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學生視閾下“形勢與政策”課內容的實效性研究

2020-09-10 07:22董小靖
新教育論壇 2020年18期
關鍵詞:形勢與政策

董小靖

摘要:高校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不僅對教學有重要意義,更關乎到國家和民族信仰。為了解大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內容的選擇,更有針對性地提升課程的實效性,為教學實踐提供參考和建議,以山工院2018級機電學院工科專業學生為調查對象,設計問卷進行調查。分析調查結果發現,工科大學生在“形勢與政策”課學習中更為關注工科熱點和科技內容,以及與自身環境相關的內容??赏ㄟ^提高任課教師知識的高度和廣度、改變教學方法和改變教學內容等方式提升“形勢與政策”課的實效性,達到思想育人和理論內化的效果。

關鍵詞:“形勢與政策”課;工科學生;課程實效性;

當前,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1],搶占新形勢下思想意識形態高地迫在眉睫。而“形勢與政策”課是搶占和堅守思想高地的重要渠道。

“形勢與政策”課是理論武裝時效性、釋疑解惑針對性、教育引導綜合性都很強的一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新時代國內外形勢,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面臨的歷史性機遇和挑戰的核心課程,是第一時間推動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引導大學生準確理解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2]。但是隨著時代發展,學生認知特點出現了新變化,因此,上好“形勢與政策”課,必須要講究課程的實效性,使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真正地深入學生心中,內化為自身的信念,并以此信念作為努力奮斗的動力。

工科學生在國家未來發展中擔任著重要使命,該群體獨特的認知特點,決定其“形勢與政策”課需要采用特定的教學內容。因此,調研工科學生對于“形勢與政策”課內容的傾向性,可以為課程實效性提供參考和啟示?,F以山工院2018級工科學生為樣本,對“形勢與政策”課不同專題內容的傾向性展開了問卷調查,分析原因和影響因素,并為進一步提升工科學生“形勢與政策”課的實效性提出建議。問卷共發放177份,回收152份,其中有效問卷144份,有效回收率為94%。

一、工科學生對“形勢政策”課內容的傾向性分析

(一)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分析

本次調查對象中,男生130人,女生14人。男生占比90.28%,女生占9.72%。在班級中擔任職務的人數為46人,不擔任職務的是98人,二者分別占比31.94%和68.06%。農業戶口117人,非農業戶口27人。農業戶口占81.25%,非農業戶口占18.75%(表1)。

(二)工科學生最關注的課程內容

調查問卷中設置了八個“形勢與政策”課專題內容,要求調查對象選擇最為關注的兩個專題。八大專題分別為:

1.從農村電商發展看鄉村振興戰略

2.從一帶一路之人工智能看職業發展

3.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看制度規則的重要性

4.全面從嚴治黨論——大學生在成長成才過程中為黨和民族奉獻自己的力量的路徑

5. 5G技術對全球發展的影響

6.從“一帶一路”看國家政策對大學生就業和學習的導向作用

7.大學生參與“一帶一路”國家建設的有效途徑

8.中國農業現代化現狀及未來

調查發現,工科學生最為關注的兩個專題為專題五(5G技術對全球發展的影響——從華為發展看大學生個人發展之路)和專題二(從一帶一路之人工智能看職業發展),分別占比56%和47%(表2)。其次是專題一(從農村電商發展看鄉村振興戰略)和專題八(中國農業現代化現狀及未來),占比45和38%。

二、工科學生“形勢政策”課內容傾向性的原因分析

分析調查結果發現,工科學生選擇的專題內容,與科技和工科專業熱點密切相關,其次,農業和農村也得到其高度關注。此外,工科學生也更為關注自身的發展和未來(表3)。出現這一結果,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1.工科學生特有的認知特點

(1)對人文學科不感興趣,也不重視。

(2)關注貼近自己學習生活的工科和科技類內容

2.新時代大學生的思維特點

(1)更關注自身發展的方法與途徑

(2)更關注生活實際和與生活經歷相關的內容

(3)更在意自己對國家和社會貢獻的參與感

3.其他因素

性別、戶口、是否在班級擔任職務都對專題內容的選擇產生影響。調查對象中農村戶口的學生占到81.25%,相應地對農村和農業專題較為感興趣。調查對象中男生占到90.28%,對工業、科技和網絡的關注遠遠大于制度、政策類內容。

