外語專業學生專業硬技能與職業軟技能的平衡點,并特別強調專業硬技能對于外語專業學生的重要性。時下比較時髦的觀點都特別強調學生的“職業軟技能”,認為軟技能對于學生就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應該說外語專業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具有了一定的人文素養,最擔心的還是學生是否具有過硬的“一技之長”。所謂的“一技之長”,不是說會外語就有了“一技之長”,在大灣區工作,也許外語只是一種“工具”而不能算是一種“技能”。那“什么是技能”?技能是指掌握和應用技術手段為社會謀取直接利益的能力。比如:技術型人才就是靠技術為社會謀取直接利益,他們能夠在工作現場或生產一線工作。董財務、做貿易等等都是“技能”的體現。隨著現代技術飛速發展以及世界經濟、產業結構的變化,社會職業崗位的內涵和外延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各種技能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為此,充分了解大灣區國家戰略性人才的需求,強化學生技能化培養的理念應該盡早擺到議事日程上。

五、建立高校外語專業學生的技能體系刻不容緩

科技的進步日新月異,時代的發展一日千里。全國各地像大灣區這樣蓬勃發展的地區比比皆是?!安欢萍肌薄安欢Q易”,一句話,只有“外語工具”的“外語人才”已經沒有太多的市場和就業空間,近年來,不少外語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的時候無法與所學專業對接,薪資收入偏低也正好說明這一點。因此,高校應該在培養方向上下功夫,把學生的能力培養、技能培養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營造好教學環境,讓學生揚長補短,在大學這座高等學府中獲得切實成長。其次,建立高校外語專業學生的技能體系要著重做好以下幾個環節的研究與實踐:①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深度提高外語學生的專業硬技能與職業軟技能的研究。制定更具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方案。在編制專業培養方案時,充分考慮外語專業學生群體的成長成才需要,加快課程建設進程,強化學生的專業硬技能與職業軟技能,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其就業競爭力。②完善就業指導模式——全程提高外語專業學生的專業硬技能與職業軟技能的研究。改變就業指導工作僅僅針對畢業生開設就業指導課的單一模式,嘗試在整個大學階段的不同時期,有針對性地分階段地對學生進行就業技能全程指導,低年級階段側重培養學習能力、時間管理能力、溝通交際能力、自信與自我激勵能力;中級階段側重培養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高年級階段側重培養責任感、職業熱情、誠實守信品質等。從而有效提高自身的職業軟技能,提升就業競爭力。③改革能力評價體系——全面提高外語學生的專業硬技能與職業軟技能。首先要樹立“ 軟硬并重”的評價理念,而結合文科專業的專業特點以及外語學生的群體特點,強調學生在實踐中的 “ 硬技能”的獲得,培養其一技之長,使其“ 軟技能”得到有效依托和補充。引導學生合理、充分地利用課外實踐,全面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與職業素養。

六、結語

本文對目前高校外語專業學生對接大灣區國家戰略性人才需求的培養策略做了一些積極而有益的探索。關注的是高校外語專業這樣一個大學生群體,具有較強的實際意義;在關注的視角上,本文主要基于人才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將人才培養與大灣區經濟建設需要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需求相對接,建立健全一整套外語專業學生從大一到大四全過程中的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社會實踐等一系列的外語教學與技能培養相結合培養模式,采用派出去,請進來方式,讓內地高校的外語專業培養與國家建設的人才需求實現有機地融合。研究的目的不是要對外語專業一直以來的人才培養模式加以否定,而是要看到在新時代背景下人才需求的矛盾與不足。學校應該在培養外語專業人才聽、說、讀、寫、譯的外語語言技能的同時,努力創造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教學氛圍與教學環境。國家經濟建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校就積極培養什么樣的人才,讓高校外語專業的人才培養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才能為國家培養更多更優秀的建設人才。

猜你喜歡
復合型人才人才需求高等院校
2022年冬奧會冰雪體育人才需求與培養路徑研究
能源行業網絡安全人才需求與培養探討
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淺析VB程序設計教學方法的改革
中國海歸人才需求地圖
關于3D打印技術與技能人才需求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