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幼兒園科學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優化

2020-09-10 07:22葉趣云
新教育論壇 2020年7期
關鍵詞:科學教育資源幼兒園

葉趣云

摘要:幼兒園階段的教學對于幼兒今后的發展與成長多有著相當深遠的影響,因此,廣大教學工作者與家長都對孩子幼兒階段的教育開始重視了起來。為了有效提升幼兒階段課堂的教學質量,幫助幼兒從小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培養其探索精神以及提升其綜合素養,教師應當在幼兒園教育階段積極整合優化科學教育資源,爭取在最大程度上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幫助其未來更好地成長。本文主要從整合優化幼兒園的科學教育資源的好處以及具體實施策略兩方面出發,結合教學實際案例對其作了一番描述。

關鍵詞:幼兒園;科學教育;資源;整合與優化

在幼兒階段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幼兒群體對于周圍世界的好奇心理,教師可以將他們身處的自然環境作為最直接的一本教科書。根據有關指導,在幼兒階段進行教學的教師與家長應當將周圍環境與附近的各種教育資源利用起來,對其予以足夠的重視,從而擴展幼兒的生活、活動以及學習的空間。因此,在對幼兒進行科學方面教學的內容選取時,必須要符合幼兒的心理發展以及生活經驗,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從小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對于科學事物的求知欲望。

一、綜合考慮影響幼兒學習的因素,有意培養幼兒探索意識

在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下,幼兒階段的教育逐漸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為了進一步提升幼兒教育的有效性,幼兒教師對幼兒園的科學教育資源整合越來越重視。在這個概念中,科學教育即科學的教育,簡單來講,就是首先要尊重幼兒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其次要將引導作為幼兒園教學過程中的主要教學方式,最后以課堂實踐活動為最主要的教學手段。在這種教學方式的影響下,最為顯著的效果就是幼兒會對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的內容更加感興趣,也會在課堂中表現得更為積極。

幼兒的年齡偏低,周圍的環境往往會對他們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為其創設出一個有利于激發幼兒學習與探索欲望的公共環境。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應當多方面利用幼兒園內部可以利用的資源。例如,教師可以將教室走廊上的空地充分利用起來,在這些地方制定一定的主題進行展覽,展覽的內容可以是教師帶來的東西,也可以是幼兒自己從各個地方搜集來的與主題相關的物品。在主題的制定上,教師應當將展覽主題積極與教學內容或是時事熱點靠攏,盡量讓幼兒了解一些當下優秀的文化信息以及科學發展狀況。

二、利用教室閑余空間做一些符合近期教學內容的布置,營造學習氛圍

為了讓幼兒園的學習氛圍更加濃厚,教師可以在教室中作出一些符合近期教學內容主題的布置,通過這種方式將幼兒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去。幼兒園中一般都會或多或少地空出一些地方,這些地方往往不容易受到教師的重視。實際上,這些空地如果能夠得到合理的利用的話,它們可能會成為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重要助力。同時,這些地方一般很容易被幼兒看到,這樣也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

例如,在進行與“大樹”有關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始之前通過各種渠道去搜集一些與大樹相關的資料,考慮到幼兒群體的特殊性,教師應當在材料選取的時候盡可能地多選擇一些淺顯易懂的材料,并且最好多選擇一些圖片進行科普。為了契合這段時間里教學的主要內容,教師可以找一些不同品種的大樹的圖片貼在教室內,這樣一方面能夠在教室內營造出一個非常好的自然的氛圍,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去了解與這些樹木相關的信息;另一方面則可以幫助學生在教室內不經意間學到自然科學知識,提升其學習效率。

三、在幼兒教育階段開展多種活動,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養

開展教學活動是不論在哪個教學階段都比較重要且有效的提升教學效率的手段。在幼兒園開展教學活動的活動,教師主要應當注意以下幾點:其一,我國有各種各樣的節日,其中有傳統節日、國際節日、紀念日等不同的類型,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節日來設計活動,讓幼兒在這些活動中自行領悟到教師希望他們領悟到的內容。例如,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教師可以在這一天組織幼兒一起去參與一些植樹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為幼兒普及一些樹木成長與用途的科學知識,并在活動中激發學生對于保護自然生態的積極意識,從幼兒階段培養他們對于自然環境的責任感。

