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以善為體、以美為用的美育視角思考高校思政教育

2020-09-10 07:50張云峰何進
經濟·藝術商業 2020年1期
關鍵詞:美育思政教育

張云峰 何進

高校思政教育于學生而言是鑄魂工程,此刻得到包括政府與社會多層面的關注,尤其是近年來,國家層面加大對高校思政教育的創新支持。這個背景下,對失落思政教育方式與內容思考,引入融合“善與美”的教育的思路,特別突出“善”的主體引領,將“美”作為重要支撐點,基于以善為體、以美為用的視角,為高校思政教育注入新的探索方案。

以善為體,其中,“善”字為會意字,取“羊”之溫順與慈悲,一說有“羊”間有隙,升至武力但彼此沖撞不傷彼此,另也推廣出像“羊”般說話、行事或為行商信條。許慎在《說文解字》不獨釋“善”字,只于“美”字后注:“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此處可知,善美合一。所以將“善”美合一的膠著狀態中,單獨提出做為原則,存在著“善”的多語義,這個多義在當時代有更著重的要底,正如說文言:“善,吉也”。本意“善”不僅有吉祥的意思,且引申到妥善、上好、成功、成交和善良的品德意思。美育,常被認為是提升美感的教育。針對我國美育的現狀實際,我國教育大師原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先生就提出過“美育代宗教”的觀點。我們從廣泛來看,促進建立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內在素質,于無形中能影響到理想與情操乃至鍛造人具品格與素質,這種無形中形成的品德與素質,正是思政教育的目標與愿景。

高校學生是國家建設的主力軍且“未來終究是他們的”,如何在信息爆炸的當今給學生以正面、積極向上的引導,不至于落入西方“糖衣民主”魔爪當中,是構建和完善完善思政教育育人的新課題。一個時期以來,重教條、重理論、重灌輸式的教育方式占據主流,少數大學思政教育反思當下積弊,從直入心靈做學生的導師,此風一開成為新時期思政教育創新之門。高校思政教育創新必然也有多樣復合的方案, 2018年8月30日,值中央美術學院建院10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央美術學院八位老教授回信,“做好美育工作,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習近平強調,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在信中還說“你們提出加強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p>

以善為體,是指將之作為高校思政教育培養的根本。將思政要求與培養的目標具體化,擯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虛”的成份,將務“虛”成份轉化為具體可指:一是過多地將國家、社會利益高懸,忽視個人與人性的發展要素,表述的多為黨政與國策,學生特殊生理與社會反饋,又將思政教育中的內容逆反抵消,反而在學生個人成長與國家正面形成中起負作用。二是將約束與管制作為思政教學的核心?!邦^痛醫頭、腳痛醫腳”軍事化管制約束“管得了身管不了心”,但凡思想的反饋都從行為上得到驗證,反觀西方高校并無專業思政教育,其愛國修身多由人文與藝術課目必修來完成,事實一味禁止并不能提高或改善既有的現狀。

以善為體,是指將之作為高校思政教育的具體實施。因為個人做善事并不難,具有極方便可行的切實性與操作性。與既往不同的是將之積少成多可以行千里,在教育中強調“勿以善小而不為”,可表現在外出旅游、公交出行、就醫排隊等細小生活瑣事,以“勿疏小善,方恢大略”,不因善事細小不為,唯有積累在諸多小事中,才可能有機遇成就大“善”。這里的善,并非是單向為人的善,善是可以回復與交復的,所謂善人實善已是焉。以善為體,以善為體抽取其中之溫和、妥當的內核,以善待自己、他人與社會環境的友善,加入傳統佛、儒、道學等諸家所長,以此豐富“善”的內涵,為思政教育的重要補充,做為“美善一體育人”的前提。

以善為體,是指將之作為高校思政教育的自我踐行。諸多高校思政師者奉之要求他人的規矩,稍有逾越必引經據典批評上線,然則,育人先育已正人者先正已。一些思政教師自我修身甘于落差,要么掉進故紙堆與時代格格不入;要么一身痞子氣滿身俗氣;要么行為猥瑣庸俗不堪等等不一而足,反映的是自身術業落后的鏡像,如此這般如何行使“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我們都知易行難,教師自身所擁有的的知識、能力,于時間長河中實只是滄海一粟,今天知曉的并不能代表明天就了然,明天也有若干未知正等著……教師具有的學識素養與精神能量,并不是今朝獲得萬世不滅,以善已利人之心,持續學習不斷煉化以成由內而外的善美,唯如此,方不負諄諄告誡與提攜學子時的善心。