三、增強工科學生“形勢與政策”課內容實效性的途徑

分析問卷調查的結果,以及其影響因素和產生原因,現探索“形勢政策”課內容的實效性路徑有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任課教師知識的高度和廣度

“形勢與政策”課與其他課程的一個最大區別就是,該課程時效性極強,教學內容隨時而變,具有明顯的“新、專、深、泛”特點[3]。這對任課教師提出了與眾不同而極為特殊的要求———教師要及時地、不斷地加強學習,要根據時代和形勢的不斷變化適時調整授課內容、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4]?!靶蝿菖c政策”課要想深入學生心中,就不能做空洞的理論傳授。任課教師需要提高理論知識的高度和專業知識的廣度。在理論知識方面,需要提高站位,增強政治敏銳性,從對書面的理論知識的空洞講授,到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歷史和現實環境,結合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培養學生的民族責任感和時代責任擔當。

同時,針對工科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新時代大學生的關注熱點,更新教學內容,做到因材施教。這就需要任課教師了解工科專業熱點,把握技術熱潮,以學生切身相關的素材和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案例講解課程內容,增強內容的實效性。

2.改變教學方法

使理論課深入淺出,貼地氣,需要改變教學方法。課堂講授可以以故事和案例的形式展開;課堂學習同參觀實踐相結合,通過參觀紀念館等活動,重現歷史,使學生能夠對歷史條件下國家和中國共產黨的境遇和選擇感同身受。同時,將課堂內容同組織社團活動、實習實訓、創業競賽、“三下鄉”活動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深度。此外,發揮網絡教學的積極作用,并開展微課、慕課、參與式授課模式[5]、模塊化教學模式(課堂講授、專題報告、社會實踐、視聽教學、第二課堂)[6]、教學雙主動模式[7]、復合型互動教學模式[8]、視頻教學模式[9]、“梯進式”教學模式[10]等多種形式的授課方式。

3.教學內容同專業和就業相結合

將學生感興趣的工科類熱點同理論教育相結合。針對學生更為關注的科技和本專業熱點,將課堂講授的案例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更注重學生對于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參與性和貢獻性,為學生提供與國家政策和國家發展接軌的渠道和方法,通過使學生完成具體的工作學習任務達到課堂的實效,以此取代空洞的理論傳授。

“形勢與政策”課的育人實效,是這門課程的靈魂。通過對“形勢與政策”課專題內容的問卷調查分析,有針對性地進行“形勢與政策”課的改進,以此提高課程內容的實效性。通過改變授課內容和授課形式,將課堂理論同專業和實踐相結合,不斷提升課堂的實效性,從而鞏固思想意識形態高地,筑牢國家和民族信仰。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7-02-28(01).

[3]楊勇.“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育教學基本問題探析[J].黑龍江教育,2012(5):8-10.

[4]戴回天.高?!靶蝿菖c政策”課實效性的提升路徑論略[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8(5):124-128.

[5]柏貞堯,王培.從“因材施教”到“教學相長”———高校學生社團“參與式形勢政策課授課模式”探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1):73-75.

[6]王雪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模塊化教學探索———以“形勢與政策”教育為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4):133-135.

[7]王寶林,殷倩.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雙主動模式”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3,(18):108-110.

[8]許濤.高校形勢與政策課復合型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中共合肥市委黨校學報,2013,(1):55-57.

[9]王建利,王紅英.對高校形勢與政策課視頻教學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10):117-118.

[10]張吉吉.高校的形勢與政策課“梯進式”教學模式構建[J].經營與管理,2014,(2):155-157.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 機械電子工程學院 山東濟南 250100)

猜你喜歡
形勢與政策
微信公眾平臺下的課程綜合查詢服務實現
依托優學院平臺創新《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模式的探索
“互聯網+”形勢下高校形勢與政策多樣性教學模式探微
首屆廣西高?!靶蝿菖c政策”微課比賽成功舉辦
“微時化”高?!靶蝿菖c政策”課教學改革的行動策略
移動互聯網對高職院?!缎蝿菖c政策》課的挑戰與應對
TBL教學模式在形勢與政策課程中的運用
淺析高?!缎蝿菖c政策》課程教學現狀及成因
新媒體技術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PBL在形勢與政策課中的應用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