其二,為了給幼兒普及科學知識,教師應當經常在園內開展一些與科學知識相關的教育活動。例如,利用幼兒對于太陽、月亮、星星等自然現象的好奇,教師可以開展一個與“宇宙”相關的科學活動,為學生普及一些太陽系的知識,讓學生大致了解一些自己所在的宇宙最基本的規律、太陽系內八大行星的基本信息、地球的運行規律、地球的唯一衛星月球以及人造地球衛星等。通過這個活動的開展,幼兒能夠在獲得科學知識的同時產生更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索欲,這對于他們之后在學習活動中的熱情提升是很有幫助的。

四、重視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因素,培養幼兒的民族與國家意識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我國的傳統文化逐漸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產生質疑。我國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當然不是十全十美的,這其中不乏一些不適應時代發展與進步的“糟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有一些相當優秀的因素,并且,只有在我國本土生根、發芽、成長的傳統文化才是更適合這片土地的文化。在對待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時候,最好的態度應當是保留依然適應社會發展的精華部分,舍棄那些阻礙社會進步的糟粕。

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時候,應當將那些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因素充分重視起來,對身邊最常見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傳統文化因素作為教學資源進行整合與優化,幫助幼兒從小樹立一個正確的傳統文化觀,以便他們能夠在以后的學習與生活中對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有一個適當的態度。

在進行傳統文化相關的教學設計時,教師首先應當考慮教學主題與內容與幼兒的日常生活是否相關、幼兒對此的接受度等問題。在眾多的傳統文化因素中,傳統節日與節氣無疑是最為常見且容易被幼兒所接受和理解的。因此,在幼兒傳統文化教育的起始階段,教師應當多安排一些以傳統節日與節氣為主題的內容。例如,大部分幼兒最為關心的節日一般都是兒童節與春節,兒童節是一個國際節日,春節則是我國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在涉及到春節的教學時,以往幼兒教師往往會只為幼兒講述一個與春節起源相關的“年”的故事,同時簡要說一些春節的習俗。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幼兒都會只記得故事而不知道春節這個傳統節日背后的內涵。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與班上的幼兒進行一個與春節相關的討論,鼓勵幼兒通過一些與春節相關的故事來總結春節背后所蘊含的情感與意義,從而更加全面地去認識我國的傳統節日。

除了傳統節日與節氣之外,我國的傳統文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傳播途徑,那就是傳承幾千年留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

部分非遺已經到了瀕臨失傳的非常危險的境地,不論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文化財富,還是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去認識與了解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教師都應當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予以足夠的重視,讓幼兒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去審視傳統文化,以增強其文化自信。

例如,大多數幼兒容易對漂亮的窗花產生濃厚的興趣,而窗花的制作本身也是我國非常重要的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幫助幼兒走進這一文化遺產,教師可以組織班上的幼兒進行一個自制窗花的活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邀請擅長窗花制作的非遺傳承人來為幼兒進行一個面對面的教學,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之后讓他們自主完成一個窗花。這樣的教學不僅能夠吸引幼兒的課堂注意力,還能有效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五、總結

綜上所述觀點可知,幼兒園教育階段科學教學資源的整合優化有利于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實施,而科學教育的實施有能夠在提升幼兒園教學效率的同時加強幼兒的綜合素質發展,這些都對于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相當有益。因此,幼兒園教師應當對科學教育資源的整合優化予以足夠的重視與關注。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可以多方面利用幼兒園內部的各種教學資源,并定期開展各種活動,在提升幼兒探索欲望的同時提升他們的科學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李慧麗.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的教師教育行為探析[J].教育觀察,2019,8(34):114-115+118.

[2]李丹.幼兒園科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策略[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29):158-159.

[3]梁培培.幼兒園數學與科學教育的結合實施[J].貴州教育,2019(10):18-19.

[4]樊靜雨,邵小佩.論幼兒園科學教育中幼兒的核心素養及其培養[J].江蘇幼兒教育,2018(03):16-19.

[5]宋麗冰.阜新市學前兒童科學素質教育現狀分析和策略[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2(06):142-143.

猜你喜歡
科學教育資源幼兒園
我給資源分分類
挖掘文本資源 有效落實語言實踐
資源回收
愛“上”幼兒園
STEM對我國科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啟示
科學教育與藝術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激活村莊內部治理資源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