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病不能總是“不惜一切代價”

2020-09-10 05:25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
江蘇衛生保健 2020年8期
關鍵詞:客觀規律急診室現代醫學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

不久前,我在急診室碰到這么一個病例,引起了我的思考。

這是一位95歲的老太太,因胃部腫瘤晚期入院。老人家消瘦、有胸腹水,是腫瘤惡液質的表現。由于并發肺部感染,高熱、氣促。值班醫生將老太太的病情告知家屬,并明確指出預后不佳。老太太的幾位子女商量后,還是一再表示一定要全力搶救,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值班醫生馬上給與吸氧,使用抗菌譜最廣的抗生素??紤]到霉菌感染的可能性,又用上了高檔抗真菌藥物。祛痰、補液、抗心力衰竭……一系列治療措施多管齊下。

這樣的情景幾乎每天都在急診室反復發生著。對我這個有10多年急診一線工作經歷的醫生來說,也是太熟悉、太平常的一幕。我不知道老太太此后的病情進展,但不外乎兩種結局:或者在監護室拖延幾天或者幾周后,耗費了大量醫療資源仍然救治無效死亡;或者這次被成功救回,幾周或一兩個月后,老太太又被送到急診搶救室,重復著上一次的搶救全程,之后最終有一次是因救治無效而死亡。

不管哪種結局,如果以“生還是死”作為評判標準,那醫學始終是失敗的、無力的,沒有人可以依靠現代醫學而長生不死。

生老病死,就如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自然的客觀規律。然而,現實生活中真正面對疾病和死亡時,人們卻往往丟失了理智。對醫學寄望過高,似乎現代醫學無所不能,總能起死回生。

可事實上,醫學能做的是“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多數疾病是治不好的。如果沒有正確的認識,面對疾病一味求治,甚至陷入迷信和怨懟的深淵,其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醫學跟自然科學的最大區別就是,醫生面對的是病人,是活生生的、有思維的人,每個機體都有其特殊性,也意味很多醫學結果無法重復驗證。這是醫學的復雜性,也是醫學的魅力所在??傊?,醫學有不可預測性和不可重復性,醫學的每一次治療,后果均很難預測,在某人身上可能是手到病除,在其他人身上則可能是雪上加霜。

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經歷疾病和死亡。如果我們認清了疾病的本來面目,理解了醫學的復雜性與局限性,懂得醫生的有心無力,也許,看病的體驗就不會變得那么糟糕。

其一,尊重生命。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客觀規律,人類生命的終極目標在于盡享天年,不是要長命百歲。通俗地說,命中注定活到80歲的,就好好活80年,而不要由于疲勞、憂慮、疾病只活了79歲,也不要因氣管插管、留置導尿、人工呼吸等茍延殘喘活到81歲。生命無論長短,關鍵在于精彩。如果沒有正確的生命觀,一旦患病,要么頃刻被擊倒,要么不惜一切求治,人生的意義難免要模糊。

其二、尊重疾病。承認疾病的存在,學會和疾病和睦相處。按照現代醫學的觀點,我們應該客觀對待疾病,不卑不亢,和睦相處,長期共存。對待惡性腫瘤尤其如此。如果你知道我們人體內的紅細胞每120天要全部換一次,體內長期有上千上萬的腫瘤細胞,又不斷地產生成千上萬新的腫瘤細胞,你就會明白,企圖用藥物殺滅全部腫瘤細胞是多么的可笑。

其三,尊重環境。我們生活的環境,可能一時無法改變,就學會去適應它?!坝^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冬天到了,就添衣服;夏天到了,就納涼,順其自然。而溫暖的、人文的、尊重自然規律的醫學環境,不光需要有人文精神的醫生,也需要擁有科學就醫觀的患者來維護。讓醫學做它能做到的,而不是“不惜一切代價”。這樣,醫學和人類才能各得其所。

猜你喜歡
客觀規律急診室現代醫學
病人來啦,快搶救
對在急診室接受治療的急性胸痛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觀察
鼠疫促進現代醫學
打的
淺析醫學科技對眼健康系統發展的影響
如何學好語文
評方小平《赤腳醫生與現代醫學在中國》
馬克思主體性思想及其對當代中國的啟示
社會主義語境中的市場經濟理論
拔苗助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