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司法審判與新聞輿情良性互動

2020-09-06 13:46楊春光
視界觀·上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良性互動

楊春光

摘? ? 要:新聞輿情需秉承“新聞專業主義”理念,遵循法律邏輯、規則,成功打進對“定案事實”產生重要影響的關鍵“楔子”,借助“楔形效應”影響司法審判;司法審判需堅守“庭審中心主義”思想,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加快智慧法院建設,努力追求“程序正義”和“結果正義”的辯證統一,實現“情、理、法”的現代融合和創造性轉化。

關鍵詞:司法審判;新聞輿情;良性互動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每個人帶來了空前的言論表達自由,也為司法機關加強輿情預警研判提供了可能。社會公眾在參與“熱點輿情案件”的討論中,應竭力避免“羅賓漢情結”的誤導,而陷入“集體無意識”狀態與事實真相漸行漸遠;司法機構也要積極應用大數據技術,對新聞輿情進行有效甄別,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汲取其合理成分,完成新聞輿情與司法審判協商型正義過程。

一、從司法層面尋找突破點

(一)智慧法院建設

2017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快建設智慧法院的意見》?!爸腔鄯ㄔ骸笔侨嗣穹ㄔ撼浞掷孟冗M信息化系統,支持全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實現公正司法、司法為民的組織、建設和運行形態,讓司法審判更加貼近民眾。裁判文書上網是“智慧法院”建設的破題之作。作為鮮活判例的裁判文書,可有效彌補成文法的不足,可以統一裁判尺度,消弭新聞輿情與司法審判的分歧。中國裁判文書網訪問量目前已經突破了150億次。以上海、貴州為代表,兩地的法院系統各自研發出了跨部門的智能輔助辦案系統,獲得了中央政法委孟建柱書記首肯,稱之“現代科技應用邁出一小步,可以推動刑事司法文明前進一大步?!蓖ㄟ^“司法數據的全面聚合”而實現數據價值倍增,將使司法系統不但在發現審判規律、統一裁判尺度、提高審判管理的智慧度、提高決策科學性以及增強審判預測能力,而且在延伸審判職能,發揮司法建議在社會管理及公共服務方面的實際功效等方面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大數據技術的廣泛使用,使得“情理法通達治體”的理想照進了現實。

(二)司法機關加強新聞輿情研判、理性引導

司法公信力受損、社會道德滑坡的嚴重后果警示司法機關對新聞輿情既不能熟視無睹、置之不理,也不能朝令夕改、隨波逐流。堅守“庭審中心主義”理念,加強新聞輿情的預警研判,對之進行理性引導,有效降低輿情風險十分必要。加強新聞輿情的預警研判,需要司法機關整合現有資源,對審判流程進行梳理、優化,建構起適應5G融媒體時代的輿情風險預警體系。案件主審法官對可能發生的新聞輿情事件應高度敏感、保持關注,當案件當事人流露出不滿情緒并希望媒體關注時,應高度警覺,并及時上報,及早采取應對措施,未雨綢繆、防微杜漸才能防患于未然;地級市以上人民法院可嘗試設立“新聞輿情監測室”,借助輿情監測專業軟件和大數據技術,隨時監測涉案網絡輿情信息,針對負面輿情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法律不僅是專業人士、法律精英們控辯對抗的利器,更應該符合民眾的法律信仰和道德標桿。新聞輿情所代表的情、理要素,不應為司法機關所忽視,只有如此,才能起到懲戒犯罪和教育民眾的有機結合,才是情理法的有機統一。

(三)司法機關應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

在基層法院設置“公眾熱點輿情案件”新聞發布平臺,由案件受理法院指定專業新聞發言人及時就案件最近進展向社會公布權威信息。謠言止于智者,新聞發言人的權威發布,對于輿情中三人成虎、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造謠生非,可以起到正本清源,厘清事實的作用。對于“公眾熱點輿情事件”法院新聞發言人權威發布的時間節點越早越好,只有這樣才能掌握輿論主導權,未雨綢繆才能防患于未然。

(三)法官、人民陪審員、新聞輿論監督應同頻共振

為強化司法機關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中央政法委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不得違反規定干預其他人員正在辦理的案件,建立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完善主審法官、合議庭、主任檢察官、主辦偵查員辦案責任制,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落實誰辦案誰負責制度。

人民陪審員制度是我國司法實踐中總結出的重要經驗之一。 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規定人民陪審員依法參加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同法官有同等權利。在我國當前司法審判體制下,人民陪審員參與司法審判的事實認定、定罪量刑的整個環節,在制度的頂層設計上賦予人民陪審員更大的職權,是司法民主制度的基石。但在實際運作中,也存在“陪而不審”“審而不議”等現象亟待改善。

新聞輿論監督是在整個司法過程中的第三只眼睛,他根據公眾賦予的權利,按照規定對法官和陪審員的行為進行監督,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存在是對法官和陪審員兩者權利的制衡。作為司法機關,主動增強司法透明度,可以有效遏制輿情負面信息的產生并正確引導新聞輿情傳播方向,構建起“法官”“人民陪審員”“新聞輿論監督”三者間協作、監督、制約機制,確保司法審判公平公正。

二、從新聞輿情層面尋找突破點

(一)加強網絡立法,凈化網絡環境

我國網絡傳播監管的相關制度法規建設已經初見成效,《國際互聯網站信息發布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加強互聯網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意見》等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出臺,對規范新聞輿情起到一定作用,但5G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新事物不斷涌現,我國網絡立法還缺乏系統性,尤其針對網絡媒體的立法,是當務之急。針對目前網絡媒體處于監管真空的實際情況,已經正式實施的網絡實名制是監管的重要一環。在此基礎上,明確新聞真實性的界定標準,新聞失實的責任追究都要有所涉及,實現剛性制約,不可回避。

(二)“禮法合治”的現代化轉型任重道遠

人類社會的發展,國家治理方式,呈現加速發展、矛盾沖突疊加的“自有韻律”,而化解這些矛盾不僅需要面向未來的構建,更需要從中國古代汲取智慧?!岸Y法合治,德主刑輔”等傳統治國理念,對于解決當今的新聞輿情與司法審判良性互動的現實問題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化解民眾“羅賓漢情結”的群體焦慮,不僅需要審判獨立和新聞專業主義的行業自律,更亟需“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以仁為內涵的社會約定;針對社會熱點輿情事件頻發的實際情況,不僅需要法律的剛性約束,更需要德治與仁政去面對不同意見,不同訴求。學法、懂法、尊法、用法……民眾的法治思維在司法公開的陽光下提升,司法機關的智慧修養在社會道德的濡潤中長大,新聞輿情與司法審判的良性互動既需要從立法層面進行頂層設計,也需要從司法層面和新聞輿情層面尋求突破點。

猜你喜歡
良性互動
蘇州古鎮保護與旅游開發的良性互動
檔案管理與知識管理的關系研究
營造互動的主題墻飾
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有效銜接的路徑探索
馬克思 “國家—社會”關系理論及其對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啟示
融合時代輿論監督中的媒體互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