以善為本,是強調善的內心與外化,是人人可行的原則與道理,更多的是核心德性上的打造。將美之用是具體的運用與體現,針對高校學生是其形像與外在的反映,相對其他,“以美為用”是高校學生更易接受與憧憬的青春,是正值妙齡時對于“美與好”的向往,是普世下青年近乎本能的吸引與朝拜。

以美為用,是指表現與張揚的“各美其美”。就是尊重個人與個別“正確的善”,回到句義的解讀即是在“正確的”前提下,將“正確的”與“善”復合,是強調善意、善心、善行、善形與善麗,設置這個前提,方好面對一時不好判定于學生教育的躊躇。高校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域與區劃,與之俱來就是民族與地方差異,對于全球化的當下,認可與善用學生“美”好與眾不同元素,使之并不顯得“特殊的孤獨與異樣”,在使學生心靈開朗的同時也有強烈的歸屬感?!案髅榔涿馈迸c“百花齊放”相呼應,正如世上沒有同樣相同的樹葉一樣,世上也沒有同樣的學生,尊重個別并認同其“美”且能品味其“美”,正是思政教育的終極目標。

以美為用,是指學習與借鑒的“美人之美”?!懊廊酥馈?,并非是你“美“你的我“美”我的,別人的“美”跟我們沒有關系。事實上,在全球化日益濃重的當下,無論是心靈上的還是實體上的屏蔽,都會將自己邊緣在多樣豐富的世界之外。學習不為同化,是取彼之長補已之短完善自身,借鑒是納萬物而存自我的提升,非我巋然不動的固步自封與墨守成規。歸結到學生教育上,于學生自身要“善”心學習取長補短成就我“美”,二則是思政教育方式也須有“美人之美”之實,走出去開拓他山之石琢磨自我之玉,學進來新的“美”更新原舊之“美”。其三,是教育學生理解個性生發共鳴,引導學生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和諧相處, 以達“美人之美”。

以美為用,是指包容與共存的“美美與共”?!懊烂琅c共、天下大同”,此文原出自著名人類學家費老孝通先生,在“東亞社會研究國際研討會”時提出。原義是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優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學習,構筑多彩的世界與多元的文化?!懊烂琅c共”在思政教育中,僅以美育為例其一有“形式美育”另一為“實質美育”,二者原并無高低之分,有學者將二者作形而上的研究,將“形式美育”側重培養欣賞與創造美做低層觀;將追求精神之“實質美育”稱作實質認作高階。正如西畫與國畫之間,非要說中國畫直指人心探索自然與本質的更多,那么不見得西畫對人類層面的思考就會少許多,美育在蔡元培先生可不論何者,同樣習總書記也認同“美術教育(形式美育)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美美與共”其包容共存才是思政教育要解讀的思域。

一般來,“體”是指事物本身實質特征,后推廣到指代事物內在本質、屬性等,與“用”相比更多體現于內在與根本的涵義?!坝谩眲t是指事物的外部形貌、觀感等,是相對于“體”而言的外在面貌與形象?!吧啤迸c“美”傳統上等同一體,其中,“善”更多有關系人的內在素質,還有及“善”于人傳遞他人的意義。人類生活中,可能不具有“美”的外部形象,但“善”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果說,“美”需要更多藝術修養與培訓,那么,“善”僅需內心修煉則可直達本源。本文將“善”與“美”于一體又突出“善”之首,是謂思政教育決非美育一家能畢其功于一役。究其美育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無非恰與當下時局發展關聯,是恰好的時間出現在恰好的位置。對于脫胎于哲學層面的美及衍生的美育,自然不能高于最高意義的哲學或曰“道”,“道法自然”還是最恰當的思政教育法罷。作為距離哲學最近同時又與精神最近的“美”的教育,其于無形中影響與教化特點,已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重視。某些時候,藝術無言的通感確實比起空洞的教化要感人的多。思政教育引入美育,首推“善”,以善言、善行為著力點,再及“美”,用美體、美形來引導人;以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為善之本,以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為美之果,最后歸結到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如此方為思政教育的終極目標。

基金項目:本文為中國職業教育協會教學工作委員會科學研究項目《基于非物質文化視野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路徑研究》(編號:1910396)。

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湖南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課程設置研究》(編號:17C1350)。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引入工匠技藝教學的構建研究》(編號:LZJGB1606)階段成果。

猜你喜歡
美育思政教育
課程思政邁向高質量發展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淺談美育對特殊兒童的影響
廣西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美育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寓莊于諧:高中思政課堂教學語言活力之彰顯
借力大數據分析 創新“三位一體”思政課教學模式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美育教師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